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杂剧中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负心汉只是其反面人物形象中的一类.他们花心、见异思迁、对感情不专一;不负责任,甚至功成名就之后抛弃糟糠之妻.出现负心汉的原因在于他们和女子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封建文人才子利己主义的劣根性以及封建包办婚姻的结果.元杂剧中描写的负心汉形象实际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从中歌颂了女子的坚强和敢于抗争的可贵精神,也反映了女性恪守伦常背后的男权文化.  相似文献   

2.
巴金创造了一系列男性"弱者"形象,如<家><春><秋>中的高觉新、陈剑云、枚,<雾>中的周如水,<寒夜>中的汪文宣等.这些"弱者"形象具有相似的性格--懦弱、忍让、忧郁.时代背景是这种性格的成因之一.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旧的封建腐朽思想与新生进步思想相互碰撞的时代.其次,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家本位"等思想压抑着他们的自我意识.此外,个体性格中的惰性、体面意识和自卑感也促进了他们懦弱性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世界,是男权肆虐的女性悲情世界。蒲松龄用写实的笔法展示了三百年前现实际遇中女人的生命本相,诠释了那个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情人生。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的痴情郎与负心汉形象解读,从女性的心理、感受入手,注重对男性“痴负”形象与心理结构的分析研究,探究文本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4.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女书作品大多是诗体唱本。在这些作品中,出现了个性鲜明的女子形象,众多的女性形象构成了女书中江永女性的整体风貌。这些女性性格特点的形成与江永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润及其瑶汉杂居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是一曲英雄赞歌,也是一曲女性的颂歌。作者不仅刻画一批形象生动、性格各异的男性英雄,也刻画一些女性英雄,这些女性英雄像男性一样地英武豪迈,这是作者对女性的新的审美取向;但是作者却在传统文化的束缚下不自觉地使这些女性形象有失扁平,本文以分析扈三娘为例来看作者妇女观的取向。  相似文献   

6.
《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的作品,它们确立了所谓“痴情女子负心汉”、“始乱终弃”式的文学主题。历来这些弃妇作品中的弃妇形象成为人们研讨的主体,而对其中的负心汉形象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一些。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氓》和《美狄亚》两部弃妇作品中的负心汉形象,在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探讨的同时,揭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对负心汉形象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负心汉"主题是传统爱情文学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一种,"三言"从"负心汉"对"财、色、情、仕"的选择入手,揭示了他们身上罪恶与心灵持续碰撞的悲剧根源,呈现给我们一群"类型化"的可怜人群像。他们大多性格软弱、贪财好色、毫无生气与活力,在"情"、"色"、"财"、"仕"中,往往抛弃"情"选择后者。他们屈服于环境、屈服于欲望,在摧毁别人的同时也摧毁了自己,罪恶与心灵的持续冲突是他们的悲剧性所在。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作为一位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世界中的呈现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典型人物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困境。为了表现这些女性主体的重要主题,张爱玲刻画出了那个时期男性的真实面貌,她小说里的男性角色也是精彩纷呈。但是这些男性形象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他们大多对待女性也有着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本文就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男性性格为本体 ,渗进某些女性行为特征和性格因素 ,从而促成了贾宝玉男女双性化性格类型的特殊存在。其双性化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文化根源 ,中国传统的阴柔型文化因素为其提供了深层的文化基础 ,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潮为其提供了现实的文化氛围。贾宝玉双性化的性格特征显示了文化转型期个体性格特征规范的偏转。此外 ,曹雪芹对女性文化的崇拜和对男性文化的批判也是塑造这一形象的直接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作为一位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世界中的呈现一个又一个的女性典型人物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困境。为了表现这些女性主体的重要主题,张爱玲刻画出了那个时期男性的真实面貌,她小说里的男性角色也是精彩纷呈。但是这些男性形象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他们大多对待女性也有着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本文就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周喜俊作品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塑造了一大批富有个性、充满女性意识和女性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其作品中的女性大多具有一种进取、好胜的男儿性格,而男性形象的性格要么懦弱、急躁,要么心胸狭窄,呈现出一种"女强男弱"模式的特征。这种模式既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内在的心理动因,也反映了社会外在创作环境、文化环境因素对其创作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喜俊作品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塑造了一大批富有个性、充满女性意识和女性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其作品中的女性大多具有一种进取、好胜的男儿性格,而男性形象的性格要么懦弱、急躁,要么心胸狭窄,呈现出一种"女强男弱"模式的特征。这种模式既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内在的心理动因,也反映了社会外在创作环境、文化环境因素对其创作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男性性格为本体,渗进某些女性行为特征和性格因素,从而了贾宝玉男女双性化性格类型的特殊存在。其双性化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的阴柔型文化因素为其提供了深层的文化基础,明清时期人启蒙思潮为其提供了现实的文化氛围。 宝玉双性化的性格特征显示了文化转型期个体性格特征规范的偏转。此外,曹雪芹对女性文化的崇拜和对男性文化的批判也是塑这一形象的直接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4.
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中塑造了一群独特的女性形象。首先,她以男性的视角描绘了“天使”与“妖妇”两种女性形象,然后又从女性自身的生理体验、情感体验、性格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对男性眼中的“天使”与“妖妇”形象进行解构和颠覆,反映出女性在男权文化中形成的复杂性格,并对其所具有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追求自由,是人们在人性被束缚以后的一种必然要求。在封建社会里,受束缚最严重的是广大女性,因而,她们的反抗也就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作为反映生活的文学,女性解放问题也就很自然地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千百年来,在浩瀚的世界文学作品中,出现了难以数计的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然而,却没有一个国度的文学,象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那样,一下子涌现出那样多,那么优秀的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从普希金笔下的达吉雅娜,屠格涅夫笔下的娜达丽亚、叶琳娜乃至车尔尼雪夫斯基笔下的薇拉,高尔基笔下的尼洛夫娜等等,她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物画廊。这些出自不同作家,地位、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形象结为一群,她们没有巴黎女郎的轻浮、英国女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中的另类女性形象,与封建时代正统的女性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们见识卓异、性格独立、能力出众、刚强有为,尽管这类女性在书中出现不多,但意义非凡,在封建时代晚期的社会舞台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张资平多产高量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大批女性形象,这些鲜活的生命形象几乎贯穿于其作品始终,也饱含了张氏对女性命运的认识和关怀。细读长篇小说《苔莉》,剖析隐含在女主人公苔莉性格中的两组矛盾对立因子——追求恋爱婚姻自由与主动依附男性、"五四"新女性现代意识与封建传统思想——之间的相互碰撞、牵制之关系,可以对其悲剧人生以及觉醒女性未完成的现代性之路作出有意味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出现了一类被纯粹美化的男性形象。他们不同程度被赋予了神圣、神明的色彩,是成长女性仰望、迷恋的对象。这些被美化的男性形象实际反映了女性主体性的内在匮乏和对于自我生命认同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丁玲在早期创作中塑造了梦珂、莎菲、阿毛、伊萨等一系列女性形象,构成了以莎菲为核心的"莎菲型"女性形象。"莎菲型"女性形象塑造的主要原因是女性解放思潮下的时代环境、作家思想状况的影响而形成,"莎菲型"女性在性格命运与情感体验方面体现出反叛、孤独、幻灭等相同特征。  相似文献   

20.
茅盾早期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敢于大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自由的“五四”新女性形象;另一类是软弱的反抗者,既向往美好的未来,又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缺陷,最后只有退缩、屈服、失败。他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茅盾通过刻画这些女性形象,揭露了在时代变革过程中旧的封建势力的根深蒂固和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分化,抒发了对旧道德旧社会的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