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宣部为贯彻落实中央的意见,又制定印发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一段时间内,“舆论监督”又成为传媒和社会的热门话题。正如中央在《意见》中所  相似文献   

2.
李禾丰  李艳 《声屏世界》2010,(12):25-26
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某种程度上是党政权力的延伸或对这种权力的补充。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以文件、会议、党内工作条例等形式对新闻舆论监督做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为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有力的政治保障。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新闻媒体.既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又要认清当前的形势.深刻认识加强和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发挥好反腐倡廉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历来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又明确指出,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新闻媒体如何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笔者就此采访了人民日报副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梁衡,在接受专访时,梁衡从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动态·资讯     
《新闻界》2004,(6)
把舆论监督作为权力运行机制重要建设内容中央提出10条意见继舆论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一种正式形式在《党内监督条例》中高调推出后,中央有关主管部门正在加紧调研,征集多方面意见,探讨如何开展舆论监督性报道。中央要求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在十六大报告中已有明确的表述。把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写进统一全党意志的纲领性文件中,体现了中央对舆论监督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又体现在两届政府的两个《政府工作报告》中,上届政府在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支持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5.
发挥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在2003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专门用了一个章节阐述舆论监督;2005年又以中央文件方式,再次专门强调舆论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6.
最近,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这是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中宣部《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颁布之后,广播电视界作出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新阶段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举措,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规范性和操作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办《意见》、中宣部《实施办法》和广电总局《要求》,对于确保广播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导向正确,全面提高广播电视新闻采编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7.
国内新闻界     
河北省委省府出台措施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据湖南日报3月19日报道,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日前制定出台了《加强和完善舆论监督的意见》,以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河北省委、省政府在这个《意见》中对舆论监督提出了具体要求和保证措施,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以特有的有政治敏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揭露、批评和制止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帮助纠正和扭转工作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重大失误和偏颇。通过舆论监督把人们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意见》还要求全省各级主要新闻媒体都…  相似文献   

8.
邓洪涛 《新闻前哨》2009,(10):40-4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与实效。”2008年6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推动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05,(6):78-7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中宣部《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国家广电总局党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5月10日发出相关通知。  相似文献   

10.
要闻·信息     
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中宣部《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国家广电总局党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5月10日发出相关通知。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深刻分析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在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中央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基本规律和作用机制的准确把握,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新闻出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把舆论监督定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支持新闻媒体的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3.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本报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完善舆论监督的意见》的同时,结合本报“要闻加周刊”的特点,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服务周刊·消费热线》、《新闻周刊·社会热线》、《工会周刊·劳动法维权热线》等专栏的作用,抓住带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  相似文献   

14.
中央宣传部转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学习后感到党中央对舆论监督工作非常重视.明确地提出了八项原则、五个重点、五个注意事项,明确地提出了完善舆论监督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进一步加强党对舆论监督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党的刊物如何开展舆论监督《中国干部教育》编辑部宋国政,杨大勇党刊的舆论监督与普通报刊不同。省、市报可以对环境污染、城建城管、市场物价、服务态度等全社会关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舆论监督,而党刊舆论监督的对象侧重在党内,主要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这就要求党...  相似文献   

16.
中共山西省委前不久批转省委宣传部《加强舆论引导,推进新闻改革的意见》,要求提高新闻的开放程度,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将党和政府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之下。省委转发的这一《意见》,提出新闻要不失时机地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各种不正之风进行批评。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对于反映群众意见的批评,必须采取欢迎和保护的态度,坚决反对抵制和限制批  相似文献   

17.
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以及《湖北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均对舆论监督工作明确提出了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性要求。这一原则性要求,说到底,还是一个如何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导向性原则问题。因此,批评报道中的导向性原则,应是我们当前必须着力弄清并需在办报实践中贯彻始终的重大业务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宣部制定下发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视,是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中央文件下达之前,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就提出了破解“舆论监督难”的命题,他认为“舆论监督难,难就难在准确、客观、公正,有利于推动工作,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他要求新闻媒体组织专门力量,努力探索,破解  相似文献   

19.
程少华 《记者摇篮》2005,(10):42-43
舆论监督重要的是把握好一个“度”字,既要弘扬社会正气,又要恪守宣传方针,前者关系到党报的声誉,后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两年多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日报群工部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中宣部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的要求,在为“监督与思考”这个栏目供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舆论监督的新路。笔者认为,该栏目及其所刊登的文章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保卫 《新闻界》2003,(1):23-26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关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部分,在谈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时提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自党的十三大以来,连续第四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提到“舆论监督”问题,可见“舆论监督”在党和政府工作中地位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和水平,使舆论监督工作取得不断进展。2002年我国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又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从年初众媒体对起于2001年的足球黑哨事件当事人处理的追踪报道,到5、6月间一些媒体对山西河津市富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