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蒙太奇释义 蒙太奇原是法国建筑学术语,意思是将各种个别的材料,根据一个总的计划,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安装在一起,使之产生比每一个体作用的总和更大的作用。后来,蒙太奇被借用为电影艺术的术语,意指“所有镜头组接的技巧”。半个世纪以来,蒙太奇手段在电影艺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蒙太奇理论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蒙太奇(montage)源于法语,原义是“装配、组成”的意思,借用到电影中是指“把片断的镜头剪辑成连贯的影片”,它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蒙太奇已成为作家们进行文学创作的一种方法,他们有时运用一种蒙太奇式的句群结构为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服务。所谓蒙太奇式句群,是指言语表达者有时在组合句子构成句群时,采取剪接的方法,将若干个具有不同语义指向的  相似文献   

3.
1922年,23岁的苏联著名电影导演库里肖夫,在对电影的各种形式作了一番实验后,曾经公开宣称:“电影艺术的特征就是蒙太奇。”① 库里肖夫的同伴,著名影片《母亲》的导演普多夫金则认为蒙太奇万能,它“包含有电影艺术的全部秘密。”② 因导演了《战舰波将金号》而享誉世界的著名电影艺术家爱森斯坦讲得更为透彻:“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象二数之积——这一事实,以前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③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第五册选收了元朝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对小令中的标题“秋思”之“思”,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及众多古诗文选本都没有注释。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把“秋思”的“思”或解为“思念”,或解为“思绪”,或解为“思乡”,有的甚至不做解释。笔者认为,教材、教参和有的教师没做注释或解释,有当注未注之嫌;而有的教师把“秋思”之“思”解为“思念”、“思绪”、“思乡”之“思”又皆非“思”的确诂。笔者据古训,揆文情,认为“秋思”的“思”字是“忧伤、哀愁”之义,“秋思”是说“秋天的忧伤、哀愁”。现把拙见胪陈于下,就正于方家达士。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只要一提到深秋怀乡的诗作,人们就会想起元代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备受后人称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前三句全用名词,用九个平常之景组合成一幅凄凉萧瑟的深秋晚景图,将那位哀怨孤寂、独行天边的游子形象铭刻在读者的脑海中。这种组合名词成句的手法,被称为“列锦”,它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所谓“列锦”,就是全句不用动词性谓语或连接性词语,而只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组合成句,以此来摹景叙事、抒情述怀。这种被吕…  相似文献   

6.
蒙太奇是影片内容表达的一种连接方法。电影蒙太奇剪辑就是将一个一个分镜头剪辑成小段、再将小段剪辑成大段并最终剪辑成一部电影的过程。电影蒙太奇剪辑有闪回、对比、排比、快切、慢转换、快转换、黑白场、分割画面、叠层画面、淡入淡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语言蒙太奇、音乐蒙太奇等类型,合理地使用电影蒙太奇剪辑,可以使整部影片给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和沉浸其中的感觉,可充分地带给观赏者愉悦的享受和自我发挥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7.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篇幅短小,意蕴深远,结构精巧。作者匠心独运地对蒙太奇艺术手法加以运用:以秋景萧瑟的形象元素,将多画面组合排列于与之适应的情境中,营造出超越画面具体内容的整体意境。巧妙地糅合了抒情、重复、对比、心理等诸种蒙太奇手法,抒发了中国文人墨客传统的羁旅、悲秋的情感体验,激发起读者对人生的心灵感悟。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创造出画面组合的集约效应,将羁旅他乡的游子内心那种无限凄凉、悲苦、孤独、寂寞的情感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8.
元代著名作家马致远写过许多“叹世”之作。在他的作品中 ,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 ,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代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是“小令之最佳者”。这些评价 ,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秋思》确是元代散曲之绝唱。《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 ,仅用 2 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许多年来 ,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使主人公的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  相似文献   

9.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作为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片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阅读古诗,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蒙太奇”笔法。如晚唐诗人温庭筠写过一首《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三、四两句不着一个动词,仅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通过“镜头”的连接、组合,便勾勒出一个春寒料峭的山村晨景画面:月光下,听…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幼年期的曲坛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不甚美丽的外形,缘合流动的情思,为美打开了一扇模糊的窗口,引领人们去寻求作家艺术世界里的独特光彩,去发现作家意象森林里每片树叶的朝向,去咀嚼意象与意象之间不可触摸的疼痛。王国维赞誉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之妙境”。周德清称其为“秋思之祖”。这首《天净沙·秋思》被收人人教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11.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电影创作的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段。在电影创作中,按剧本或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分拍成许多镜头(画面),即制定每个镜头的距离远近(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位置变换(推、拉、摇、移),角度变化(俯角、仰角),尺数长短以及排列先后,然后再按原定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镜头(画面)有机地、艺术地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呼应、对比、衬托、联想、悬念、暗示、节奏等戏剧效果,从而有机地组成一部表达一定思想内容,为广大观众所理解的影片。这种表现方法,通常称之为“蒙太奇”。它首先是指画面与画面的承继关系,也包括时间和  相似文献   

12.
对马致远词《天净沙·秋思》中情与景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 ,认为这首词之所以充满艺术魅力 ,在于它将深秋的迟暮苍凉之景与游子的“秋思”情怀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吟诗、作画、写文章,是我教《天净沙·秋思》一文的三步曲。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二十八个字,但脍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  相似文献   

14.
趣味习作就是使兴趣成为孩子习作的内驱力,让孩子在习作的全过程中有着快乐的情感体验,变原先的“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在设计时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出发,设计适合他们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习作练习。使孩子们体验到:习作前收集、整理材料之趣;动笔时运筹帷幄、挥洒自如之趣;成文后体验成功之趣。一、“蒙太奇”法“蒙太奇”是电影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我们试着把“蒙太奇”运用到习作设计上,让孩子从中感受加工、组合语言文字的乐趣。1.词语“蒙太奇”。给孩子提供一些零散词语,要求孩…  相似文献   

15.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短短二十八字,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也展示了一幅绝妙的秋恩图,被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中誉为秋思之祖。这首曲子虽然短小,但作者以“秋思”为题,使之具有十分丰富的意蕴,相当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潘华 《现代语文》2004,(8):11-1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脍炙人口,结构精致,意象哀切,被人推崇为"秋思之祖".(1)人们对其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评赏非常一致,均认为这句清新自然,描写了一种乐景,并以乐反衬哀,将哀体现得更为深切."并列三个意象,以实适温暖之境,反衬羁旅行客之愁."(2)朱万曙认为这句体现出一种"光亮的颜色,甜暖的颜色","用色彩的对比,衬托游子的感情".(3)从辩证角度看,以乐衬哀确能收到奇效,但以此来理解这句诗,却是一种曲解,反而损伤了诗意.  相似文献   

17.
蒙太奇(montage)原是“剪接”的意思,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整的电影剪辑理论.简要地说,蒙太奇手法就是导演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运用不同镜头的组成技巧,烘托某种紧张气氛或表达某种隐喻的内容,实现电影场景的自然过渡.  相似文献   

18.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杂剧家、散曲家、时称“曲状元”后列入“元曲四大家”的马致远所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它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它以郊野日暮的秋景为衬托,抒写了游子漂泊天涯的羁旅之情,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愁思,在艺术上具有诸多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9.
何捷 《陕西教育》2003,(7):42-42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词。原意为组装配合,广义解释为组接、合成的意思,它是电影艺术中最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拍摄中运用了蒙太奇手法,使镜头与镜头,光与影、声与色组合产生成电影这种变化无穷,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我们试着把“蒙太奇”手法运用到习作的设计上,就能让孩子在各式各样的组合中感受到将语言文字进行加工组合带来的乐趣。一、词语“蒙太奇”词语“蒙太奇”是指提供给孩子一些零散的词语,要求孩子将其串联后形成一篇有较为集中主题的文章,文章中必须出现这些提供的词语。从所提供的词语本身是否有关联来看,又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20.
这是马致远脍炙人口的散曲精品。长期以来,人们受作品情语“断肠人在天涯”的影响,往往将这首小令的立意定位在游子的羁旅愁思。但是,细玩作品,尤其是结合作家创作的特定年代去嚼味,《秋思》似乎蕴含着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社会内涵。笔选取一个“瘦”字来诠释作品,以期挖掘《秋思》更加深广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