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主要大众传媒之一.中国广播在前些年面对电视及其他媒体的压力,市场和听众曾经缩减,在强势媒体中呈现出弱势地位。然而,近几年经过业界不懈的努力.广播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势头.保持着较高的成长速度.成为媒体新的增长点.取得了其应该享有的地位。广播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它距离其应有的媒体地位还有多远.差距在哪?  相似文献   

2.
提升广播功能价值和加强广播新闻传播效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 《新闻界》2005,(1):30-3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时代,信息传播、信息利用、信息开发都与传播的技术、手段和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与经济利益有着关联。因为,任何媒体的存在价值都依赖于受众的多寡和关注度,而受众的多寡、层次的选择和关注度又都直接与广告的投放相关。受众越多、受众层次越高、受众关注度越高的媒体,则越是受广告商的青睐,于是媒体的竞争之所以惨烈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广播的平民化特色呢?我个人理解,平民化特色实际上就是人民大众化的特色。说具体点就是广播节目要为平民百姓设置;节目内容要围绕平民百姓的实际需求安排;开通的直播热线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平民百姓参与。同时,还要时刻把平民百姓作为节目的主要收听对象和主要服务目标。平民百姓在一个时期内想什么,关心什么,广播节目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安排什么,播出什么。并应在播出形式和播出内容上努力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总之,就是要以平民百姓的喜好为喜好,以平民百姓的苦乐为苦乐,平民百姓的需求就是广播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丝毫轻视不得,马虎不得。  相似文献   

4.
王泊 《编辑之友》2001,(3):33-34
广播曾经拥有令人惊讶的辉煌.作为第四次传播革命的电讯媒介,它在"地平线一夜之间向远处退去"的惊呼声中喷薄而出,从印刷媒介的上空飞身掠过.20年代,美国无线电台首次成功播出总统大选的新闻时,广播的巨大震撼力使全美报业乱了方寸.它们频繁窜通,联合抵制广播进入新闻领域.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作战,南京解放,新华社通过广播将这一历史性讯息公诸全球.广播以它迅捷的速度和权威的形象,一时占尽风光.就在80年代初期,电台进行的足球比赛现场解说,还曾在神州大地刮起炽烈旋风.但是,斗转星移,广播媒介的先天不足,近年来在与报纸和电视的竞争比拼中渐渐暴露无遗;广播已不复往日雄风,生存空间正在受到多方面的挤压.  相似文献   

5.
孙弘 《新闻采编》2006,(5):18-19
新世纪的中国广播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传播受到其他媒体的多重挤压,尤其是电视和网络媒体。要实现广播媒体在新世纪的复兴,首先得了解广播受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所谓亲和力,指的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信任感、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对理论广播来说,亲和力就是让理论走向大众,让听众能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情况下接受。  相似文献   

7.
洪棣 《中国广播》2008,(3):48-49
让普通人了解法律、走近法律,是推进中国法制进程极为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媒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从广播到电视,从报纸到网络,与法律有关的栏目和内容到处可见,而这些栏目和内容,又普遍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这足以说明人们对法律的关注与渴望。  相似文献   

8.
黄满柱 《新闻采编》2006,(6):18-18,31
广播广告是一种诉之于听觉的有声语言,它依托广播这种媒体传播商品、劳务和公益信息,不过这种信息言过即逝,不同于图文并茂的报纸或杂志广告和声画合一的电视广告,所以如何运用广播广告的语言去实施广告策略、进行广告创意,实现广告诉求就显得尤为突出和必要。语言、音乐和音响  相似文献   

9.
对广播音乐节目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声音艺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这三点与广播媒体的基本特征是相通的。有人说,音乐主要是给人听的,听可以更好地引发听众的联想和想像。因此,音乐声源与广播传媒的结合会获得极富魅力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广播的平民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最早的广播电台KAKD1920年11月2日开办于美国匹茨堡,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广播电台1923年1月23日开播于上海,仅比世界最早的广播电台晚两年多。广播自诞生以来,因其声情并茂,发送信息快、接收不受地域、时空、文化程度的限制;内容上能最快捷  相似文献   

11.
周芃 《河北广播》2004,(5):42-43
理论宣传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发挥“喉舌”作用、反映人民的心声、引导社会舆论的“主阵地”。理论宣传不仅是宣传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谓其“重”,是因为它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使命;谓其“难”,是因为以“论”为主的广播内容往往不容易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2.
广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是用声音来传递各种信息,通过声音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广播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广播报道必须充分发掘声音的魅力,用声音来传播信息,用有声语言诉诸大众听觉。因此,在  相似文献   

13.
尉迟琼珠 《记者摇篮》2010,(9):54-55,36
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来传播信息、表达思想及感情,声音对于广播的重要性自然无庸赘言。主持人声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播出效果。动人的声音,可以让听众身心愉悦、百听不厌,播出的内容也就如润物的春雨,在无形中打动听众;声音不佳,则往往使得听众产生厌烦心理,播音效果更无从求得。  相似文献   

14.
15.
段然 《河北广播》2006,(6):87-89
广播媒体的有声语言是文字稿件内容传播交流的载体,它不是一个机械的简单的声音语言传播过程,更不是复印机一样的横向扫描。  相似文献   

16.
17.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推介媒体形象、树立媒体美誉显得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媒体亲和力、影响力、竞争力的养成和提升。现代广播媒体更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态势,更应该有效地开展形象推介,以不断占领受众新市场,吸引受众注意力,锻造媒体品牌,获取传播的最佳效果和发展的最强动力。在这当中,打造"看得见的广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浅谈广播语言的想象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是听觉媒体,它通过有声语言向人们传递信息。与报纸、电视等媒体相比,它具有稍纵即逝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弱点,但从有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来说,却又具有“以声取胜、以情感人”、激发听众思维、给听众以极大想象空间的优势。因此,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研究如何增强广播语言的想象魅力,  相似文献   

19.
正思辨,简单地说,思即思考,指进行比较深刻和周到的思维活动;辨就是辨析,指辨别和分析。思辨是媒介得以长久生存的根本。制作具有较高思辨性的媒介产品是不断满足受众高水平接受需求的重要途径。而就广播媒介的传播特点而言,思辨性和纵深性又是其传播的软肋。如何将传播能力的软肋转变成为传播效果的引擎,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广播媒介的思辨性呢?笔者以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刻把握广播媒  相似文献   

20.
对广播“窄播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