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喧闹的都市,车水马龙.快速的节奏,使我们压抑:钢筋水泥的丛林,让我们的心情暗淡;各种各样的噪声,把我们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没有欢笑,没有悠闲.  相似文献   

2.
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丛林之书》是儿童文学的经典著作,文中阐发的"丛林法则"思想是这套书的逻辑起点。"丛林法则"崇尚纪律、遵从、责任等一系列在动物世界中需要保持的拟人化品质。这些品质与米歇尔.福柯在《归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一书中的"规训"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论文就是试图通过"规训"理论来分析《丛林之书》中的"丛林法则",从而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规训"意义。  相似文献   

3.
你,如果: 快乐、热情、喜爱读书,期盼与我们一起在快乐丛林中去猎取知识和智慧,年龄在8-18岁: 有一颗企盼在快乐丛林中搜寻"同类"的好奇心和爱心: 有足够的勇气准备接受新奇有趣的挑战,迎接各种意外的收获: 就能够成为我们的会员!你将可以:  相似文献   

4.
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爱心,应当使学生学会爱--这在今天已经近乎常识.对于这个常识,我们找不出任何值得怀疑的理由,因为道理很简单:一个没有爱心的世界注定会成为霍布斯所说的"丛林世界",成为冷漠、凶残的"狼的天下".  相似文献   

5.
这个故事开始的时候,两个男人正在进行一次进入一片非洲丛林的长途旅行。夜幕开始降临了。他们最终来到了丛林中一片树木不是很多的地方。“我们在这儿过夜吧,”一个人道。他的名字叫哈立德。"我们今夭走了很长的路了,我累了。" 此话不假。哈立德是累了。可他不是为了这个原因而想停下的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劳森的丛林小说中,"狗"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形象之一,可以说是亨利·劳森小说中最常见的道具符号。本文以亨利·劳森的丛林作品为研究对象,解读"狗"的多重形象。研究表明:在蛮荒孤僻的澳大利亚丛林里,"狗"是丛林人在孤独寂寥的丛林生活中用来消遣的对象;同时,"狗"也是丛林荒野中丛林人最忠实的伙伴;在遇到丛林困境时,"狗"更是丛林人最可靠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7.
舞台、银幕、荧屏为什么都是四方形?四方的世界就通过这些媒介融聚在你的眼前。四方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戏剧和影视的海洋中,我们更深入理解本期主题的意蕴,并以文字之抽象来再现视觉与光影的冲击。"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更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这段出自梭罗的诗被威尔顿学院新任文学老师  相似文献   

8.
English Fables     
母牛和狮子 丛林附近有一个村庄,村庄里的母牛过去常常到丛林里去寻找食物. 丛林里住着一头邪恶的狮子,它经常抓住一头母牛,然后把她吃掉,母牛们很害怕. 一天,所有的母牛开了一次会.一头老母牛说:“各位听好了,狮子仅仅吃掉我们其中一员,只因我们单独进丛林.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一起行动.”  相似文献   

9.
<正>天色已晚,丛林潮湿而闷热,远处隐约传来原住民阿里卡拉人的吼叫声,格外阴森恐怖。菲茨杰拉德看了一眼再次陷入深度昏迷的休·格拉斯,对博睿哲说:"瞧,他这次肯定是醒不了了,守着他已经没有意义。如果阿里卡拉人追上来,我们谁都活不成!现在是赶快离开的时候了!"想到一天前与阿里卡拉人的那场血腥遭遇战,博睿哲也害怕了,冲菲茨杰拉德点了点头。于是,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的丛林中,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放在首位,带领孩子们在言语的"宝藏"中静心思考,潜心揣摩,探求言语的"秘妙",习得表达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正>1.夏季的香港,翠鸟啁啾、溪水潺湲,到处生意盎然。走在丛林中,我们三位同学发现了一只手掌大小的蜘蛛悬于蛛网上,尤为显眼。这是什么蜘蛛?它是如何结网的?2.上网查阅了资料,我们三位同学得知这种蜘蛛的学名叫做斑络新妇,是香港最大的原生蜘蛛。但是,网上并没有多少斑络新妇蛛网的资料,同学们决定再去野外对其进行观察。3.再次走进层层丛林,同学们很快发现了许多只斑络新妇,有的刚好正在结网。  相似文献   

12.
蛇和青蛙     
邓笛 《课外阅读》2007,(9):62-63
从前,许多青蛙生活在丛林深处的一个池塘里,这里没有威胁他们生存的天敌,他们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快乐自在。一天,一条老迈的蛇经过这里,看到了这些青蛙。蛇想:"唔,这么多青蛙,  相似文献   

13.
【苇月的话】动物居住在丛林里,在那里学习生存,学会生活;我们也居住在丛林里——在学校丛林里学习,在城市丛林里生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都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发展着。而吉卜林认为,动物居住的丛林更美好,更纯真,于是在一种原始的想象力的鼓舞下,他创作出了《丛林书》这部励志童话,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经典的狼孩故事。故事发生在印度。当主人公毛格利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被老虎谢尔可汗从人居住的村庄叼到了丛林里,是狼爸爸和狼妈妈把他从虎口中救出来,黑豹巴赫拉用自己捕获的一头公牛向老虎赎买了他,使他免于成为老虎的美餐。于是毛格利进入狼群,成为吃狼奶长大的人之子。他跟着狼爸爸熟悉丛林里温柔夜空的每一阵呼吸、头顶上猫头鹰的每一声啼叫、水塘里小鱼跳跃时的每一下溅水声,跟着黑豹巴赫拉学习爬树,跟着老棕熊巴鲁学习丛林法律。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里,在狼性和人性之间,他学会了坚强、勇敢、思考和爱,从而长大成人。下面请大家欣赏“毛格利进入村庄”和“毛格利成了放牛娃”两个片段,这是毛格利被逐出狼群后返回村庄,回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经历和遭遇。很多在我们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对这个在丛林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却很困难,但他仍然努...  相似文献   

14.
乡村小学在"片面""浮华""功利"的丛林中迷失了方向,该回到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构建的生活教育的"家"中。通过"培根",让教育回家,返朴归真,把根留住;通过"养心",让心灵回家,培养"向上、向真、向善、向美、向明、向正"之心。  相似文献   

15.
《红领巾》2008,(2)
2050年初春的一天,我和伙伴们坐上时空机,转眼间便来到了东非索马里的丛林里。丛林里,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我们跟在导游骆驼大姐身后,感  相似文献   

16.
<正>当我们时不时听到社会对教育的"一边倒"的批评声时,不得不追问: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也许我们的教育走得太急,太快,也太远,然而竟然忘记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以至于我们的教育在‘功利’和‘喧嚣’的丛林中迷了路。"这是汤勇先生在他的新著《致教育》中掷地有声的回答。《致教育》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汤勇先  相似文献   

17.
他们告别丛林,藏进巨大的郁金香里,受到郁金香的主人花仙子们的热情接待。"尝尝我们这儿的特产吧!"花仙子们用花瓣给他们每人盛了一大片郁金香花蜜。"真甜呀!"他们早饿坏了,一个个埋头苦干,喝得脸上全糊满了花蜜。  相似文献   

18.
一生的选择     
我用亚当的那份痴情,告诉手中的笔——你是我的夏娃,你是我一生的选择。当年,在寂寞的丛林里,夏娃这样问亚当:"你只爱我吗?"亚当笑了:"是的。你是我一生的选择。"如今,那片丛林里蓦然出现了无数新事物——  相似文献   

19.
"茶话"是佛教丛林创造的专有名词,是禅师们丛林禅修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禅林茶事活动的茶话,从形式上为禅师提供了参禅悟道的契机和平台,通过茶饮与禅悟的互动以达至"禅茶一味"之思想精神的和静怡真。世俗文人的参与,更使其成为一种赏心怡情的雅事并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茶文化史中一个独具特色而又自成体系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康拉德的丛林小说集中体现了人类的道德主题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在这其中《黑暗之心》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康拉德作为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小说揭示"文明"下的野蛮,对人类的道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