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是训练的基地,是创造的摇篮.因此,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决定科技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以往在辅导学生进行模型活动时,总是手把手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育,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为了改变以往那种就活动搞活动的做法,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辅导学生安装舰模时,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的素质主要是在自身的能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是,通过作用于学生的活动而间接的影响学生的发展,即:教育作用→学生活动→学生的发展。教育作用的直接对象是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学生的身心结构,教育对学生活动作用的表现主要是:对学生活动的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施加影响。教师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作有的目的是引起并促进学生能动地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作用的方式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激发、诱导、指导、帮助、示范和评价等。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通过对学生能动活动的作用而间接地改造学生的身心结构。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的数学活动.因此,活动应当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形式,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对话沟通的活动,积累、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进行探索、实践、合作、创新、创造乃至创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本特点和评价活动效果的基本要素,并就如何组织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经历是为了进行体验,体验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经验。但如果学生不能将体验抽象、提炼为经验,那就不能为再学习提供服务,也就没价值了。学生经历了数学活动,未必就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后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也是有差异的。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建立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和个体的感觉基础之上的。教师要在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引导,提升经历,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并在经验的不断上升、转化、运用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探究实验活动在学校的深入开展,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探究实验活动,的确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怎样对学生探究实验活动进行组织简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一、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把学生内部的思维活动解释为刺激——反应,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形成了教师教数学结论的单一通道,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理论思想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把学生内部的思维活动解释为刺激——反应,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形成了教师教数学结论的单一通道,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与学生的学习经验有着密切联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学生将数学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较好地运用是当今数学课程所需要的。将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结合,将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旭东 《教育革新》2009,(12):53-53
课堂教学是特定环境下的师生双边活动,既是教师教的活动,又是学生学的活动,特别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性课堂学习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1.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对数字的感性认知,是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积累而来的。数学活动需要根据数学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只有数字的"数学教学"不属于数学活动,数学活动是指通过操作数学教具进行活动探究。数学活动经验,即是指由数学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只有使学生参加小学数学活动,才能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2.
"活动单导学"模式,它如声声春雷响彻教改大地,从老师、学生到课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活动单"是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所进行的活动方案,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依据。通过学生的"动"使课堂"活"起来,教师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自由求得真知。  相似文献   

13.
燕平 《考试周刊》2013,(22):185-185,38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初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设计形式,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进行理论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阐述了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提出应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富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并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从而增强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正军 《时代教育》2012,(21):214-2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州高校普通武术选项班学生课余武术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调查表明: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经常参加课余武术活动,绝大部分的学生是在校内场馆或住所附近的空地进行自主活动的;学生的课余武术活动还是以套路练习为主,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娱乐消遣,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5.
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有效地自我调节,是智慧成熟的标志。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不断地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反思,也是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习活动优质高效开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从而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学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中的观察活动,是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一节课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来说,进行观察活动时,学生运用的是他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这是以往培养,训练的结果,本课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在观察活动以后。 观察后,既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和观察的过程进行  相似文献   

17.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因,它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各种需要,这些需要既反映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客观要求,也反映学生自身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和作用于周围世界的一些要求,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现实力量。学习动机能引起和发动学生学习个体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向某一目标进行,并起着维持、增加或抑制、减弱学习活动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的物理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物理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在中学阶段,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9.
对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学生活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学生的活动是学生主体性的一切外在表现形式,提出学生活动的“三层次”论,并着重从活动有效性的角度对“三层次”进行了探讨,对如何实现“三层次”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对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学生活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学生的活动是学生主体性的一切外在表现形式,提出学生活动的“三层次”论,并着重从活动有效性的角度对“三层次”进行了探讨,对如何实现“三层次”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