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奇 《科学生活》2013,(7):74-75
王阿婆,68岁,中年时有“胃病”史,3年前诊断为高血压,平时服药不规则。近几年她很少有“胃痛”,只是近几个月来,每当急走几十步或上楼时,就出现心窝部疼痛,休息几分钟后疼痛会消失。一天晚上,王阿婆突感上腹部和心窝疼得厉害,休息后疼痛也无法缓解。她以为是老“胃病”发作,到医院急诊时医生要求做心电图检查,老太和老伴刚开始很不理解并予以拒绝。在医生的耐心解释和要求下,最终接受心电图检查,结果已经发展为心脏下壁心肌梗死。经过急诊医生和心内科医生的积极救治,10天后王阿婆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明明 《今日科苑》2004,(8):50-50
去医院看病,首先得向医生说明病情,这是引导医生检查的“向导”和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果病人懂得如何陈述病情,就能使医生尽快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为此,当你面对医生“说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13,(23):68-69
这几天到亲戚家吃喜酒,几个“酒麻木”互相敬酒时谈饮酒的体会。其中,有人说“以前我只知道酗酒可能对肝脏有影响,比如易患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损害食管和胃黏膜什么的……,没有想到那天去医院看病,经过检查发现,患了“酒精性心肌病。”,医生建议像我这样的人应该戒酒,我是不能像以前那样了喝酒了……,”  相似文献   

4.
一、认识“参考值”的意义 当一个健康体检者或一个患者拿到一张化验单,首先想知道这个检查项目的“正常值”是多少,然后来对照自己检查的结果。其实“正常值”这个术语并不准确,“正常”应理解为健康,若测定值不在其区间内,意即检查对象有病或不是处于良好健康状态,亦即“不正常”。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医生和患者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杀死癌细胞,在用药上都主张“大剂量”、“多品种”。在国外中晚期肝癌患者确诊后,平均一年生存率为70%以上,两年生存率为50%以上。而我国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从确诊到死亡一般不超过半年。“重量级”治疗让很多患者剩余的正常肝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而亡。但是,在片面追求杀死癌细胞的指导思想下,哪怕病人恶心呕吐、高烧腹痛,医患双方也认为很正常。某大医院曾对100余名肝癌患者进行过死亡追踪,结果发现超过40%的患者死于肝功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肝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患双方都应改变“用药多就有效”的错误观念,医生更应最大限度降低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保护病人正常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误区1 随意自选检查 在骨科,有的病人一见到医生,就要求医生开CT检查,看有没有椎间盘突出。不错,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做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突出部位、程度,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但腰椎间盘CT扫描通常只选择3个椎间隙(L3/4、L4/5和L5/S1),做CT检查可能既费钱又不能确诊。  相似文献   

7.
马中子 《科学生活》2024,(4):110-111
<正>35岁的刘女士是某外贸公司的销售经理。近几个月反复出现胸闷、心慌、强烈恐惧。刘女士认为自己得了“心脏病”,感觉自己要“猝死”了,于是拨打“120”,奇怪的是每次发作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在等待“120”的时候或在去医院的途中就会自行缓解。等到了医院的急诊科之后,刘女士绘声绘色地向医生诉说着自己的病情,医生最初考虑是“冠心病”的可能,但抽血化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但是为了慎重起见,  相似文献   

8.
从小到大,我们没少到医院去检查视力。那张枯燥严肃、白底黑字的视力表,让人紧张得没等医生挥动那根小棍子,就已经开始两眼发昏了。最近网上在疯传一张“彼尔德”的小鸟视力表,被网友称之为“史上最萌的视力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一位妇腹痛女一个多月不止,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是妇科病,打针吃药仍不见效,听说“科技列车”的医疗专家下乡义诊,她让家人扶着赶到义诊点,医疗专家经过检查,确诊为阑尾炎穿孔,并同乡镇卫生院一起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这位妇女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激动地说:“如果不是科技列车进山来,恐怕我的命就完了。还是北京来的医生医术高明啊”。  相似文献   

10.
春眠不觉晓,5岁的阳阳以前每天会在早上7点钟准时醒来,可最近一段时间,他却睡到 8点多还醒不来。妈妈以为阳阳得了什么病,带他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说,这是“春困”引起的,只要进行适当运动,调节饮食,就能恢复正常。西安市一些医院最近一段时  相似文献   

11.
慷文 《科学生活》2013,(4):77-77
张先生自从几年前做了部门领导以后,加班多、应酬多,深感疲惫,时常觉得头晕,还有胸闷气短的现象,他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房颤”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尽管张先生的“房颤”病得到控制,不过,医生还是要求他定期去接受复查。  相似文献   

12.
<正>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腹痛,但大多不以为然。"没啥大惊小怪的,忍一忍,揉一揉,上个热敷就过去了"。甚至有些中老年人因腹痛进了医院,如果医生开心电图、腹部CT等检查,还要埋怨医生"乱开检查,没医德"。其实,腹痛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也是一项最复杂的临床症状。老年人腹痛更是严重疾病的信号,一旦误诊误治还可能危及生命。以下六种十分凶险的疾病都可以出现腹痛。  相似文献   

13.
诊断检验常能救人性命,可是检验过程往往让人很痛苦,许多人因而一再迟延拖拉。试问,有谁会一知道自己需接受“结肠镜检查”就欢欢喜喜照办?幸好,全仗科学家努力不懈,诊断检验方法推陈出新,以后病人再也不会一想起检验就寒心了。这些检验方法简单又无痛,医生只须用针刺一下病人的指头,或者按一下照相机快门,就能对病人健康状况一目了然,帮助病人及早对付疾病。心脏扫描心脏病杀伤力极强,每分钟都有人因此送命。现在,有一种新发明的“电子束电脑X射线断层扫描检查”(EBCT,又称为“超高速电脑断层扫描检查”),仅在美国,就有70家医院和心脏科…  相似文献   

14.
10年后,我们在国内的医院看病时,一个医生很可能同时开出2张甚至更多的药方。一张和现在的没什么差别,是针对病人所患病症开的治疗处方,比如拉肚子就对症下药开一些消炎、止泻或助消化类处方;另一张则是一纸"预言书",医生能"看"到病人今后可能患什么病,然后还能给出预防措施,指导他如何生活、如何工作。  相似文献   

15.
春眠不觉晓。5岁的阳阳以前每天会在早上7点钟准时醒来。可最近一段时间,他却睡到8点多还醒不来。妈妈以为阳阳得了什么病.带他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说,这是“春困”引起的,只要进行适当运动,调节饮食.就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搞笑一族     
1.某人第一次见到大海,感叹道:"大海啊!母亲!"话音刚落,一个浪头打过来,正好打在他的脸上,此人怒道:"我晕!是个后妈!"2.一民工大便不通去医院作检查,医生检查后给此人开了一个药方,民工到取药处一  相似文献   

17.
《发明与创新》2014,(7):64-64
1.洗澡 一个学生去看医生,医生检查后说:“没关系,注射一针就好了。”医生拿药棉在学生手臂上擦拭,如此反复三四次。  相似文献   

18.
田野 《金秋科苑》2008,(1):96-96
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医生只能从病人体表的迹象来看病。但即使是X射线检查,也只能通过它间接“捕风捉影”。 自从上世纪50年代有了内镜检查后,医生能对整个内脏进行完全彻底的检查,让他们从此“眼见为实”,一扫过去的检查“死角”。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核磁共振(MRI)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经常有患者问:“医生,这个检查时间这么长,辐射会不会很厉害?”“为什么做了CT提示没有骨折,医生却建议我要再做核磁共振检查?”“装了冠脉支架,还能做核磁共振检查吗?”……核磁共振作为一种越来越普及的影像检查方式,不少人却对该项检查心存疑虑。今天就带您详细了解一下关于核磁共振检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管理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在医院管理中要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使“人”与“工作”和谐地融合起来,实现医院和员工“双赢”,达到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现阶段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根据医院的发展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