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是一位出生于清末民初的苗族人.湘西苗族的社会变迁与苦难历史以及沈从文苗族血统的迷瘴,对于作为文化人与文学家的沈从文民族心理的形成及走势,构成了既潜在同时又具有某些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相当长久的人生道路上,沈从文为文则要尽可能地表现出其笔下主题、题材、人物等等的民族属性,精心地营构健康的苗寨人生形态.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具有浓厚的民俗学意蕴。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民俗学意蕴根植于湘西深厚的民俗文化之中,彰显于其文学作品对于民俗风情的描写。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学意蕴不仅具有重大的学理研究意义,而且还兼具积极的社会文化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舍与沈从文同为现代文学大家,有自成一体的文学风格。然而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基于抗战的需要,两人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学之路,在创作的题材、体裁以及写作手法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新的创作体系。面对同一时期的文学转型,老舍与沈从文之间虽有相同之处但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学大家沈从文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有许多小说广为人知外,他还有许多文论也颇具价值。沈从文从自己的创作体验出发,对作家创作做出了极具个人意味的解答,崇自然、尊人性、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使得他的创作观无不体现出其严肃、真诚的审美倾向。探索他对文学创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小说创作的艺术魅力和他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追求,对于其他作家的创作也可起到一定的启发、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古典主义最初流行于十七世纪的欧洲,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古典主义经学衡派传入中国后,京派作家们的文学创作掀起了一股古典主义热潮.沈从文作为京派代表作家之一,被认为是"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具有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追求"和谐"的审美理想;现代性的反思;推崇自然人性和推崇理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沈从文人格与创作和水的关系,认为沈从文不仅人格中具有水的特性--柔弱顺从却可以冲击一切比它坚强的东西.而且他的创作多抒写河上、水边的人生,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又如涓涓细流般淳厚、绵长.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以自然、生命、道德相关范畴为中心,比较明显地表现出自然境界、生命境界、道德境界三种文学以及人生的美学存在形态。自然境界体验人文山水、地域风光的纯真,大美无言;生命境界感悟命运人生的无常、庄严、感伤;道德境界追问人性、神性,探寻理想信仰,为民族人类远景凝眸。三种境界的有机协调,水乳交融更让沈从文的艺术世界散发出丰美、感人的持久魅力。  相似文献   

8.
巴金与他的朋友王鲁彦、沈从文等的文学创作都满溢着人道主义.巴金1994年在《写给彦兄》一文中回忆与王鲁彦之间的友谊及其受王鲁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影响时说:“在二楼那间宽敞的房间里,畅谈了一点多钟以后,我们成了朋友,那是十四年前的事.那次,并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而我知道你的名字,却更早六七年.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你的《灯》,你的《狗》感动过我.那种热烈的人道主义气息,那种对于社会不义的控诉,震撼了我的年轻的心.我无法否认我当时受到的激励.自然我不能说你给我指引过道路,不过我若说在那路上你曾经扶过我一把,那倒不是夸张的话.我们十三年的友情就建立在这一点感激上面.”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与"水"有着须臾不能分离的密切联系,"水"是他创作道路上的伙伴,是他作品的灵魂。沈从文所建构的湘西世界是一个随处有"水"的世界。本文紧紧抓住"水",详细论述了沈从文对水的那种特殊的情感,以及对美的一贯追求,并写出了他以一种"保存原料"的态度,不加人工雕饰地描述出湘西女性具有水的灵性与美质的女性美的特点。通过生活在水边的人民淳朴自然的思想情感和民风淳淳的人际关系,以及纯真美丽的爱情的分析,揭示出湘西的人情美、人性美。  相似文献   

10.
11.
周作人早年译介的日本狂言,倡导的“歌谣运动”对沈从文早期戏剧和小说创作有较大影响。而周作人对沈从文最大的影响是其性心理学思想,它直接促成了沈从文自然人性观的形成,并进而影响到他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作家的创作中 ,沈从文独树一帜精心构筑他的理想王国———湘西世界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与都市文明的冲突 ,领略了异地景观与乡俗风情 ,明白了他力求审美心理的完善和执着的寻找价值回归。由此 ,我们不难发现 ,在他创作中所显现的理性与理想 ,智慧与执着是如何完美地合而为一 ,这也许正是他对文学的真正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生活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是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近现代作家之一。时代的剧变使生活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的两位作家对"现代性"有较深的本质性感受。反映在文学中,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文学均表现了较多的"现代性"特征。对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现代性"进行比较分析,是深入了解和把握中、日两国近现代作家的文学共性的重要钥匙。  相似文献   

14.
三毛的学创作深受佛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两种宗教化在三毛的内心聚合、笔端流淌。本尝试把三毛的学创作置于和宗教的交叉中,探究宗教情感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毛的文学创作深受佛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两种宗教文化在三毛的内心聚合、笔端流淌。本文尝试把三毛的文学创作置于和宗教的交叉中,探究宗教情感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七年年末《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以来,形象思维的理论引起了我国文艺界极大的重视,这对文艺事业的繁荣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由此排斥逻辑思维(本文仅指通常意义下的抽象的逻辑思维)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实际上,逻辑思维对于作家进行创作是不可或缺的.忽视甚至否认文学创作与逻辑思维的联系,是不切实际的,并且对文学事业以及逻辑科学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18.
景与情是影响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或情因景生或景为情变,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作家在处理二者关系上采取的大都是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艺术表达方式。同时,在创作实践中也存在着有景无情、景小情俗和景情乖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邓莹 《文教资料》2011,(36):57-59
随着对沈从文研究的逐步深入,沈从文与城市关系的研究开始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本文通过对沈从文与城市关系研究的梳理与讨论.试图更好地为沈从文研究打开思路,获得更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文学创作中焦虑属于一种特殊的精神范畴,是社会-文化认知冲突在作家身上所形成的"变态情绪".它既是由作家对现实状况强烈不满所引发的,又是作家对自我的探问.作家正是在这种令人困窘不安的体验中获得正视自己,批判自己的勇气,从而唤起参与和重建现存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并直接把握到人类的终极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