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心雕龙·定势》篇乃是"龙学"势论研究中争议颇多的一项重要篇目,文章欲拟从"势"的语义内涵的界定出发,以《文心雕龙》的文本文义作为根据,联系刘勰文论中关于情、体、势三者关系的递进建构,对"定势"这一概念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与指向,进行简单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然而,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二者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而且两人的文学观念与选文标准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而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文心雕龙》之学"终究以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然而,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就《文心雕龙》综合情况观之,当称"文心学"为妥。其理由有四:一是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很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刘勰与萧统关系密切,刘勰曾参与《文选》的编选,《文心雕龙》与《文选》所涉及的选文篇目大多相同,两人选文标准与文学观念也颇为相似。因此,"文心学"与"文选学"之对应自为契合,而"龙学"与"文选学"则不相对应;三是"龙学"之名未能彰显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四是刘勰自己早已认定《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故命名"文心学",则理所当然且天经地义。吴中胜教授对拙文予以质疑,仅此一家之言,不能推翻拙文原来之观点。事实证明:"《文心雕龙》之学"终究当称"文心学"为妥。  相似文献   

4.
季臻 《华章》2008,(18)
"势"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刘勰认为它与"情"、"体"紧密相连,是一种自然而然之"势".本文试从"势"的内涵、形成以及谋势理论等方面来探讨这种自然而然之"势".  相似文献   

5.
《杜诗注解摘参》是清中期宁锜的论杜专著。该书体例独特,既论杜诗,亦论杜注。其论杜诗具有鲜明的反穿凿倾向,具体体现在反对视杜诗为"预言",以考辨法、诗证法、"气""势"论评杜以及谨严的为学态度上。书中的评论涉及历代杜诗注解,但主要是对《杜诗详注》和《读杜心解》的吸收与批评。《杜诗注解摘参》对清代杜诗学研究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风骨论"是"龙学"研究的焦点,大致沿剖析式,阐发式,剖析阐发式三种思路展开。为更好地契合"风骨"论存在的语境,本文尝试借鉴现代模糊逻辑,以模糊式思路来阐释"风骨",将"风骨"范畴看作一个审美空间,进一步发掘"风骨"范畴美学意蕴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第一英杰     
英杰者,姓李,字、号均不详,璧山人也.论其功,虽不至"自成一家",然自成一"室"绰绰有余.其人身宽体胖,脸庞甚圆,大有"弥勒像",但表里却不一. 余初识英杰时,乃语文课也.开课之时,既不道"请坐!"也不道"同学们坐!"却只道一"坐"字!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势.至今回味,仍回音震荡,小有余悸.论其板书,不知是行是楷,大有"鬼画符"之异,又具"入木三分"之势;且不论格式,单这阵势,不说"骇人",也能称"惊魂"了.至此,余以为:真乃神经质也!心中便无敬意可言.  相似文献   

8.
著名楚辞专家汤炳正遗著<楚辞讲座>"概"、"论"并重,寓.论"于"概",以"论"驭"概",全书涉及到了楚辞学的方方面面.每述论一事.必梳理历代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状况的发展脉络,有着强烈的"学术史"意识,允推为楚辞学概论学之新天成.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总术》之"术"内涵是"龙学"研究的难点,目前歧见颇多。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对"术"所统括篇章范围的认识也意见纷纭。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对"术"内涵进行了挖掘、阐发,揭示其包括《文心》的上篇、下篇及文之枢纽所论。惜今人引用"范注"时析论未详,多有偏解。本文对范注"术"的阐发进行梳理和辨析。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学主要侧重对声病、对偶、句势等作诗之"法"的层面上的讲求,而宋代诗学的新变则在于形成有定法而无定法的"活法"论。宋代"活法"论的直接内涵在于"意"对"法"的超越,正和宋代诗文书画的"尚意"之风相表里。但矛盾之处在于,宋人尚"意"的同时又反复强调"无意",这就超越了"意"的诗艺层面而进入更根本的修养层面。"意"的根本即在于"气"。"活法"论的本质就在于宋人超越诗艺层面,而进入对于诗人修养功夫的"气"的层面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王世贞以"乐府"观念论词,注重词体原生态。他首次对词体"正变"概念进行较完整的阐述,并以"一代之文学"观念论词体盛衰,另一方面又重五代北宋而轻南宋。他认为词应"近情"、"近俗",同时重视词的语言艺术美。他卑视词体,以词为"诗余",为游戏消遣之具,是站在正统文学立场上的词体价值观。其词学观既有精辟深刻处,又有偏激主观的一面,对中晚明词学观念及词风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一、笔法势的概念笔法势包括笔法取势(布势)、笔法攻势、笔法收势。取势、攻势、收势是动态过程,由取势形成的笔法势是静态的。攻势是攻"取势所形成之势",攻势完成即形成收势。一方面,有什么样的取势,就有什么样的攻势;另一方面,攻势方式决定收势,收势完成形成笔法势。就像京剧中演员亮相一样,是一个从起势、运动过程到动作完成后的定格姿势,武术、舞蹈、杂技表演中经常用到。唐太宗《论笔法》中"得势而出"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3.
南朝宋人虞龢《论书表》中言"遂失五卷,多是戏学"。此处"戏"为"弄笔",即任意挥洒作品;"学"为"练笔",即刻意临摹作品。虞氏此处之意在于当时内府收藏的二王作品多为"戏学"作品,然不乏有很多经典之作。文章就"戏学"展开论述,从书法学习注重传承、"戏笔"往往是书法之最高境界及"戏笔"须以真书为基础三方面论述虞氏的"戏学"观。  相似文献   

14.
《论语》之"学"在内容上包括文、行、忠、信;在方法上要求学与习相结合,学思并重;在目的上强调"学以致其道"。《论语》之"学"本质上是"为己之学",它具有文化传承意蕴,同时,其内涵和"为己之学"传统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纾论古文的审美艺术,推"意境"为"文之母也"、"神味"为"行文之止境",其下以"敛气蓄势"论"气势",以"天下之最足动人者"论"声调",以"最灵动、亦最绵远"论"筋脉",着意于对古文形式因素的考究,这也是林纾意境理论的组成部分,无论对古文的审美欣赏还是艺术创作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文心雕龙》之有注,始于唐代,至黄叔琳《辑注》本出,"始有端绪"。面世之后,其功过是非,学界褒贬不一。通过列表比对和考察成书过程,可以证明其"讥难"为不实之词。我们认为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是对整个古典"龙学"的集成,标志着古典"龙学"的终结,是"龙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同时,在《文心雕龙辑注》养素堂本的乱象中,认为北京首都图书馆藏本当为姚培谦初刻本。古典"龙学"的终点,就是现代"龙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的角度看,佛教逻辑包括"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两个传承,玄奘法师先后译出《入论》、《门论》,建构出汉传"因明"体系,在汉语系佛教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以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为核心文本的具有大乘佛教唯识宗之理论特色与取向的注疏研习系统。由于玄奘法师依唯识宗而确立见地,因此汉传因明与印度大乘唯识学有着密切关联,但陈那所创新因明体系在本质上应是"佛教量论",而"因明"一词的确切所指应是弥勒唯识学的"七因明"学说,是故玄奘以因明一词加于本来题名为《正理门论》、《入正理论》之前,实质是以"唯识因明"来限定作为独立认识论之逻辑学体系的陈那"量论",由是导致了汉传因明作为"论议道"性质之逻辑学的基本走向。但唯识"七因明"与陈那"量论"并不一致,且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8.
曹丕文论价值研究,前贤学者多侧重于对其"气"之内涵的研究,并且认为曹丕在其文中提出了一个文学标准问题。但曹丕在文中对"气"之内涵语焉不详,难以确证。在借鉴前贤的基础上,延伸对比研究曹丕在其文中所评价的"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在其价值标准和实际创作情形的差异研究中,认为曹丕《典论·论文》文学标准不是关键,文论价值重点在于"文学政治论",是以文学论政治的典范,其中心在于政治。  相似文献   

19.
东汉时期的龙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特点,《后汉书》中的"龙"主要表现为人名和物名、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传说和东汉时期特有的谶纬之学。其中,与龙有关的谶纬之学最为重要,既反映出东汉时期龙文化的独特面貌,又折射出东汉时期独特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0.
从"势"的字形上考察其内涵,"势"可以被理解为客观的能预知未来的力。通过考察中国古人对"势"的使用,发现"势"多在认识论的领域内应用。而在《新理学》中,冯友兰打破这一界限,将"势"作为构成人为之实际事物的一大要素,从而赋予以生成论上的意义。宋明理学认为理气结合便能形成实际事物,冯友兰批判地继承了这一思想,其批判性表现为理气结合只是生成实际之有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其间还有"势"的作用,同时人为因素也不可缺少,这就将原来的理气二元转变为理气势X(人为因素)四元,这一转变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势"本身的特点,在认识论层面上,沟通了形上与形下两个世界。从生成实际之有的角度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调和了理气内部冲突,从而更好地阐释了事物之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