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来新夏先生接触图书馆学开始,叙述了他与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教学、图书馆事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为图书馆界所做出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他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和图书馆学研究思想,从而概括他对图书馆教育、事业和研究三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和来老结识于十一二年前。当时我发表了一篇关于目录版本学的文章,他想找我聊这个话题,遂通过媒体朋友联系上我,就有了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来老非常谦和,同时有那种不知为不知的姿态,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能诚恳地向一个晚辈来请教一些问题,说实话一般的大家是做不到的。他能这么做,恰恰是他的品质所在,让人敬重之处。  相似文献   

3.
在告别人世之前,91岁的历史学家来新夏对护士提了一个请求:把我的眼镜拿来,我要看东西;把我的假牙拿来,我要说话。  相似文献   

4.
来新夏是我国著名的方志学家,其在新志编纂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方志概念的重新厘定及新旧志比较,对方志"资政""教化""存史"价值功能的重视,以及对体例、纲目、概要等具体编纂原则的规定等。他还提出了新志"德、清、定、齐"的编纂标准、镇村区志多元发展等的观点。作为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来氏的观念既有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文献意识,又具有通达博洽的文化姿态和创新意识,为中国新方志撰写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来新夏教授向南开大学赠书为题,简介了来教授坎坷的人生,即使他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仍然不懈地努力、执着地追求;重新工作后,来教授不仅对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而且对天津市、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来新夏对中国藏书文化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藏书文化史的梳理,他理清了中国传统藏书文化观念,并形成自己的藏书文化思想:藏书是“文化的江山”的物质载体,其对文化传承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藏为支点、用为目的、藏用结合是藏书文化传统的精髓,但在现代条件下必须改善这一理论,实现由藏而用、以用为主的转型,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仁人爱物是中国藏书的人文精神,然必须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等等.这些在古代藏书文化观念基础上形成的藏书思想,既有浓厚的历史观念,又有鲜明的当代意识.  相似文献   

7.
捧获来新夏先生题签赐赠的新随笔集《学不厌集》(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版),端详着老先生的书名手迹,突然就联想起了数年前看到我外公时,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书读千遍熟”。  相似文献   

8.
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主要从事历史学、方志学和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并在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来新夏1923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县长河镇(今滨江区长河街道),194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历史学系,曾师从谢国祯、陈垣、余嘉锡等文史大家问学。1949年,到华北大学第二部学习,  相似文献   

9.
来新夏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0,(4):F0002-F0002
来新夏 浙江萧山人,1923年生于杭州。1946年毕业于平辅仁大学历史系。1949年在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从范文澜教授,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1950年春调入南开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0.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胡雪岩的启示》时,曾讲到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天,胡雪岩问他的好友王有龄。呼与吸哪个更重要?王有龄回答说,人不吸气就会死去,自然是吸比呼更重要。胡雪岩说:错!应该是呼比吸更重要。他说,你尽管去呼,鼻子自然就会吸。  相似文献   

11.
业师弢盦先生最终也没能看到这部《文集》的出版,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和无法接受的,但这却是现实,一个残酷而令人悲伤的现实。为先生编《文集》的动议来自于我。机缘是2011年3月31日我在深圳公干之余,联系吴晞兄与杜秦生兄,恰逢他们的公共图书馆研究院正在开《公共图书馆》杂志编委会和《谭祥金赵燕群文集》发行座谈会。应邀赶到会场,被作为外地读者代表向谭祥金、赵燕群二位老师表示了敬意和对于本书出版的祝贺。在会场一边听着别人的发言,一边翻看这部《文集》,一方面觉得中山大学出版社确实是为图书馆界做了一件大好事,另一方面又觉得《文集》的出版似乎应该不仅于此,选题的范围还可以扩大些,但囿于对出版成本的理解,也不好造次多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13.
韩:孟老师,您好!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和情报学家。一个人的成才与他成长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图书馆学家、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3月31日去世,享年92岁。来先生也是本刊老作者,相识有年,赐稿多篇。虽缘悭一堂,未趋前就问,无缘先生的耳提面命,亲承謦,然编校往还途中,足以领略先生的大家风范。兹惊闻噩耗,顿觉懵懂恍惚。本刊2014年第4期甫才复印了先生的《〈中国古代编辑事业简编〉写作提纲》一文。先生当年曾将《简编》列入计划,盖因行政工作繁忙而未及完成,但写作提纲尚存。其曰:30多年前,我奉命担任一所高校出版社的领导,为熟悉这项工作,我捋出一条历史线索,准备  相似文献   

15.
《重庆日报》工作人员得知记者是来采访张雪峰时,都对他进行赞赏,“好人缘”,这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6.
去年十月下旬,我赴湖州参加"皕宋楼暨江南藏书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会上有幸拜见了同来参会的来新夏先生夫妇. 来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目录学专家.我因刚读完来先生的新版的学术随笔集<邃谷师友>(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8月版),相信透过这些文字,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来先生.  相似文献   

17.
宋义泽 《新闻窗》2011,(4):30-31
新闻的特点之一是新闻的时效性,这毋庸置疑。但是,时过境迁不等于时间的榔头会击碎所有新闻产品,时空的位移并不能耗散所有新闻元素。记者在到基层采访中,常常在和普通百姓闲聊中"聊"出来的一些尚末报道过的好素材,  相似文献   

18.
曾有这样一种说法: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对于党报来说,在当下如何改变传统思路,创新编辑理念,重塑副刊的传播魅力,对提升报纸影响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杭州日报《倾听·人生》版创刊至今已10年有余,一直深受读者和业界好评,为党报副刊的编辑策划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样本:题材着眼小人物,行文引入新新闻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国唐纳德.W.雷诺兹新闻研究院科研副主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博士十分注重媒介调查。他对全美许多媒体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与研究。在孙志刚博士看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而言是一种破坏性和颠覆性的技术,它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危机重重。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越来越坐在了驾驶员的位置上,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因此,报纸的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移动媒体才是今后媒体发展的方向。他认为,《纽约时报》的融媒体转型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它启示我们:媒体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内容。要注重内容方面的投资,寻求以内容为主的商业收入机遇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肯定自己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同时,要重新认识和调整与受众的关系,借助受众的看法、想法、批评和期望来提高自己。传统媒体要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检索效能、扫描效能、链接效能以及社交效能。只有进一步地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创建适合跨媒体内容生产的数字化平台,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才有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