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平衡是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阐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时,通常选用下面的反应:2NO2N2O4+13.6千卡(红棕色)(无色)我们知道,化学平衡的移动与温度、压力、浓度有关。当压力、浓度不变时,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朝吸热的方向移动,在上述反应中即向左移动,引起NO2分子相应增多,气体颜色加深;反之,温度降低,则气体颜色变淡。文献资料表明,该平衡在-11℃~140℃温度范围内存在。高于140℃只有NO2分子,低于-11℃时,全部凝固成N2O4的无色晶体(图1)。1通常用的演示实验方法a.用1根玻璃管…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硫化温度和过氧化物浓度对交联动力学、物理性能以及由平衡溶胀法测定的交联键 数目的影响,发现含1份DCP用量的硫化胶整个硫化反应满足一级反应;当DCP用量为2份或 3份时,硫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已有变化,满足零级反应:含3份DCP的试样,160℃下硫化的硫 化胶的Vr比140℃下硫化的试样的Vr高,含1份DCP试样在两种温度下都产生类似的Vr值。认 为由DCP引发PBR交联的机理与硫化温度和过氧化物浓度有关;在低温和低DCP浓度下,主要 是通过过氧化物自由基脱除烯丙基氢的机理实现橡胶的交联;当硫化温度升高,过氧化物含量增 加时,则主要通过过氧化物自由基加成到聚合物双键的二次反应机理实现交联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氯乙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控制氯乙酸钠溶液PH值为8~9,在70~75 ℃下与等摩尔硫代硫酸钠反应生成Bunte盐,加入反应物重量10%的硫酸,控制温度为80~90 ℃,时间为80min进行酸化反应;再加入反应物重量2%的Zn粉在40~50 ℃下还原80min,得到粗产品;萃取、精馏后巯基乙酸纯度可达98.6%,收率可达到89.7%.  相似文献   

4.
用锗钨酸催化合成了水杨酸异戊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收率的影响。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3%、酸/醇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135~153℃、反应3h,酯收率可超过9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5.
由2-甲基咪唑生产甲硝唑和二甲硝咪唑的中间体2-甲基-5-硝基咪唑的生产工艺中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可提高C5位硝化物的收率;同时,研究反应的升温过程后,利用反应自身的放热量,可自动升温至反应所需温度,减少了反应设备的投资,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番茄褐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9~38℃,适宜温度为27~30℃;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温度范围分别为25~35℃和10~40℃,适宜温度分别为30℃、和27~30℃;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1℃和55℃。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分别为3~10和4~10,适宜pH值均为6~7。分生孢子产生及萌发均要求95%以上的相对湿度。紫外光对分生孢子有很强的杀伤作用,病菌可以在大棚内外越冬。退菌特、代森锰锌、扑海因、速克灵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玉米交链孢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适宜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温度范围分别为10~35℃和8~40℃,适宜温度分别为15~30℃和20~30℃;分生孢子的湿热致死温度为48℃10min,干热致死温度为100min或120℃20min。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均为3~10,适宜pH均为7~8。分生孢子产生及萌发均要求95%以上的相对湿度。紫外光对分生孢子的杀伤作用较弱。退菌特、扑海因、代森锰锌等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鲍鱼菇8120(Pleurotus abalone 8120)和平菇P54(Pleurotus ostreatus P54)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鲍鱼菇8120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2~28℃。适宜pH值为5.0~8.0,最适pH值为7.2~8.0;平菇P54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最适温度为25℃~31℃,适宜pH值为5.0~8.0,最适PH值为6.0~6.5.  相似文献   

9.
以胜利原油减压馏分脱蜡油为原料,应用白土精制的方法,考察了白土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油品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90~430℃馏分的脱蜡油,在白土用量在3(m%),精制温度为200℃;430~470℃馏分的脱蜡油,在白土用量在6(m%),精制温度200℃;470~510℃馏分的脱蜡油,在白土用量在7(m%),精制温度230℃可以得到较合适的精制油收率和油品质量.精制后390~430℃馏分,通过适当调整工艺参数,有可能得到合格的MVI 1 50号的基础油,430~470℃馏分提高脱蜡深度,可以得到LVI 1200号基础油.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荧光型光纤温度传感和热辐射型光纤温度传感,该文设计了一种结合荧光寿命与热辐射测温的光纤温度传感器,适用温度为30~800℃。首先,改进了传统的荧光传感探针,采用石英玻璃棒代替光纤,可避免高温下光纤吸收和散射损耗导致的光传输效率下降。其次,利用耐高温的Y(P,V)O4:Eu3+荧光材料进行中、低温段(低于400℃)的荧光寿命测温,获得材料荧光寿命与温度的关系;在中、高温段(高于300℃),使用光功率计测得1 490 nm波长下光纤探针的热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关系,并拟合得到热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四阶表达式;然后,在两种测温方法都有效的温度重叠区(300~360℃),使用荧光寿命测温值标定热辐射的功率与温度关系式,确保高温段的测温精度;最后,将荧光寿命测温与热辐射测温相结合,实现30~8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  相似文献   

11.
回眸2002年中考化学计算题,不难发现,试题更加注重图表中相关数据的应用,此类题能较好地考查同学们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举例分析如下.例1(江苏盐城)向一定量含有Na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Na2CO3溶液,所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写出向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求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3)若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代替上述Na2CO3溶液进行实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K2…  相似文献   

12.
题目某温度下,W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Wg。该物质()①H2②CO③H2和CO的混合气体④HCHO⑤CH3COOH⑥HOCH2CH2OHA.只能是①⑤⑥B.只能是①②③C.只能是④⑤D.可以是①②③④⑤⑥解析由题意可知,Na2O2增加的质量等于原被燃烧物质的质量。H2、CO的燃烧产物分别为H2O、CO2,而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同时生成H2O和CO2,故题中所有物质的燃烧产物均可与Na2O2完全反应。按常规,需分别对六种情况逐一进行讨论,计算较复杂。对于涉及有机…  相似文献   

13.
以对氯苯腈等物为原料,进行的各种取代反应合成实验实行改进,考察了每一反应步骤中反应温度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并对反应曲线进行了解释。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温度为:合成化合物1的较佳反应温度为60℃;生成化合物2的最佳置换反应温度为55℃。第三步取代反应将反应温度用冰水浴控制在0℃。改进后的实验廉价、易操作、产率高,对工业生产及实验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皱马鞍菌(Helvellacrispa)碳源同化、氮源同化研究,测定了菌丝生长温度、酸碱度以及在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皱马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D-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8℃,最适为25℃;酸碱度范围为pH值3~10,最适为7~8;菌丝能在麦粒、棉籽壳、木屑等多种培养基质上良好生长。此研究对皱马鞍菌驯化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胜利原油减压馏分脱蜡油为原料 ,应用白土精制的方法 ,考察了白土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油品精制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3 90~ 43 0℃馏分的脱蜡油 ,在白土用量在 3 (m% ) ,精制温度为 2 0 0℃ ;43 0~ 470℃馏分的脱蜡油 ,在白土用量在 6(m% ) ,精制温度 2 0 0℃ ;470~ 510℃馏分的脱蜡油 ,在白土用量在 7(m % ) ,精制温度 2 3 0℃可以得到较合适的精制油收率和油品质量。精制后 3 90~ 43 0℃馏分 ,通过适当调整工艺参数 ,有可能得到合格的 MVI150号的基础油 ,43 0~ 470℃馏分提高脱蜡深度 ,可以得到 L VI 12 0 0号基础油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高级中学及中等师范学校化学教科书中均介绍了乙醛在一定温度(60-80℃)和催化剂(如醋酸锰)存在下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酸的反应原理,但并没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致使学生不易理解,印象不深,缺乏感性认识。为此,我们对其实验方法进行了如下设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实验原理2实验装置A.鼓气球;B.40%乙醛水溶液10mL、醋酸锰晶体5g和沸石的混合物;C.浓硫酸50mL;D.温度计;E.蒸馏水10mL;F.试管.3实验方法将仪器、药品按图装好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当温度计的读数为60-80℃时…  相似文献   

17.
一、发散理解,分段记忆如在学习“催化剂”时,可将概念分成两段记忆:“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与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不同的反应中所用的催化剂不同:例如,把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可得到O2,在这个反应中催化剂是MnO2;但把H2与N2混合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形成NH3时,催化剂是Fe或Cr.另外催化剂不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它只是改变反应速度:如有两份质量相同的KClO3,一份加MnO2后加热,另一份不加MnO2加热,结果生成氧气质量同样多.二、对比分…  相似文献   

18.
大棚黄瓜栽培,如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疯长”现象,只长秧不结瓜,从而严重地影响大棚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具体防治方法如下:控制温度。黄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5-30℃。超过30℃,黄瓜植株就会出现旺长现象,造成“疯长”。因此,大棚内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不宜超过30℃;夜间温度以保持在18℃左右为宜,以降低呼吸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浓度和催化剂,而温度尤为显著。目前公认的看法是:当反应物浓度保持不变时,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大约增加2~4倍。温度升高不仅加快反应速度,使较低温度下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进行,而且随着加热温度的变化,反应产物也常随之改变,因为温度的变化引起了反应过程中物质结构的变化。因此,研究控制反应温度问题,无论在生产、实验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都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陈昌永 《娄底师专学报》2000,(2):103-104,107
LD31铝合金化学成份和内部组织直接决定着它的挤压性能,机械性能、外观性能等各种性能,为保证LD31铝合金的产品质量稳定,成品率高,必须控制好合金的化学成分,使它符合内控规范要求;必须严格控制熔炼温度,使它保持在700~735℃范围内;必须控制浇铸温度,使它保持在690~710℃范围内;必须采用高纯氮气(99.99%N2)来清除熔体内的氢原子「H」,并做好除渣防氧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