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李雯 《考试周刊》2014,(89):122-123
历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学",把人格教育引入历史教学,充分认识历史人物教学在人格教育中的特殊优势,通过历史人物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可提高人格教育实效,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优良人格。  相似文献   

2.
人格教育与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密切相关,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人格教育为重心,深化教育改革,对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康,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历史教师立足于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既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高中新课改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应担当起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责任,历史教师应适应时代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并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相似文献   

4.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完善的人格的过程。人格教育就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完善的人格、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在社会和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健全的人格越发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里,有鲜活的历史人物,有生动的历史故事,有深广的文化知识,每一个历史画面所给我们的历史启迪都是不可限量的。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充分的利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呢?在历史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历史教学中,为确保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健康,在教学总渗透人格教学,促进青少年学生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针对青少年学生现状,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渗透,有目的、有计划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在初中教育中,对于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提高初中青少年学生的素质,避免中学生人格畸形发展,可以有效促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下本篇就针对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渗透问题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6.
哈小健 《湖南教育》2002,(13):25-25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它教材有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离开了人的情意开发,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生人格教育。第一,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中国…  相似文献   

7.
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历史教育偏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学校历史教育旨在养成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用一句话说,历史学科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健全的人格。以往我们不习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设定人格的养成目标,也不注意从社会环境方面去界定人格教育的价值作用,而是比较习惯从政治理念方面考虑教育对人的影响。结果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评价两个方面,都使人格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实在价值难以放在应有的位置,学校历史教育不以发展新时代的人格为本位。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由于历史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居于支配地位。指标式的合格率、平均分、封闭式…  相似文献   

8.
加强人格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一个热点。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是基本功能,我们应在历史知识中凝练、升华人文精神,紧密关切"人"的成长、生存、生活,竭力弘扬人格教育和科学理念,体现历史教育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课的立意 如何给刚刚步人中学大门的学生上好导言课,可谓见仁见智。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立意是关键。我执教这节课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北京四中以培养“杰出的中国人”为育人目标,故我们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历史学科意识出发,力求以历史学科核心价值引领学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宋福运 《教育与职业》2008,(14):176-177
素质教育中发展观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历史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历史教师自身发展需要为指导,明确教育教学任务,熟练地驾驭历史知识,与学生进行多元交流,努力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做历史教育教学的专家和博学者。  相似文献   

11.
人格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教育教学更要体现这一功能。要充分利用各种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创设人格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相似文献   

12.
王雄雄 《成才之路》2010,(15):68-69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只注重知识的教而忽视学生的育。为了应对考试,获得好的分数,学生辛苦,为考而学,教师艰难,为考而教。因而培养出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而人格缺陷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正视人格教育的各种因素,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人格教育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感;进行诚信与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进行团队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要多渠道渗透人文和人格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育 ,是中学生思想成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可以说 ,这是国家、民族教育最根本的部分。●导致选考历史学科人数少、课难上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要走出这种困境 ,就必须认真审视“3 X”考试是否真正有利于素质教育和怎样才能真正有利于素质教育。因为 ,解铃还须系铃人。●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 :教师讲得起劲 ,学生背得卖力 ,考后忘个干净。历史教学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历史学科不受重视的现象与我们这样一个以古老历史闻名的国家是很不相称的。出现这种现象不仅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 ,也是社会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不应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同样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历史教师应认识到历史学科在人格教育中的显著优势,把人格教育与培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达到学习与学做人的统一,让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16.
何为人格?人格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人生追求、行为准则、特长与优势等的总和。"人格教育"既是对个体良好性格与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又是对"人的能力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的训练过程。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历史教师要利用教材内外可供进行人格教育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历史课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促使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在于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的素质。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培养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进化之理,应未来之需,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如何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提高学生的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注意培养: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育是以历史教学为依托的。无论我们主张的是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还是人格教育、公民教育,若是架空了教学论的研究,其效果必然不佳。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学习永恒不变的主体,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中,需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帮助他们在这一重要的人生阶段构建健康的人格体系,最终有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郑继贤 《学周刊C版》2014,(5):145-145
历史教学不应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同样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历史教师应认识到历史学科在人格教育中的显著优势.把人格教育与培养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达到学习与学做人的统一.让健康的人格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