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灵活地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形式,使之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提高学习效率,简称“三结合”的教学形式。为什么要采用“三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书本知识和与书本内容有关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进而转化为技能。在这一个认识及其转化的过程中,智力与非智  相似文献   

2.
文体界说     
古往今来,优美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如何划分归类以便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研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课题。 用什么作为划分文学作品的依据和标准呢?我以为这个依据和标准就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形式意义。 黑格尔说:“内容非它,乃形式之转化,形式非它,乃内容之转化。”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善融和,即形式意义的客观存在。将事物分裂为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是可行的和有利的,但只有达到对事物形式意义的理解,才算是认识的最终“化境”。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也不例外。西方一些文学批评家就较早地意识到文学的“形式”问题。他们认为形式就是“完成了的内容”,亦即艺术。例如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苏姗·朗格说:“艺术是情感的形式”;米·巴赫金说:“艺术形式并不是外在地装饰已经找到的现成内容,而是第一次让人们找到和看见内容,借助艺术形式,作家将经常第一次看到生活所显示和暗示的东西”。这些论述实际上已经不经意地触摸到文学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了。1917年,年轻的俄国理论家谢夫斯基发表了开创性的论文《作为技巧的艺术》,它使本世纪文学理论发生重大变化。他认为文学问题,不仅是写什么,而且是怎样写的问题,就小说而言,从叙事学的立场看,不仅是“故事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形式,使之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新颖的形式。我们把这种形式简称为“三结合”的教学形式。 一、为什么要改班级授课制为“三结合”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书本理论及与书本有关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进而转化为技能。  相似文献   

4.
刘金生 《天津教育》2003,(11):11-13
“德育渗透”(或“渗透德育”),是教师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学科教学要渗透德育,这是非常明确而又着力强调的。具体说:教案必须有渗透德育的设计;评职称、评优、考核的业绩总结要有德育渗透的内容;论文、研究课题,“渗透”更是“保鲜”的话题。总之,没有渗透的课不是合格的课,没进行渗透教育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上面贵之,下必从之。大家都在动渗透的脑筋,做渗透的“文章”,实属必然。我们渗透的工作做得如何?应该说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不过我们还需注意,渗透中的虚浮现象正影响着我们德育的质量。一、渗透岂可张扬?德育渗透属于隐…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并与之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并从教材选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语教材及其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要求我们借助课内外衔接,和其他学科整合,将狭小的语时空通向广阔的语天地。新课标提倡的“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其目的即在于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即“语言内容”,还要关注“道”,即推敲语言的形式。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品味、推敲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领悟言语形式的妙处,力求做到既能披文人情,又能因文悟道。那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人手,在理解言语内容的同时,关注言语形式,“文”“道”和谐相生呢?  相似文献   

8.
在古诗词赏析活动中,我们常提到“虚实相生”这种表现手法,这里所谓的“虚实”,是从意象的角度来说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谓之“实”;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和神仙鬼怪世界等,当为“虚”。虚景和实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转化,最终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即通俗所谓的虚实相生。  相似文献   

9.
广西小语专家黄亢美老师在他语文教学“三字经”中借用佛“家三境界”说来解说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境界”:第一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即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故要扎扎实实、实实在在地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第二境“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即语文课又不是(像)语文课,我们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要体现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于是在多元目标上有机地渗透人文教育、审美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等;在运用的形式上,让学生或唱之、或蹈之、或画之……此时,似乎“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第三境“界山还是山,水还…  相似文献   

10.
文律观并不是谈文章自身的特殊规律。而是讲文章写作的美学原则,我们之所以称其“文律”,是沿用章学诚自己的说法,他说:“仆持文律,不外清真二字”《文史通文》内篇《与邵二云》,以下凡引自《文史通文》者。只注篇名)。所谓“清真”并不是李白等诗人所标举的“清新自然”的风格,而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文章写作提出的美学要求。分而言之,“清”是从形式上说的,所谓“清则就文而论”(《章氏遗书》外编《信摭》),“真”是从内容上说的,所谓“真则不求于文,求于为文之旨,所谓言之有物,非苟为文是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育中,解题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传统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针对该问题事先确定一个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问题的设计也要保证其答案正确或者错误,并且正确答案是唯一确定的,称这类问题为“完整的”或“封闭”的问题.与之相比,称那些有多种正确答案的问题为“不完全”或“开放式”的问题,这类问题渗透在我们...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说过:“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内。”在众多“同样话题、同样选材、同样主题”的作文中,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肯定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形式进行“装扮”。作文的“装扮”过程即实现作文创新的过程,是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展示自己独特的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又说“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让我们看到了结构之于作文的重要意义。文章的结构即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它既是内容题材的组织方式,又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化形态,成为评估文章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刘大櫆说:“不得其神而徒得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自家于读时微会之。”(《论文偶记》)“神”即主旨,读书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不能只关注形式和方法。我们可从“课题…‘关键词”“重点句”等人手,教会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苏轼不仅极力称道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且把韩愈的文章与杜甫的诗歌、颜真卿的书法、左丘明的史传一并论及:“杜诗、韩文、颜书、左史,皆集大成者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愈的文章所以能够“起衰”,就在于他善于“集成”。应当说,韩愈的集成,在思想内容、风格源流和文章形式疗面皆有其表现,而这里则仅就其文章形式方面来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刘熙载曰:“韩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蒋湘南曰:浅儒但震其起八代之衰,而不知其吸六朝之髓也。”刘、蒋二人的见解基本是一致的,他们都指出了:韩文不仅继承了古文的形式,同时也大得力于骈文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须生活化,只有立足于生活,以学习需要为根本,采用生活化教学形式.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才能顺应新课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高考科技文阅读的测试的考查点十分明确,即以理解文中新概念和新知识 (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为重点。它可引用下图表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位考生要顺利完成一道阅读试题,就必须准确把握“作者语言”、“题干语言”和“考生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命题者在命题时是以“语言转化”为手段而设置选择项。那么,“语言转化”有什么特征呢 ?下面我们就其类型特征作一些分析。   1.句型转化式。即以通过对句型的转化来设置选项。如 1998年高考第 24题。 对文…  相似文献   

18.
处于六朝末期,梁陈交际的阴铿,是探索音韵规律、探索近体诗形式的重要诗人。因其传世作品仅有34首,史传中对他的记载也很简略,今人已无从得知他是否是自觉地遵循着某种理论来创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肯定他为届世诗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阴铿诗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水”的意象出现得颇为频繁。在其传世的三十余首诗中,有12首诗含有“江、河、溪、池”内容,这还不包括他的两首《闲居对雨》中的水之意象,近半数作品中都有水出现,其扮演的角色也多有不同,可以说,“水”见证了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道”“气”“形”共同构成《庄子》中万物生化的逻辑结构,其中“道”是生成万物的本根和本原,“道”既是万物生化的起点,也是万物复归的终点。《庄子》之“道”既是“造物者”,也是“造化者”。“气”是万物互相转化之必要条件,《庄子》提出“通天下之一气”,肯定“气”在万物生成以及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气”之聚合解释万物的生成,以“气”之消散解释万物的灭亡。“形”是万物生化最基本的呈现形式,基于构成万物之“气”的同质性,《庄子》提出万物皆可以不同的形式互相转化,肯定一物有转化为他物的可能。《庄子》揭示出万物由道而生、由气而化、由形而显即“道生—气化—形显”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地理是渗透“双碳”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地理课程中渗透“双碳”教育是发挥地理课程综合育人价值,丰富“双碳”教育实践经验的有效探索。文章解读了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双碳”教育内容的内涵,并以“何以为家”主题为例,以理解我国的“双碳”目标和参与“双碳”行动为教学内容,进行了在地理课堂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尝试和探索,最后提出了高中地理课程渗透“双碳”教育的建议:拓展渗透“双碳”教育的空间,使课程活动落到实处;丰富渗透“双碳”教育的“影响源”,使课程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提升渗透“双碳”教育的视野,使课程情境完整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