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里红 《贵州教育》2010,(15):31-32,4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自主发现、总结,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含义,领悟其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
胡凤 《山东教育》2008,(4):28-28
《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涵的道理非常深刻。课文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又把它放飞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人形象,说明了任何人部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创造着缤纷的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3.
课型: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一二句话说说春天的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画,说话大方有礼。 3.注意倾听别人的话,能大方地进行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CAI课件 学生:1.画一幅春天的圆。 2.收集有关春天的词句。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用神奇的灵性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春天、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作者也从中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5.
一、理解课题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现在我们就从题目入手学习这篇课文。来,读一读课题。  相似文献   

6.
此次磨课,我深刻体悟找准文章语言的秘妙、巧悟言语的秘妙、活教言语秘妙,将课堂理念落实并关注细节,注重细节的处理,才是理念光环折射整个课堂的关键之处。注重细节,我们的课堂就会熠熠生辉,焕发生命的光泽。  相似文献   

7.
这首通过儿童视角描写海湾战争的小诗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科书的四年级下册,我感到有些意外和惊喜。下面,我简单谈谈创作动机和过程。首先给予我写作冲动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一次海  相似文献   

8.
《雷雨》这篇课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触摸春天》一文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情感丰富,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和明白事理的好素材。走进文本,用心和文本交流,和文中的盲童女孩安静一起“穿梭在花丛中”,“悄然拢住”“花间的蝴蝶”,细细感受迷人的春光,心中不禁涌动着对生活、对生命的无限感动。教学时找准语言训练和体会思想内涵的链接点,既可以从文字中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又可以充分体会作者用词巧妙的表达效果,从文本语言的咀嚼中想象生动的画面,拓宽思维的空间,增加语言积累,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12.
人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教材采用了单元主题的编排方式。《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  相似文献   

13.
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简述 《葡萄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的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少数民族的情趣。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能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对维吾尔族老乡的热爱,对味道甜美的葡萄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2)班的语文老师,开学的第一节习作指导课,内容是写一写《春天的校园》。我把课堂搬到了教室外,让学生先现场参观校园,再写习作。从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参与状态和他们的一篇篇充满灵气与智慧的习作来看,这节课无疑是成功的。下面是他们作文中的一些片断: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我以为,在教学之前进行充分的研究,对文本内涵、编者意图、学情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制订科学的教学预案,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一、读文看图,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中彩那天》。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大家。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意图通过描写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拢住一只蝴蝶。并将其放飞的故事,表达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但读罢文本,不禁让人质疑,一个8岁的盲童如何做到在花丛中穿梭,又如此奇迹般地拢住蝴蝶?同时,用这一细节来佐证末段提到的“缤纷世界”似乎有点单薄,缺乏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