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音乐,顿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巧用音乐,培养朗读,促进背诵;妙用音乐,激发联想,提高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章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一类课文,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为例,从入境、活读、巧辩、学以致用等教法尝试进行分析,试图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以实现文本的学习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正从根本上讲,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将知识与生活剥离,切断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筋脉。知识显得枯燥乏味,学习也不再是一种自然生发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亲历性经验的积累,学生的地位由学习者降格为受教育者,其单向被动承受之意便在不自觉中凸现了出来。[1]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努力将真实的生活融于其中,开放教学的时空,主动去贴近现实生活,才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眼下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关注力度的不断加大,中职教育也正在继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原则"的理念之下大力发展之中。而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为了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语文素养与语文应用能力,教师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当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实现这一目的。为此,本文将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内涵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6.
徐瑾 《广西教育》2013,(46):71-71
伟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学习是学生诗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写好人生这首诗,让生命折射活力,绚丽多彩,我们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诗歌所赋予的丰富情感。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涌动诗情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课前预设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我认为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存在着2大类文本:作者文本和读者文本。读者文本又包括3种类型: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在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师文本、学生文本这4种文本之中,语文课堂到底由谁的文本来作主?就现实的语文课堂来说,在作者已死、师生失语的状况之下,编者这位“隐形的”读者成为文本解读的惟一权威与终审裁判,编者文本成为语文课堂的权威文本。  相似文献   

9.
增加阅读数量,重视阅读质量,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其中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离不开语文课堂中对文本的细读深品。即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认真细致的阅读课文,关注文本细节,倾听作者心声,体验作者感受,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最终读出自我,与文本浑然一体。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是语文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而这往往又会成为语文课堂中的薄弱环节。本文谈一下语文课堂中老师该如何引领学生细读慢品,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和欣赏。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一种释放、一种感悟、一种跨越,其学习过程是群体灵魂跃动的轨迹,为燃烧自己的生命之火,乃鸣奏学生的心弦之歌。因此,从放飞孩子心灵,激活语文课堂入手,对如何确保学生健全发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三步导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以目标导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激情导趣"、"民主导学"、"检测导结"三步骤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研究文本,领悟知识,提升能力,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构建优质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其中,激情导趣是前提,民主导学是核心,检测导结要重落实。  相似文献   

12.
"三步导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以目标导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激情导趣"、"民主导学"、"检测导结"三步骤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研究文本,领悟知识,提升能力,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构建优质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其中,激情导趣是前提,民主导学是核心,检测导结要重落实。  相似文献   

13.
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痕,应彰显生命的灵动。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心里去"。本文就一些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尽快解决的现象,从语文课堂同儿童心灵一起存在、成长和升华三个角度谈了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韩荣华 《教育》2011,(18):46-47
<正>近年来,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民主、平等成为新型师生关系;讨论、交流则是必备的教学流程;于是,课堂上动辄就是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要不就是多媒体影片、图片、音乐的轮番播放;45分钟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可是在热闹的背后,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思考:学生真的懂了吗?热闹的课就是成功的课,安静的课就一定不行吗?事实上,健康生态的语文课堂有时候需要的不是热热闹闹,而是一份宁静,让学生静心感悟作品的形象、意境,思考文句的意蕴、作品的思想……可以说,缺少学生感悟、思考的课堂是没有深度的课堂。  相似文献   

15.
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地和老师、文本展开对话。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运用恰当的方式,努力优化教学情境,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促使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张力。  相似文献   

16.
吴思剑 《广西教育》2013,(37):14-14
阅读期待是一种探索未知迫切求知的渴望。它是学生阅读活动中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如果语文课堂教学也能让学生产生期待,定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阅读期待,优化语文课堂结尾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7.
"心灵对话"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教学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已有认知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中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本文从学生、教师和文本三个方面提出了建构"心灵对话"的语文课堂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所有知识学科的基础课程,讲好语文、学好语文是师生共同的任务和迫切的愿望。正是基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探索了当前语文课堂中学生“沉睡”的现象,提出了“唤醒”学生沉睡心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金涛 《职业教育研究》2011,(12):118-120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突出特点。"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提出使课程目标中单纯对知识技能和应试能力的关注发展到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文性"的地位得到提高,但语言学习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反而愈遭冷落。本文就当下出现在语文课堂的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并呼唤语文课堂向语言学习回归。  相似文献   

20.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有些课堂“对话”中出现了为求生成,淡化文本价值;追求形式,弱化文本内容;盲目拓展,虚化文本意蕴的倾向,对话变了味,走了形,值得引起重视。本文试就课堂“有效对话”要立足文本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