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读辛郁,本名宓世森。这位193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江南才子,在台湾诗坛被称为“冷公”。他的“冷”,既因为他时常是一副冷淡的神情,也因为他的诗作中时常流露出的一股冷冽肃杀之气。作为战乱中流落到台湾的诗人,他总能体味到一种生命之中的茫然和无奈。他的代表诗作有《豹》、《演出的我》、《石头人语》等。多读一点他的作品,便会感到他那无可排拒的冷肃之气并不能掩盖住蕴藏在诗行中的一颗火热滚烫的心。台湾诗人洛夫评说他的诗时曾说:“冷是他的语言,热是他潜在生命的燃烧。他的诗堪称冰河下的暖流。”诗作家书屏息噤声读家…  相似文献   

2.
洛夫被称为台湾诗坛的拳手,多次获得台湾多种文艺奖项。其诗被译成英、韩等多国文字。在台湾有“诗魔”之称。他说:我写一句诗等于吐一口血。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洛夫是“用伤口唱歌的诗人”。洛夫的诗善于从现象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多探索生死之谜,意象奇特,表现手法繁复多变,诗意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洛夫,本姓莫,1928年出生于湖南衡阳,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此诗为诗人1979年访港时所作,当时诗人去台已有整整30年。作为一名生于大陆,现生活于台湾的诗人,当他应邀访港,参观落马洲,隐约见到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时,诗人的心情异常激动,“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思”,两鬓飞霜。而耳畔响起的数十年未闻的鹧鸪的呜叫,更唤醒了他心中蛰伏了30年的故国之思。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选自《余光中诗选》)余光中,台湾诗坛著述最丰的一位学者型诗人,生于南京。1948年入厦门大学外文系,开始发表诗作,次年转入台湾大学外文系,逐渐成为台湾诗坛的重要诗人。著有《舟子的悲歌》(处女作)《莲的联想》《五陵少年》《白玉苦瓜》《紫荆赋》等十几部诗集。作为一个在台湾成熟的诗人,余光中本来是一…  相似文献   

5.
<正>洛夫首先是一个诗人,其次是一个用诗歌语言来写作的散文家。从他的散文集也被冠以《一朵午荷:洛夫散文选》之名,可以看出,他是很厚爱自己这一篇散文的,或者说他在潜意识中也将《一朵午荷》中的境界当作了自己散文创作的境界。这篇散文,更是用诗意的语言、诗化的情怀,传递人的相处、生命和审美的三重意境的哲思美感。这篇文字从一次争辩写起,但是他却用了一个温和的  相似文献   

6.
瀑布洛夫两山之间一条瀑布在滔滔地演讲自杀的意义千丈深潭报以轰然的掌声至于泡沫大多是一些沉默的怀疑论者历代咏瀑布的诗人可谓多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它脱俗的比喻,非凡的气势,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广大读者的心弦。读罢诗仙的千古绝唱,再来看看当今台湾诗人洛夫的《瀑布》,谁都会感到惊讶:面对同一种自然景  相似文献   

7.
章从四个方面论证《台湾新诗十家论》所做出的贡献:一、陶保玺以中华大一统的眼光审视、观照、评论台湾十位杰出的现当代诗人的精品佳构。二、陶保玺从形式入手,评价诗人及其作品是从批评实践上对一直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第一、艺术第二”、“内容决定形式”的艺理论的一种反拨,更是一种批判和挑战。三、陶保玺以自己创建的新诗诗体学理论和诗歌美学原则来解析和评论台湾诗人诗作的诗美之所在。他还从诗体学的角度对郭小川、洛夫、余光中三位诗人进行观照、比较、整合和统摄,进一步阐释了他的大一统的诗史观。四、同时,他是在用诗一般的激情和唯美笔触来撰写他这一本理论专的。  相似文献   

8.
我在读的书     
《秘密》李天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这是刚刚出版的上海诗人李天靖先生的诗集,全书收录约150首诗,这些诗写得清雅、美丽、却又惊心动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说他的诗现代感十足,而古典味也浸润全集,著名诗人王家新则评论说,诗同  相似文献   

9.
作家声音     
正洛夫认为一个大诗人必须具备三个层次的境界年近九旬的洛夫是台湾地区现代诗群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从事诗歌创作以外,亦多年沉潜于书法探索。日前,洛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一向认为,一个重要诗人(或所谓的大诗人)必须具备三个层次的境界,一是美学层次,二是哲学层次,三是宗教层次。美学层次是基础,哲学层次是思想内核,宗教层次是峰顶,是前二者的超越。然而,一个优秀的  相似文献   

10.
说说幾米     
《同学》杂志的朋友来电话要我说说畿米。他看了网络诗人原上白马对我的一个访谈,里面我谈到我喜爱诗人畿米。当时畿米不是我的中心话题,所以也就是那么只言片语的几句。前几天在北京有一个美国诗人叶维廉和罗森·伯格参加的诗歌活动,我问曾经一度在台湾的叶维廉对畿米的看法,他说畿米是画漫画的,他不怎么把他当作诗人看待,弄得我特别不喜欢。我当时特想说:“他就是诗人!而且比你们这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件真事儿:两名高中男生围殴老师,还对着镜头嘶吼:"我是学生,你们能把我怎样?"唉,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喂得无知无畏的初生牛犊啊!下面的三个故事来自一位老师的讲述,发人深省……1我有一个学生,喜欢钻研奥数,可走路总是慢慢吞吞的,经常迟到,同学们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奥特慢"。后来他被父母送到英国念高中。有一次回国,他给我们讲了他的经历,对他触动很大。原来他假期去一家华人  相似文献   

12.
(一) 60年代崛起的台湾现代诗人,为了在诗坛上立定脚跟,总在右手写诗之际,腾出左手写诗论。30年过去了,台湾的现代诗已构成中国当代诗史中灿烂的一章,台湾的现代诗论,也将成为中国当代诗歌批评中可贵的财富,再出发的基石.近年来,余光中、叶维廉、洛夫、杨牧的诗论,已引起大陆文坛的关注,即是明证。罗门也是如此,他的“评龄”与“诗龄”等长。从60年代到80年代,他一直葆有一份探索诗艺理论的浓烈兴味,先后出版了五本诗论集——《现代人的悲剧精神与现代诗人》(1964)、《心灵访问记》(1969)、《长期受着审判的人》(1974)、《时空的回声》(1982)、《诗眼看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后的形象;李恩富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被描述为纯粹的"异"和诗意传统的中国形象;在《逐客篇》和《苦社会》中,美国和中国则主要被表述为一个背信弃约的种族主义国家或苦难的中国形象。晚清旅美华人对"他者"和"自我"的文学想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肇星是郎朗的粉丝。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坦陈自己是青年钢琴家郎朗的粉丝。这位“诗人外交官”非常喜欢郎朗。他说,有一次他在德国看郎朗演出,昕出郎朗将国歌的音乐语汇即兴融入《黄河大合唱》里。“我听得非常激动,他很爱国!”李肇星得知美国国务卿赖斯也喜欢郎朗,一次他们在华盛顿聆听郎朗演出,李肇星就鼓动赖斯上台给郎朗献花并拥抱了他。李肇星后来说:“我只求过赖斯两件事,这是一件,另一件是要求美国不要袒护台湾。”  相似文献   

15.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这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灵性,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作家网》报道,2012年11月初,有"诗魔"之称的84岁台湾诗人洛夫现身深圳中心书城。在面对记者与读者种种提问时,诗魔洛夫款款而谈,说自己从事现代诗创作20多年后,渐渐发现中国古典诗中蕴含的东方智慧,比如老庄与禅  相似文献   

17.
引读白荻,原名何锦荣,台湾诗人。中学时代就以《罗盘》一诗获得1955年度诗人节新诗奖。他最初在《蓝星》的诗刊上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现代”派,1959年担任改版后的《创世纪》编委,1964年参与发起建立“笠”诗社,是台湾诗坛上惟一同时涉足这四大诗社的诗人。著有《蛾之死》、《风的蔷薇》、《天空象征》、《香颂》、《风吹才感到树的存在》、《自爱》等诗集。诗作昨夜昨夜来去的那一个人,昨夜述说着秋风的凄苦的那一个人,昨夜以水波中的月光向我微笑的那人以落叶的脚步走过我心里的那一个人昨夜用猫的温暖给我愉快的那人唉,昨夜来…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位当代诗人,洛夫的诗歌充满中国古典唐诗传统的痕迹;作为一位海外华语诗人,洛夫的诗歌又受到西方解构思潮的影响。洛夫在《唐诗解构》中试图以现代自由诗体、全新的节奏与意象“解构”唐诗,堪称是其晚年“拥抱古典”的一次伟大尝试。在继承了唐诗基本主题、客观意象的基础上,洛夫在解构新作中融入超现实主义、现代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赋予唐诗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好书推荐     
《再造宏基华人企业全球典范28年愿景历程》作者:施振荣林文玲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他被誉为台湾高科技业的“活化石”——没有他,就没有台湾的IT工业;他代表着台湾年轻人逐梦的完整过程,也代表台湾公司治理的新文化;他领导的宏基更被誉为华人企业全球化的最佳典范——在全球化的同时仍保持传统华人商业文化的关键要素;他是残酷商界里“人性本善”的代名词,其身上的宽容、慈爱和温厚让很多企业家望尘莫及。本书回顾了施振荣28年的创业历程,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面貌,让你了解身为台湾代表性企业的宏基,如何在他的领导下应对外在的变化而不…  相似文献   

20.
朦胧空灵的康桥世界--浅析《再别康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和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