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与政府、市场间的关系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论述了政府、市场和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各自的的优势和局限,提出了在社会转型期高校与政府市场间关系的方案。三者关系中,政府应着重从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政治职能三方面确保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公平和监管职责;市场则在资源投入、管理手段和就业引导方面发挥自身优势;高校则以大学精神为本位,力图在保障大学自主性的同时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中的各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4月暴露在公众视线的美国次贷危机于2008年下半年演化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高等教育领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大学因此而陷入财政紧缩状态。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一些大学不得不采取请求政府支持、提高学费等应对手段。政府对此也做出了不同的回应。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全球化、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大学的财政管理与社会责任等事关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英国大学与工业关系发展进程的历史分析,阐述高等教育职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自我协调与自我演变的特征。大学与工业合作关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求、经济的推动、政府的干预甚至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的转变与影响。同时,高等教育职能也随着大学与工业关系的进一步加强而逐步得以完善,使之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全球社会经济领域的变革正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对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由此而来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与系统结构的革新已成为各国关心的重要议题。文章尝试从市场力量对大学的影响和大学变革的困境出发,阐述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一、香港高等教育的变革香港高等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对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所需的劳动力资源。因为政府可以利用拨款机制,对高等教育院校进行定期指引和影响其运作,所以工业界运用自己与政府之间的有效管道,通过影响政府决策来间接影响大学的运作。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制度性基础即政府与大学之间合理的法制关系、大学治理、大学财政管理呈明显的多样化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了各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本文探讨了日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政府与大学间关系、治理结构以及财政管理方面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教育观念对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观念对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影响□赵婷婷赵婷婷/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厦门361005)在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形成过程中,政治和经济是决定因素。从历史的纵向看,早期的大学自治到后来的政府干预甚至是政府管理大学,主要的影响来自于经济,当大学的发展对社...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问题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现代政治治理下,高校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强调政府控制又强调大学自治的同时,寻找到政府与大学关系的“黄金分割点”。由于历史渊源和现实经济转型的相似性,研究俄罗斯大学与政府关系,对中国建构大学与政府关系理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始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该是民主自治的、政府应该是有限的、社会应该是开放的。临沂师范学院的超常规发展关键在于理顺了大学、政府、社会的关系,构建起了大学和政府、社会的和谐发展局面,实现了大学和地方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历史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考察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表明:新时期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根本冲突已经不复存在,政府对大学的控制表现较为强调大学对政府的实用价值,强调大学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作用,而忽视大学自治权力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学技术是政府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方针的贯彻与实施情况下,政府必然愿意赋予大学更自由的学术环境。但是这一过程是大学与政府问的博弈,需要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互相依赖、相互制约,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明显。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问题是地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构建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伙伴关系是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需要,是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与地方高校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贡献率的需要。论文提出可以通过决策互询构建伙伴关系,通过联合育人奠定伙伴关系,通过科研合作促进伙伴关系,通过文化互助提升伙伴关系,通过转型发展稳固伙伴关系等路径构建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views brief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 African 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This relationship, which has shaped the landscap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looked at on the premise that public institutions depend to a large extent on government for funding and other resources, and as such there has been constant influence and interfer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ffairs. Whereas under colonial rule, the relationship mimicked that of the Scottish and British universities, the postcolonial relationships ha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emulating government policies under apartheid and confirming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wo‐tier university systems. Like most African countries, South Africa is currently faced with an immense task to bring together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This requires proactive national policies to develop particular skills and therefore a focused intervention and delivery within and through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直接影响到微观教育活动的效率和宏观教育格局的平衡,还间接影响到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大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为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大学力量,三者相辅相成,具有不可替代、功能互补和相互制衡的作用。要实现大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应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构建大学教育资源约束制度,实现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大学办学自主权和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4.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现代大学重新进行制度变迁与制度设计的再造,更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重建运动和制度选择.现代大学制度法治精神的重塑,应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依法调整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与政府关系的良性运行,依赖于"有限政府"的"依法行政",政府对大学管理权限应集中在行政规划、行政监督、行政指导、经费分配等方面,其他事项则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而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则表现为公共教育权与社会教育权的博弈与平衡,通过"协调与张力模式"的整合,使二者的关系从索取走向支持、从非均衡走向均衡、从冲突走向融合,从而实现高校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彰显高校的学术逻辑,建构学术权力本位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校扩招政策制定的逻辑起点和政府预期,阐述了4年来高校扩招引起的教育质量下滑、教育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毕业生就业难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提出了今后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教园发挥整合作用和组织作用,促进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加强人员和信息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下校,校企关系,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public policies: A system theory perspective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This article addresses problems facing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external pressure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research, and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o align them with public policies. The view is put that governments are introducing public policies in times of economic recession to achieve rationalisation of human, physic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o foster initiatives that shape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research to serve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assist in national economic recovery. Examples of these external pressures, which have resulted in intrusions into the autonomy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are provided in the context of general system theor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pressure of public policies on universities will continue and that each university should have a development plan for its present and futu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which has the endorsement of the government higher education advisory agency so that university management can function on a secure basis.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functioning at the various levels of the university system should be assessed by periodic evaluative reviews.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by academic leaders should be foster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centres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higher education advisory agenci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renegotiated so that, as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related part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y work in joint co-operation to ensure the most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of each institution. Nevertheless, a state of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university system and the supra (social) system within which it exists will never fully be achieved. The fundamental role and functions of a university require that it be concerned with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both ageless and current phenomena. Hence, a perfect equilibrium state cannot exist if external social pressures are for the main weight of university activities to be shifted to providing service for the current needs of society.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政府在对高校的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英国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从早期大学的高度自治逐步走向加强政府的干预。现阶段英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呈现三个特征:大学高度自治;中介组织协调,政府宏观调控;社会机构参与,市场机制引导。我国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建设我国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澳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澳门政府、社会、高校均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三者在力量的博弈中,基本上形成了高校力量主导、政府宏观控制、社会广泛监督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这种关系是基于澳门现有的经济、政治、文化之上的一种自发关系,但是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一自发形成的关系格局将转变为一种建立在完善制度体系基础之上的相互制衡的新型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多定位于实践应用型的客观实际,分析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及相关特征,从校企双制和工学一体两个主要维度,就校企之间实现双主体育人、多链条衔接、社会资源融合等问题进行研讨,并研判校企合作的趋势和基本要求。结合现有实践和发展预期,从重构各方权力职责、实现主体共同治理、开展合作关系管理等角度提出构建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高质量长效运行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