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成立后的共和危机下,鲁迅开始"呐喊"。1924年开始的"彷徨",并没有阻止其重新以精神之"诚"展开对"伪士"的批判。《肥皂》是鲁迅1924年小说创作的封笔之作,也是本年四篇小说中创作后惟一在北京发表且发表最快的一篇。它以国粹家提倡"孝道"这一国粹为中心,通过对其精神状态的全知透视,揭示所谓"孝道"的实际和"伪士"的假面,提供了鲁迅以精神之"诚"改造国民精神以"立人"的执着追求轨迹。  相似文献   

2.
《雷雨》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是社会的矛盾?是的。是人物性格、灵魂深处冲突?是的。是意志与命运的搏斗?是的。《雷雨》的矛盾正体现了社会悲剧、性格悲剧与命运悲  相似文献   

3.
刘书慧 《海外英语》2013,(19):211-212
《弗兰肯斯坦》主题意蕴具有多义性。如小说表现了人和自然创作物之间矛盾冲突的悲剧,揭示了失控的科技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与毁灭,反映了对他者和边缘视角如何介入主流社会的关注。该文试对该作品的这些思想意蕴略加管窥。  相似文献   

4.
作为16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没有起伏跌宕的人生无法完成最好作品的创作,其人生中的激情与消况,梦幻与现实的矛盾都融入到其作品中,在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牡丹亭》中,其情与理的变化跌宕起伏,本文就对《牡丹亭》中的情与理的对比与矛盾到统一的融合进行一个反洗,对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雷雨》中的父子冲突分别着眼于三个不同的角度:阶级冲突、文化冲突、人性与欲望的冲突,三种冲突又在相互的交融中与血缘亲情相纠葛,导致了该剧异彩纷呈的复杂性和动人心魄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浮士德》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神性和魔性的冲突,善与恶的冲突是贯穿诗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具体来说,这主要是作者歌德充满矛盾的一生的体现,诗剧中处处体现了他的对立统一观,同时正是神性和魔性的对立统一促成了代表整个欧洲时代精神的"浮士德精神"。  相似文献   

7.
莫言的乡土小说一直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新作《蛙》也不例外。《蛙》向我们畅所欲言地展示着人情伦理与国家意志、女性身份与男性作为、计生政策与物欲世界、自我救赎与"继续荼毒"这一系列的冲突,向我们阐释了社会是一个异化的存在,它在不断的异化和冲突中更加真实的进化与完善,一步步的建构着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全部世界。  相似文献   

8.
试析《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在描写我国封建社会北宋农民起义故事的过程中,作者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和塑造了一些妇女导致英雄男儿改变人生道路,走上起义的故事,丰富了《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妇女的悲剧人生。分析此类人物,有助于我们对封建社会本质的把握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中有陆定一同志的《老山界》一文,其中有一精彩段落常被人们所称道: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  相似文献   

10.
作为海明威的代表性作品,《老人与海》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体现了海明威文学创作上的巅峰。《老人与海》作品做了生命发展实际含义的诠释,提出了英雄主义的赞颂,为之后英雄主义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力作,也是其对人生探索较为成熟、对湘西世界描绘得最为酣畅淋漓的一部经典之作。本文立足于沈从文对书中人物在时代大风暴下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的关注上,从他们怎样对待生活、对待生命、怎样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角度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背叛"主题存在于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一系列作品中,该主题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写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犹太人在双重文化的夹击下身份认同的困惑。就"背叛"的具体内容而言,小说《美国牧歌》的背叛主要体现为对家庭的背叛,对主流文化和权威的背叛,以及对身份的背叛。区别于前期作品的叛逆姿态,罗斯在这部小说中开始直面自身的犹太传统,甚至以同情的基调正面描述犹太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出犹太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象征主义是法国童话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利在《小王子》中所充分采用和体现的写作方法。他既通过或直接透明或隐含暗示或深沉意义的写作方式使象征贯穿全文,使整部作品具有象征性;又通过童话这种文学体裁和展开二元对立的写作方式体现各种象征。作者不仅具有出色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把握整部作品基调,而且还具有关注生命, 即追求生命无限价值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山谷中的蜡烛》是美国作家华莱斯·斯蒂文斯的象征主义作品。原诗如下: 无边的山谷中只有我的蜡烛燃烧, 巨大的夜所有的光线汇集到它上面, 直到风吹来, 巨大的夜的光线, 汇集到它的形象上, 直到风吹来。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要建立在资料丰富完备的基础上。资料的来源,就是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专书,对各书中的词汇现象,要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比较。”(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后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复音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就已存在,但数量很少,而且主要是部族名和人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日益精密,交际范围也日益扩大,已有的单音节词不能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于是“单不足以喻则兼”(《荀子·正名》),复音词不断地产生和发展。战国末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在动荡中发展的时期,也是复音词较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活动于此时的大思想家荀子所著的《荀子》一书中的复音词正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情况。分析《荀子》中的复音词,将为我们了解战国末期汉语词汇的概貌,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料。但是,从目前来看,尚无人对此进行过全面深入地研究,因此,笔者不揣陋昧,试从词性和构造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其复音词,从图窥见汉语词汇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在诗学著作《诗论》中按照历史的和逻辑的顺序明确诗的本质、形式及其发展规律和走向等问题,在论述的过程中,诗史的脉络交错其中,并且他别具只眼地将中国诗史读成节奏史、音律史和情趣史等不同形态。但是诗史的脉络不是显现的对象,而是诗论的基础和背景,与综合的分析的论证方法完美融合,不着痕迹地穿插于论述之中,从而使主体的诗论更为充实和丰满。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评估与认证过程中的多重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认证工作起步较晚,发展很快,受到了多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根本原因在于评估过程中存在多重冲突,如评估主体与评估对象、评估理想与评估能力、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与质量需求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矛盾。除了这些制度、组织层面的冲突外,高等教育评估与认证过程中还存在深刻的文化冲突,需要人们关注评估文化建设与高校文人精神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雷雨》中通过周鲁两家各具特色的父子冲突的构设,丰富了《雷雨》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一个思想内涵含混的剧作,同时增加了剧作的诗性特征,显现出独特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花袭人是《红楼梦》中着墨最多篇幅最长贯穿始终的重要丫鬟。表面上看,她是贾宝玉的贴身大丫头,潜层里看,她又是王夫人、王熙凤等人默认的未来的姨娘。实际上,宝玉与袭人之间的关系还更为复杂。袭人因为在贾府中特殊的地位,与宝玉的关系是多重的,他们既是主仆、姐弟,又有夫妻情分。分析宝袭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切地去理解袭人,更深刻地去解读《红楼梦》。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在他的论词名著《人间词话》中,对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词人作了评说。在以“意境”论词、简短而精到的词条下,王国维尤其对李煜词作了富于个性与感情的独到评价、欣赏。本文结合王国维的词论,对李煜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相关内容作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