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正>班主任幸福时刻: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晚自习,我在讲台上记录今天的3件“小确幸”,学生们安静有序地做作业,看到他们认真投入的状态,自己也在慢慢觉察反思。以前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你怎么又迟到了”“为什么黑板还没擦”“为什么作业没交齐”“不要打瞌睡”“抬头,看黑板”“不要走神”“不要讲话”“不要抄作业”……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了,我要让自己拥有松弛感,找到情绪管理的秘诀,学会换位思考,发挥自我优势。虽然有时还是会emo、内卷、有些丧、想躺平,但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哲学家尼采说:“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  相似文献   

2.
每个小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烦恼,我也不例外。从小到大,妈妈几乎没给我一点儿自主空间,做什么事总得有约束,这令我十分烦恼。每当我要帮助妈妈做家务,妈妈总会对我说:“小毛孩子学习去,大人干的事不用你管。”于是,我只好默默地回房间去写作业。每当我凭着兴趣要买科普书,妈妈总会摇摇头,说是小孩子从小要看中外文学名著,科普之类的书少看些没什么大碍。每当我想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妈妈总会冲着我说:“看看看,你就知道看电视,小孩子要抓紧学习,将来要考重点中学、名牌大学,难着呢!”每当我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妈妈总…  相似文献   

3.
我在上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时,其主导思想是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自己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以使学生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这类非常重要的反应。在教学设计时,“突破传统教学约束”始终贯穿了我的教学。上完该课后,有两方面值得我好好地总结。  相似文献   

4.
蒋方舟 《良师》2010,(1):12-12
我小时候特别老相,总是穿着我妈给我做的衣服,浑身小花,显得肥肥胖胖。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丑给自己带来的“就业”困扰,每天早上都为是穿这件有蝴蝶结的裙子,还是那件小碎花的衬衣而犹豫不决。惟一一次在大型活动中露脸,是因为老师看我长得凶狠,所以让我女扮男装,手拿一根打狗棍,参加的节目叫做“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5.
退步向前     
结婚10周年纪念日,我送妻子一件“礼物”——“看我上课”。这是10年来她第一次看我上课。课后,她还我一件礼物——“一张照片”。照片上再现着我站在孩子背后,躬身退步,逐一指导他们写字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写真”指的是:写作文要做到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写真”指的是:写作文要做到写真人,写真事,写出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一、为了让学生能做到这一点,我自己以身作则,努力做到写这样的文章,启发学生写真.我写的“我的老师”,文章中我写我的班主任贾约仁老师的三件事:1.贾老师带头捐款为我班四位同学做棉衣;2.贾老师和我们一起进住尖顶山劳动;3.在我有病时贾老师到我家探望.全部是真事.这三件事是我感受最深也是我最难忘的.  相似文献   

7.
成长的烦恼     
我想做个守约的人晓语姐姐:我经常不守约,不是迟到,就是忘记带约好借给别人的漫画。我担心这样下去大家会不再相信我。我自己一直在努力地守约呀。为什么会这样呢?重庆市第二小学侃侃侃侃你好:我认为你在跟别人相约前,认真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如果觉得可能做到,马上有礼貌地告诉别人。也可以跟朋友一块儿商量,告诉他们“这样我能做到”或“我只能做到这一步”等等。相约不是谁强迫谁做什么,而是在相互间都认为“能做到”的条件下成立的,做不到的承诺是没用的,也是对对方不礼貌的表现。如果多次违约,正如你所担心的那样,…  相似文献   

8.
昨天,与农村的一位朋友聊起“学生创新”的话题。他告诉我:“农村的教学条件不好,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差,你手把手地教他都学不好,更不要说让他自己去创新了。”听完他的话我并没有给他讲一些大道理,而是说起一件我亲历的事,因为这件事实所蕴含的信息超过了一大堆肤浅的论述。   在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 3上有这样一则“听话说话”的材料:放学时,小丽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心爱的花裙子弄破了一个大口子。回到家,她对妈妈说:“再给我买一条新的吧。”妈妈看了看裙子,说:“补补还能穿。”小丽不高兴了:“咱家生活好了,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9.
湖南平江县读者叶飞同志来信说,他想把《卖柑者言》的“吾子未之思也”,译成“我看你没有好好地考虑这件事呵”,或译成“我的先生你没有好好地考虑这件事呵”,并简述了自己的理由,讯问我们行不行。现在谈谈我的看法,仅供参考:把“吾子”译成“我看你”或“我的先生”均未见妥。在古代汉语里,“吾子”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同现代汉语的你、您相当,不过它具有特殊的意味,那就是对对方既敬爱又亲昵。它指称  相似文献   

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对读和写的辩证看法.说明了“读”对“写”是多么重要。大文学家鲁迅也对自己一生写作生涯作了经验总结:“文章应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实际上鲁迅先生在此指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注重阅读和读写结合,做到以下“三性”,  相似文献   

11.
那年秋末,我接了一个新班。上第一节课,有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头发凌乱,面黄肌瘦,衣服脏得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这孩子怎么这样?”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下了课,我把他叫出教室,没好气地说:“你也是四年级的学生了,看你脏成什么样子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两眼满含委屈。第二天,我来到教室,发现这个叫赵文军的学生头发已洗过,但身上穿的还是那件脏兮兮的衣服。我有点恼怒,把他叫到办公室的正衣镜前,说:“你都十几岁了,为什么连衣服也懒得洗,你看看自己像个学生样儿吗?”他抬起头,涨红着脸,眼里含着…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要使自己成为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人,我认为得借用孔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刻刻严格检点自己。我这里所说的“自省”,就是要睁大眼睛,看“我”的行为是不是美好,看“我”的思想是不是健康,看“我”的品质是不是高尚。就拿平时的讲话来说,似乎是件无关紧要的事,其实也有个值得自省问题:讲什么?怎么讲?如果为改革鼓与呼,为四化献计策,为学术交流争辩,为明辨是非直言,则应该理直气壮地讲,勇敢大胆地讲;如果对改革鸡蛋里头挑骨头,任意夸大党和社会的阴暗面,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发泄对四  相似文献   

13.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爱好。别看我人小,爱好却不少,看书、下棋、画画、唱歌、跳舞……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看书了。可能是由于爸爸妈妈都是老师的缘故吧,他们特别注重对我的学前孩子们爱好广泛是一件好事,但也要做到“博而专”,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很多事物感兴趣,但要精通其中的一种。小作者是个爱好广泛的人,但他很清楚自己最爱什么。不信你看,他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了自己对书的热爱。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叙述对象,中间部分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爱看书,结尾处画龙点睛地深化了主题。总的来说,这是一篇结…  相似文献   

14.
周末晚上,爸爸妈妈和我决定放松一下,我们三个人打牌。打牌前,我留了个心眼,说:“我们立个规定,赢牌的人可以让输牌的人干一件事情,输牌的人必须完成。”妈妈赶紧说:“那要看是什么事,不合理的事可不行。”我向妈妈眨眨眼说:“当然是合理的要求。”我开始分牌,没想到爸爸的牌特臭,连做了三把下游,而我次次都是上游。于是我放下牌,装腔作势地说:“我要爸爸做一件事了。”然后又拖长声调说,“让我想一想,做什么事呢———”这时爸爸赶紧申明:“做不到的事不能提。”我狡猾地一笑:“你肯定能做到。那就是———你大声地、清…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共安排了8次口语交际训练。训练内容有猜谜语;找春天;看图形想像事物,再画出来;找图画中的错误;做游戏;说游戏;说自己喜欢的水果;邀请同学到自己家做客;看图编故事。在这些口语交际课设计中,如何体现修订版“大纲”对低年级提出的“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和“能说一段意思完整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的要求。我认为,最主要的途径便是让口语交际的课堂成为孩子们真正喜欢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让孩子们想说、敢说、乐说,真正做到畅…  相似文献   

16.
初为班主任,六十多人的“泱泱”大班,着实让我头大。工作几年,平时观察一些有经验的老班主任,感觉就是一个字:“恶”。再怎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自己也是个“恶”不起来的柔弱女子。  相似文献   

17.
又发新本子了。 陈乖乖拿到新本子时没什么高兴的,但她的蓝色新本子自己 却高兴得很。等陈乖乖在封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蓝本子更加高兴 了,“瞧,我也有名字了!我叫陈乖乖!”她对同桌的红色新本子说。 红本子也高兴得不得了:“我也有名字的!你看你看,我叫张用 用!”  相似文献   

18.
五、老子的教育内容 (一)“四我”、“三绝、三弃”、“三宝”的教育内容要培养崇“道”、有“道”的圣人,首先做到“四我”。这“四我”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圣人做到了“无为”的身教,人民自然被感化安定下来;自己能好静,民心自然端正;自己不喜炊多事,节用民力,人民自然就会富裕起来;自己没有野心,人民就自然纯朴。  相似文献   

19.
舒倩 《老年教育》2006,(3):32-32
每当我聚精会神捧读《老年教育》时,很多同事感到不解:“年纪轻轻的,怎么喜欢看老年人的书?”“你们是没看,看了也会上瘾。”我向他们讲起自己与《老年教育》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心中有花     
张英 《天津教育》2005,(9):15-15
两个人坐在岸边晒太阳,甲问乙:“你看我现在的样子像什么?”乙说:“你现在的样子很像是一朵美丽的花。”乙反问甲:“你看我现在的样子像什么呢?”甲眼珠一转,说:“你现在的样子活像一堆烂泥!”乙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甲回到家里,得意地跟自己的父亲提起这件事,他父亲说:“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难道你还不明白,人家是心中有花,所以才看你像花;你是心中有烂泥,所以看人家如烂泥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