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火苟 《出版参考》2023,(10):80-84
由于学报编辑部人员有限,常常缺乏专门校对人员,编辑不得不同时担任校对工作。在“编校合一”的现实情况下,编辑在校对中需要特别警惕可能存在的注意错觉、记忆错觉、期望偏差及自信错觉等认知错觉。为预防这些认知错觉,应建立校对核查要素清单,利用知觉特点进阶式校对,还需要明确出版流程中的校对责任,合理利用专业校对工具,必要时发回作者自校,以尽可能减少编校差错,确保文稿的质量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书稿形式已由纸介质向电子介质转化,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一摞纸稿,而是一张磁盘或电子邮件,既是“原稿”,又是“校样”,这样一来,很多人认为,校对工作可以简化了,甚至可以取消专门校对科室和人员,实行编校合一,或是请社外校对人员进行校对。这样一来,校对工作不被重视,校对人员地位不高,高学历校对人才纷纷流失。校对工作真的可以弱化吗?  相似文献   

3.
略论心理因素对编目校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目校对人员的职责和使命是保证书目数据的质量,但不良情绪是编目校对人员不可抗拒的一个心理因素。浅谈了编目校对人贡应如何正确对待心理因素对编目校对工作质量的影响,及时调整好工作心态,保证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远程校对的协调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陈珺  熊春茹  朱德培 《编辑学报》2006,18(3):204-205
探讨校对人员在电子化编辑校对过程中如何以一种有效的机制进行协调,研究运用CuteFtp软件协助编辑部建立校对协调管理机制.使用该方法可提高校对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微机排版的校对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机排版的校对技巧王小仲校对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技术工作,它要求编校人员不仅要逐字逐句核对原稿,还要熟悉编排规范,具备一定的校对技巧和专业方面的知识。为此笔者着重谈一下微机排版的校对经验技巧问题。目前我们不少有经验的编、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当中根据铅印...  相似文献   

6.
校对“把关”浅议崔庆喜校对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把书稿付印比作“关口”的话,那么校对人员则无异是一个“把关者”。我认为,校对人员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把关”作用。其一,校对质量关。校对工作职责是:对原稿负责,即...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许多报社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采编人员在网上写稿、发稿、签收稿件、编辑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告别了纸质稿件的繁琐,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采编网络化后校对工作的参照物(纸质原稿)已不复存在,这对传统校对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校对工作的内涵、操作方式和程序已发生了变化,校对该如何适应这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脑的 迅速普及,许多报 社都相继建立了 局域网,实现了编 辑部采编工作网 络化,采编人员在 网上写作、编辑、 签发稿件。这样一 来,新闻校对工作 就发生了质的变 化。由于校样与原 稿合二为一,校对 工作的参照物已 不复存在,校对的 定义也要改写。网 络时代,校对工作 何去何从? 我们认为,应 该因势利导,转变 新闻校对职能,增 强校对工作的编 辑属性,使其朝校 对编辑的方向发 展。这样既有利于 构筑完整的新闻 编辑体系,又促进 校对职能的提升, 使报纸的出版工 作更加科学、有 序。这种看法是否站得住脚,本文将作简要探…  相似文献   

9.
校对人员的博识孙明晶不懂校对工作的人,往往把校对视为简单的字对字(硬对),认为只要认识一些基本汉字,稍微懂点语“法、修辞,就完全可以胜任校对工作。有些人刚做校对工作时,往往也容易产生这种想法。虽然有的人经过一段工作实践后,逐渐改变了这种想法,但对校对...  相似文献   

10.
江华秀 《新闻窗》2006,(5):83-83
有了新闻报纸,就有了新闻校对。勿庸置疑,新闻校对是报纸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校对工作特别强调的是博与专。校对工作中的“博”,是指校对人员应具有对汉语语法和修辞等规范用法的知识,以及对古今中外、文言白话、人文自然、天文地理等专业术语的熟练运用,虽不必精通,但须广博。  相似文献   

11.
校对人员应具备大专学历做为一名称职的校对,他应具备大专文化程度,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阅读能力。其理由如下:第一,编校之间只有工作顺序的先后和职责范围的不同,并无工作性质和重要程度的不同。编辑要求大本学历,校对也不应低于大专学历。第二,校对工作除“忠实...  相似文献   

12.
校对工作漫谈□李明非当前在如何看待校对工作这个问题上,显然还存在一些不够全面的认识,表现在:一、轻视校对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对校对工作的特殊规律缺乏了解和研究。有些出版社把校对人员视同行政人员,只使用,不重视培养;把校对工作当作出书的一道程序,而没...  相似文献   

13.
苏嘉靖 《中国出版》2023,(17):42-47
《四库全书》在其纂修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校对制度,对校对的人员、校级、标准、进程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在“分校—覆校—总校”的总体架构上,实行包括专项专校、区分校缮与校勘、要求科甲出身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并通过对誊校人员定期甄叙优议,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校对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也谈“对原稿负责”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崔庆喜“对原稿负责”是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我国《出版工作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既是对校对工作职责的界定,也是每个校对...  相似文献   

15.
校对质量与心理因素·孟卿出版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编校质量是支持精品图书的双足校对是校对者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或样本上差错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校对工作是校对人员与校稿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一校对过程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校对者、校对比照对象...  相似文献   

16.
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忠于原稿”即“对原稿负责”。1980年国家出版局公布的《出版工作暂行条例》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既是对校对工作职责的界定,也是每个校对人员应该严格遵循的原则。 校对人员在校对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对原稿  相似文献   

17.
校对工作的快和慢,关系到出版过程的短长和书刊质量的优劣,反映了校对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因此是校对工作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校对的数量和质量校对的数量,是指每个校对人员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校对数字,一般是按日记载,按月统计由于各个出版社的性质不同,出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5,(5)
校对的风险意识文/蔺久龄当前,有些书刊校对质量低劣,错漏百出,读者反应十分强烈,影响了宣传效果和发行量。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与校对人员业务素质及技术水平有关外,主要还是由于校对人员缺乏一种风险意识。所谓校对的风险意识,是指校对人员对校对差错要承担相应责...  相似文献   

19.
要为人民大众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神食粮,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出版队伍,其中还要有一支文化素质较高、心理素质较好、校对技术过硬的校对队伍。要培养一支优秀的校对队伍,我们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校对人才培养的起点和重点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它与编辑工作虽属两个专业,但都是创造性劳动。因此,校对人员以大专学历为起点,应是当前校对队伍人才培养的方向。加强业务基础教育,把住科学文化关,成为具备丰富的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杂家”,使…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传统的校对工作大量地集中在对照原稿校异同上。新闻出版署颁布实施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根据这项规定,要求校对人员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对照原稿“校异同”,这是对校对的最低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二是如果校对人员发现了原稿的错漏或不妥之处,应交由责编解决,校对人员无权擅自修改,即“校是非”。随着磁盘书稿的出现,使图书出版从作者定稿后即具有了最大的保真性。编辑只是对书稿进行取舍的选择,很少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