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留英学生与中英科技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国时期中国留英学生情况 民国时期最早的留英学生,大概要算由临时稽勋局派出的留英生了。该局1912、1913年先后两次派出赴欧、美、日等国学习的中国学生共51名,其中留英学生有十几名,并涌现出李四光、王世杰等名人。同时,交通部也派出留英生15名,各省派出官费留英生近百名。据初步统计,民初几年间留英的中国学生有一百三四十人。20年代中,留英学生人数比较稳定,1921年约200人,1924年有250人,1927年有300人。  相似文献   

2.
想去留学,我建议学生就去英国,不管你的语言,不管你的学历,不管你现在读什么课程,都可以申请留学英国。 我在出国留学中介公司,办理过众多的学生,90%的学生顺利拿到留学英国的签证。现列举一个成功的案例,以供打算去英国留学的学生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海军 《历史学习》2001,(10):22-22
本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一批肩负民族希望的中华学子踏上异乡国土,探求科学真理。其中,庚款留学的胡适就是其中一员。另外,像后来在中国学术界颇有名气的任叔永、梅光迪、杨杏佛、赵元任等都是胡适在美国求学的朋友。白话运动就是在他们中间开始酝酿的。  相似文献   

4.
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英国边境管理局于今年2月2日在京召开了留英学生签证计点积分制第四层级最新信息发布会。英国边境管理局国际事务主任芭芭拉·伍德沃德(Barbara Woodward)女士在这次发布会上透露,2009年赴英学生签证申请劲增40%,经济寒冬不减留英高温。  相似文献   

5.
英国的教育以严谨、高质量而闻名于世,其学制短,高含金量更是吸引了外国留学生欣然前往。据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2003年的统计:“目前在英留学人员总数已超过6万,其中,攻读本科以上学位的3.7万人,以硕士生居多。”中国学生分布在英国的预科学校、语言学校和各类大学里,攻读语言、本科、硕士等各类学历文凭课程,他们戴着“留学生”的光环,身心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殊不知他们正挑战着“学习极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赴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日益增多。由于中英两国大学学术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留英学生面临学术文化休克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交流、课堂讨论以及学术规范三个方面。本文结合英国约克大学的具体做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当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中国留美学生人数激增,自费生占到了绝大多数.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留美的热潮:对国内不公平的教育现状的不满;中美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经济发展,富裕家庭增多;中国的海外人才优惠政策的吸引等等.随着中国学生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群体,中国留美学生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生源更加复杂化,低龄赴美留学生增多,留学走向平民化,不再是精英群体的特权;在择业和择校时更加理性和务实,选择学科领域广泛,学校层次不一;在就业选择上,居留美国的留学生的就业选择多样化,海归人员增多;留美学生对美国的社会影响逐渐扩大,特别在科技、经济与政治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随着多元化趋势而来的是一些新问题的出现:低龄化所致的学习、生活及心理适应问题;自费留学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经济危机带来的居留美国就业难以及归国发展竞争激烈问题.留学交流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为此,针对这些新特点和新问题,中国作为留美输出国既要完善出国留学政策,加快留学步伐;还要有条件地限制低龄留学生出国;既要健全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体系,吸引人才回国;又要完善归国人才评价机制,理性引进人才;同时要发挥留美华人团体的作用,增强留美人员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在生理、心理、能力发展诸方面。但在目前教育教学班级授课制的制约下,学生的差异几乎被忽略。一些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健康发展相背离的做法比比皆是。面向学生的客观差异等因素,设计差异教学策略,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学生差异教学前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生理方面:如身高、体重、视力、速度、耐力、动作等;表现在心理方面:如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理想、需求、意志、品质等,此外还有知识背景差异、生活阅历差异、心理承受差异、情感调适差异等。在教学动态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上述差异的客观存在,不同学生身上,各种差异就会显山露水,且表现出它们的独特性。差异教学的设计、实施以及测评就是要正视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统计,目前国际学生的数量已经增至450万[1]。这些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在国际高等教育系统之间流动,他们根据各自的意愿流向不同的国家。更多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流向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中国学生占据较大比例。2014年,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的31%,占加拿大国际学生的32%,占英国非欧盟国际学生的28%。随着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深入推动,中国留英学生人数将持续增加。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在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期间,中英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联合声明》,该声明强调继续促进中英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了促进中英人文交流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留英学生学习状况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留英小贴士     
《阳光搜索》2005,(3):59-59
问:具备何种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赴英国留学?  相似文献   

11.
英国每年吸引许多留学生前去就读,很多人是自费留学,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获得经济资助。英国设有不少奖学金项目,以资助中国学生到英国留学。  相似文献   

12.
留英偶忆     
黄洋 《神州学人》2007,(8):36-37
留学英伦已经是许多年以前的事了,但回忆起来,一些经历与情形仍然历历在目,成了我记忆中难忘的一部分。1987年,我获国家公派,由复旦选送,赴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古典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古典学是西方大学里的人文基础学科,但国内却没有这一科,在整个东亚,至今也只有日本少数几所顶尖的大学里才有。我虽然在1985年  相似文献   

13.
留英小感     
留学是我的一个梦想,选择英国除了它闻名于世的教育声誉之外,还因为它久负盛名的幽雅环境。终于,我得到了一个机会,飞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了这个国度!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A0):162-16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留学海外,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英国,以其蜚声世界的教育质量颇受中国留学生的青睐。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文化差异的挑战,中英文化差异会给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困难。因此,研究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留英生活的影响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帮助中国留学生尽快适应英国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5.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期间,以罗家伦、蒋廷黻等为首的一群中国留美学生为了维护祖国的权益,自动组织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斗争。他们在华盛顿会议召开前筹划成立了中国留美学生华盛顿会议后援会,发表有关时局的文章,为中国外交代表团出谋划策;在会议期间随时关注会议状况,积极奔走联络,既监督又支持中国代表团的外交活动,并组织了反对中日之间直接交涉山东问题的示威活动;在会议结束后,罗家伦等还对中国代表团的外交行动进行了全面的点评,分析其外交方针、对策方面的一系列失误,并指出了国人应采取的立场和态度。罗家伦等留美学生的国民外交行动表明:民族主义往往是大多数留学生应付种种危机的主要精神凭藉,他们的抗争行动体现出海外学子心系祖国、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民族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从1954年起,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受联邦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组织)就有系统地将全美的外籍留学生、交换学者、客座及访问学人等进行精密统计与分析。这些宝贵的数据显示出各国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教育规划成果与留学生出国进修的互动性。其中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大韩民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台湾更是目前全美5500所评鉴合格的大专院校一致公认为最受重视的地区。台湾的留学生集中在美国921所研究型大学及普通高等学府深造。的确,无数曾一度是留美学人、访问及研究学者的年轻新秀,后来成为了世界各地的政界名人、学术精英、社会改造者,如连战、田长霖、张钟濬、杨祖佑、李远哲、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人。  相似文献   

17.
留英洗澡记     
去英国之前,我就听说有的中国学生因为洗澡时间太长,半夜被房东赶了出去,这事儿听得我心跳加快……  相似文献   

18.
《海外求学》2004,(4):48-49
英国教育制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以高水准的教学质量而名扬四海。2002年,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美国,英国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前10个月进入英国的中国学生人数比上年增加了38%以上。目前,在英的中国留学生已超过6万人。留学专家几乎一致认为:2004年,赴英留学的人数还会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9.
顾毓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曾在多所高校任教,其中,在担任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期间,极力倡导和从事工程教育实践,致力于工学院建设,探讨工程教育理论,从事实上和理论上证明了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抗战时期,积极支持当时的推进师范教育运动,并表达了自己对有关国家文明兴盛和繁荣发展的师范教育的意见;抗战胜利前后,出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视学校为"研究学术的最高机关",尊重教授地位,重聘优秀教授,完善学科发展,重视学术研究,有力地推进了中央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外求学》2004,(2):46-47
2004的钟声已经敲响,对于广大有意赴英国留学的高中生而言。正是规划自己学习计划的最佳时节。除了应对英国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外,还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就读什么样的课程,并根据自身学习成绩,经济条件,确定赴英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