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圣陶先生语文思维教育观的基本点是 :语文是一门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训练思维 ,训练语言 ;语文教学的原则应该是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都应该让学生受到思维的训练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方法上则应该愤悱启发 ,举一反三 ,让学生得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语言转换首先应该是语言材料的转换。纯粹的语言形式的转换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语言形式的转换应该与语言材料的转换同步,任何一种转换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语言转换不应该是“训练工具”,而应该是一门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3.
梁平 《教育》2014,(7):69-69
语言能力是语言教学的重点,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培养,首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思维符号系统,学习语言离开思维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语言能力的训练首先要从思维训练着手。那么,怎样才能在语言训练中进行思维训练呢?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中学语言训练逐渐被淡化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认清语言训练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断积累我们在语言训练方面的经验,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双基"语言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是语感,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应该有两条平行的道路: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对于中学生,这两种语言形式都是应该掌握的。这两种语言形式在表达上也有一些共同的要求:言之有物,清晰、正确,合乎语言规范,有说服力。但是,这两种语言形式也有重大的区别:口头语言借助于声音,书  相似文献   

6.
理解语言,主要是指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理解语言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分析情节,疏通内容,是语文课培养小学生理解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但理解只是语言训练的一个方面,它应该和积累、运用相结合,才显现出语言训练的完整性和主体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可巧用随机训练,既可提高训练密度,强化训练效果,又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特别是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培养学生的目标来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强化语言训练,提高语言准确性,渗透专业思想;创造语言训练的机会,提高表达能力,强化专业思想;在实践中全面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形成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8.
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这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语言的训练与积累,要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教学课堂。结合教学经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语言的积累,让语言训练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参考“情感体验”旨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更多的侧重于感性认识。“语言训练”旨在通过语言实践,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侧重于理性认识。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只有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和谐发展,才是一个完整的人。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把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辩证统一起来。何为“统一”?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相辅相成。一、语言训练服务情感体验语言训练不能单纯为训练而训练,应该…  相似文献   

10.
当阅读教学的风向标再次转向语言训练时,语言训练仍应顺应自然无痕的法则,应该是由读讲过程自然产生或拓展延伸开去,在重点语段的悟读中挖掘训练因素,抓住文本空白处进行拓展延伸,结合课后习题、年段目标进行语言训练,力求语文教学的务实、沉稳和有效。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语言学家认为,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两个环节构成,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地“运用”,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主要标志也是能够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因此,语言运用训练应该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然而,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训练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电教手段强化语言训练刘颖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电教手段运用在语文课上,就应该起到强化语言训练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怎样运用电教手段强化语言训练呢?一、激发训练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  相似文献   

13.
<正>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可见,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维的外衣,是思想精神的外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感悟能力的训练应该从哪儿入手?这是把训练落到实处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实践告诉我们:语句训练是加强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最基本的训练,它既是字词训练之后的延伸与发展,又为段篇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写作》是一门自成理论体系而在教学中必须反复训练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课程。其训练的思路应该是把文本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训练的方法应该是采用各种方法去找寻和还原文本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议论文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有着重要作用,怎样处理初中第四册中的两篇议论文《我们共产党人不怕困难》和《徐特立同志谈艰苦奋斗》呢?重点应该放在语言训练上。语言是思维的外亮。要学生熟悉并掌握概括性语言,必须同时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不可分割的:而教材则是进  相似文献   

16.
《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语言训练应摆在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怎样才能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应该从词的训练入手。词是语言单位,它能独  相似文献   

17.
“多写”论     
“多写”,是训练使然的,如审题立意的训练、结构的训练、文体与语言的训练、整体训练、局部训练、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训练、非多无法包罗。 但这“多”,应该是序列化的而不是紊乱的多,应该是科学的可操作的而不是难以捉摸的多。 每一个训练项,都应该有它自己的结构因素、内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言训练,应该根据学生语言“最近发展区”的要求,确定好语言训练的三维目标,以从课本中精心挑选的、可以概括的,且具有规律特征的语言载体为例子,再选择学生乐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并最终全面达成训练目标。这种语言训练的方法可以概括成“确定训练目标”“,设置语言载体”,“选择训练方法”,简称语言训练“三部曲”。第一部曲:确定训练目标训练目标是训练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可以这样说,训练目标把握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训练效率,甚至关系到训练的成败。那么,如何确定语言训练的目标呢?显然,这还得从大语文…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语文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语言训练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训练中,要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应用的语言能力,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去学词写字,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