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家声音     
正阿来称写作不是通向文学,而是通向表达日前,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全国总决赛期间,阿来在北京大学为参赛学生作了题为《在人生最美的年华遇见写作》的讲座。阿来表示,学习语文,是为了学习做人,做一个能够充分表达自我的人。"尽管我是一个从事文学创作,以写小说‘为生’的人,但我不希望大家有一种偏颇的想法,以为写作就是文学。"阿来说,写作不等于文学,文学只是写作当中小小的一部分。学习写作不是为了通向  相似文献   

2.
<正>习作要求生活中,我们常常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我们把它写出来吧!还可以把你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帮助自己描述。写什么1.要发明什么——解决生活难题。你要试图让自己发明的东西解决生活难题。有了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我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不是像从前一样只能靠走路或骑马;有了智能手机,想视频通话,多远都不是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文本不是一件难事,不外乎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事。可有些孩子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遇到作文觉得没什么可写,就像是"老鼠见了猫",对作文"敬而远之"。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视野不够开阔,生活的天地不够宽广,自然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记  相似文献   

4.
李娜 《课外生活》2008,(11):20-21
<正>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而三年级的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的创作,而是一种书面的表达练习,只要求我们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就行了。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说:把儿童当儿童看。我认为可以把这种理念延伸到初中教师身上。也就是说中学生在老师的眼中也是孩子。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有两点思考。思考一:学生不是"东西",而是活生生的人既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工具"、"容器"等这样的东西,更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农作物"。尽管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但是我们的教育千万不能变成"农业"。现实中还存在这样的情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相似文献   

6.
正写作的快乐你喜欢动笔写作吗?看到这个问题,有的同学会不住点头:"写作很有意思呢。我已尝到了动笔的甜头。"有的同学却连连摇头:"我不怎么喜欢。有时好像有东西可写,也想把它写出来,可一提笔就卡壳了,真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呀’。"初学写作,没啥写,不会写,这些都很正常。因为,我们现在的写作,不是作家进行的文学创作,而是一种练笔活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小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觉苦恼,总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使写出了也缺少感人至深的东西。他们把写作文叫做编作文,一个“编”字,很难有真情,当然也难以感人。再者,很多人把写作当作神圣的东西,总是把作文放在神坛上,好像可望却不可及,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编写作文从神坛上拉走下来,贴近生活,写我们周围的事,把自己内心深处最想说的通过文学语言把它写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自己的真情打动读者。教学中如何使文章感人呢?笔者认为应着眼于“情”,从内容的真情人手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每年毕业生选写论文的情况看,写有关词汇文法、文学、文化方面内容的人数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而且写文化方面内容和中日文化比较的人数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因为尤其是本科生认为词汇文法方面的论述已经研究到了顶峰,很难写出有新意的东西了,文学方面内容深奥,不仅要有语言功底,还有文学修养的知识,写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而文化内容广泛,是平时能够切身体会和接触的东西,似乎比其他两个方面好写。特别是写中日文化比较的内容,更觉容易,似乎把两国的文化拿来比一比就能成一篇文章。笔者认为有关文化和文化比较的论文目前存在不少问题应予以纠正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训练要求● 有一位同学想,如果把饮料的吸管变硬,或把吃饭的筷子掏空,不就把"吸"和"夹"这两种功能合在一起,做到一物两用了吗?这个同学的想法,称得上是一项小发明。有的同学想法更大胆,更神奇,他们想发明新型的航天飞机、深海探宝器、水面行走鞋、轻便折叠桥……你想发明什么呢?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像,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对于儿童而言,写作更应该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但是,往往有很多儿童,担心自己的真情表达会"冒犯"教师。儿童觉得写作难,不是不会写,而是怕写出来不是教师、家长想看的。一个真正拥有儿童观的教师,会给予儿童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只有儿童放心了,真正把教师当"自己人"了,写话才是真写话,而不是一个叫写话的作业。  相似文献   

11.
冬雨·暖阳     
那天傍晚,为了组稿上的一点波折,加之冬雨绵延了一天,心绪低落。郁闷中,手机铃声响起:"我是于漪老师啊……稿子写好了……"稿子写好了?!怎么可能!约稿时得知于漪老师身体不是很好,分明需要好好休息;样刊送去了,想着怎么也要再过几个月才能再约请于漪老师写点东西——"……学生的文章,还是要以鼓励为主……"电话那头,于漪老师的声音温暖,有力。  相似文献   

12.
阿来的"反现代"书写,焦灼而伤感地呈现了现代化的尴尬突进。处于汉文化、藏文化双重边缘的嘉绒藏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结构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本文从"反现代"角度重新审视阿来系列作品的"现代性",探讨他是如何"在人类的伤口上行走",如何"同时写出"时代的"上升与陷落",写出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灾难与文化趋同,如何一步步与悖论丛集的现实离得更近。阿来的反现代书写其实并非摒弃现代性、抵制现代化进程,也并不是无视现代化已经带来的福音和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更不是冥顽不化、保守复古、躲避现实,而是更激进地突入现实生活,主动反思伴随城镇化、全球化、信息化、商品化、生态灾难与文化失落等症候的现代化的缺陷和尴尬,试图探索一种更科学、更有益的现代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教学其实是一门艺术,并以教学语言为载体表现出来。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孔子也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教师要想讲好课,就必  相似文献   

14.
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一点一点地写下来,把自己做过的一点一点地写下来,把自己听到的一点一点地写下来,把自己想到的一点一点地写下来,再讲究一点表达方法就行了,很简单。一、把自己看到的一点一点地写下来写景状物类作文,动笔之前,我们最好亲自去观察一下。观察了,有内容,就好写。如写一种植物,写什么呢?校园里有的是花草树木。我们要走出教室,到校园里走一  相似文献   

15.
作品信息     
正阿来推出长篇力作《云中记》酝酿十载,阿来日前在《尘埃落定》之后推出长篇力作《云中记》,阿来坦言自己早有创作冲动,但迟迟未敢动笔。"‘5·12’发生的第二天我就去了地震灾区,看到很多毁灭,看到很多死亡,当然更看到很多伤痛。那个时候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么多生命的消失,我们在苦难悲伤之外是否发现另外一种东西,生命里  相似文献   

16.
"文史不分家"之说延续千年,足见"文"与"史"关系的密切,二者可谓水乳难分。但是文学更侧重于写作手法的探究,侧重追求作品的文学价值;史学则更多的是侧重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体现作者的精神境界及其作品体现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在具体授课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历史课中的文学资料读出它的历史味道,更应该把相关的文学作品引进课堂,培...  相似文献   

17.
我们研究文学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首先应阐明文学的一般含义及其特点.简言之即文学与其他事物和现象有何区别.文学,这个词来自于拉丁文,系指人们用文字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书写和印刷的作品的总和,统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俄文中对文学的解释有两个意思,即文学和一般文献.凡遇到艺术文学以外的著作时,一般都要译作“文献”从以上对文学这个词总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说明,文学不是一个人创造的,也不是十个人或百个人创造的.而是全体人民,整个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因此,文学是全体人民,整个人类社会的财产,也可以说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关键词:生活     
单凭一支笔、一张纸,必然写不成什么好文字.进一步说,单凭能言善辩,也写不成什么好文字.能言善辩只是一种技术,必须有东西可说,才可以运用这种技术.要有东西可说,就不是作文当时的工夫了,须在生活中间随时观察,随时体会.观察得精,体会得深,那才有了可说的东西,说出来也自然有了技术.技术是从生活经验得来的,不是某几个文学家创造出来的,每一个文学家的技术都是从他的生活经验得来的,这是执笔作文的人首先要记住的事.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观察笔记”,此举值得赞许。但是,怎样通过“观察笔记”的写作有效地培养写作能力呢?下面谈点自己的看法。一、思想重视、持之以恒。文章是社会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不熟悉社会生活,不懂得人生世相,是很难把文章写好的。屠格涅夫就说过:“我们现在所有的相当不坏的东西,是生活赐给我们的,而完全不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又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屠格涅夫全集·序言》)依我看,现在不少教师指导、鼓励学生写“观察笔记”,正是根据许多文学家这些思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家。"季米良捷夫的话犹言在耳,要成为语文教师中的佼佼者,成为语文教学的艺术家和创造家,我们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多作修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