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易烊千玺曾在2018年发起"18岁读的书"话题活动,并在微博晒出自己阅读余华的作品《活着》以及读后感:读《活着》就是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习惯于接受失望,等时间淡了悲伤。苍凉难耐么?尽是人生。次日,余华得知易烊千玺十分喜爱《活着》这本书,便给易烊千玺与年轻一代读者写了一封回信,信  相似文献   

2.
人·孤独     
舒容 《八小时以外》2014,(10):28-29
隽推荐我读《羊道》,说读了它觉得活着很有意思。我立即下单,想知道是什么打动了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年轻律师。 这本书获了许多文学奖。 读后我问隽,她喜爱这本书是因为什么。她说:“在极匮乏的物质环境里,有趣地活着,看不到苦涩,更没有抱怨。”我说:“我从书中看到的是孤独。作者写它源于孤独,我们爱读也是因为孤独。”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分析《我弥留之际》与《活着》这两部作品,从"向死而在"、"存在"与"存在者"和"世界"三个维度对这两部小说中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我弥留之际》真实展现了活在不同世界的人物,其"存在"主题表现得厚重深刻;而《活着》却将视角局限于单一类型人物,在表现"存在"主题方面过于刻意,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9月20日,余华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坦言:“它是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我一直说它是我的‘幸运之书’……很多读者是读了这本书之后,又去读了我的其他作品,才开始慢慢了解我。”时隔24年,余华再次谈及《活着》时,依然难掩内心的喜悦。据不完全统计,《活着》问世后多次再版,迄今发行逾2000万册,且获好评无数,  相似文献   

5.
《务虚笔记》中,作者史铁生借由女教师O发问:"我们活着,走着,到底是要走去哪儿?"没有人能回答这一问题,听听雨果"没有答案"的回答吧:"我前去、我前去,我并不知道要到哪里,但是我前去。"《务虚笔记》中,作者也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在"童年之门"的叙述中,给出了一种答案——命运的起点,决定了我们最终要走向哪里。  相似文献   

6.
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解读《活着》,发现福贵历经磨难最终活着是"渴望长生"心理原型的体现。这是《活着》成为经典的根本。《活着》是表现"渴望长生"心理原型的一套符号体系。"渴望长生"心理原型的产物分为两种:一是低级"长生"状态,好死不如赖活着;二是高级"长生"状态,生命不息。这种心理体现在《活着》中则是福贵杂糅了这两种状态,因而引起争论。将这两种状态二元归一,争论终结。  相似文献   

7.
近日,作家余华、导演孟京辉与演员黄渤现身杭州西子湖畔,为话剧《活着》举行发布会。据悉,今年9月4日至9月9日,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话剧《活着》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也是该小说首次登上舞台。导演孟京辉坦言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说:"面对《活着》,我现在还没有想好用什么样的形式把诗意的文字化到舞台上。现在我有三个想法:一是循规蹈矩的传统叙事;二是  相似文献   

8.
我对时间的敬畏和无奈,是在作家冯唐的笔下产生的。电脑桌上放着一本冯唐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当对时间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时,我就会翻开这本书,在冯唐式的幽默调侃里慢慢释怀。冯唐说,“用文字打败时间”,这是一个作家所能拥有的抗拒时间的最有力武器。但芸芸众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文字打败时间。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注意到了这样一本书——《1966-1976年中国百姓生活实录》,大家都知道,1966年-1976年是历史上一个混乱而疯狂的年代,那是一个我的父母经历过,却很少向我提及的年代。所以,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相要了解一些那个时代真实的事情。很幸运,这本书提供了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生活》这本书我很喜欢,虽然它编撰不久,几经修改,称不上完美,但它与经济生活的实用性不同,与政治生活的严肃性不同,与哲学生活的抽象性更不同,它就在我们身边,更加"生活"化。我更愿意在课堂上把它上出"生活"的意味,让它如一道刚出炉的佳肴,"色,香,味"俱全,让学生这群"食客"垂涎欲滴,大饱口福,在不知不觉中吸收这本书的全部"营养"。《文化生活》这本书我已经上了两遍,这本书分为四单元  相似文献   

11.
人世的聚散,终究是困守牢笼的情爱;人世的苍茫,终抵不过活着的一炷香;人世的寥落,终不过是树上孤叶飘落——这就是我看完话剧《北京人》后的感受。曹禺谈《北京人》时曾这样说道:"我为什么要写《北京人》呢?当时我有一种愿望,人应当像人一样的活着,不能像当时许多人那样活,必须在黑暗中找到一条路来。我当时常常看到周围的人,看他们苦着、扭曲着,在沉下去,百无聊赖,一点办法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我读杨绛,首选她的散文,而她的各种散文书籍,我读的次数最多的要算《干校六记》。读过多遍后,渐渐悟出了潜到文字深处的"杨绛味道"。这种味道很早就被人提出过,而这也正是这本书得以出版的尚方宝剑。重新捧读杨绛先生这本《干校六记》初版本,我又想到已经去世的著名出版人范用先生。这本书的出版,离不开这位当时三联书店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13.
严清 《江苏教育》2012,(5):14-16
李吉林老师告诉我,她的孙女儿这样对她说:"奶奶,你就像个孩子,我喜欢和你玩。"李老师自己在文章中也说:"我,长大的儿童。"真的,李老师其实就是个孩子,很多事情可以证明这一点。她像孩子一样的认真和执拗。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有一天,李老师来找我,见面就说:"最近,江苏教育出版社要给我出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我想请你给这本书写序。"我忙说:"我不合适,你怎么想到让我写序?"  相似文献   

14.
正同学们在写作时,越来越多地面对一个字——"细"。那么应该如何把话说细?这堂课大猫老师要和同学们来说说"细致"。首先,大猫老师亮出了一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书籍——《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在许多大人眼中是荒诞不经的闲书,却受到全世界孩子们的喜爱。这本书和这堂课的主题"细致描写"有什么关联,我们看看便知。大猫老师挑选了《吹牛大王历险记》中的一个片段——《我的五个得力助  相似文献   

15.
清醒地活     
<正>敲下这篇文章的题目,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并不是自己最近突然对人生大彻大悟,而是这几天在“帆书”上听了樊登老师讲美国作家迈克尔·辛格《清醒地活》这本书,感触很深,也特别想把自己的这份感触及时记录下来。尘世中,每一个人都在活着,但不一定每一个人都在清醒地活。听这本书的过程,我思考着自己的生命状态,也重新审视“清醒”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弟子规》是启蒙时妈妈常给我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教会了我谦让、懂礼貌等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本书教会了我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本书教会了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前一阵,姥姥突然生病了。她面色憔悴、四肢无力,连水都咽不下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学着姥姥平时的样子照顾她。我先帮姥姥去找药,然后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2,(23):6-7
说起我的梦想,还得从我生病的时候说起,我得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疾病。病中的我,很偶然地读到了《和黑猩猩在一起》这本书,作者珍·古道尔博士非常了不起,她创办了著名的"根与芽"环保活动,呼吁全世界的青少年保护环境。这本书给生病的我带来无穷力量。病愈后,我便萌生了一个坚定想法:我也要尽自己的力量保护地球。因为珍·古道尔博士六岁时发誓要去非洲,我也要做到。  相似文献   

18.
家教名言     
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要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9.
马小平 《师道》2003,(3):47
前段日子里,我又重读了雨果的《九三年》。不为别的,仅仅为了打捞起一些关于往事的美好的回忆。因为在我的记忆之中,保留着两件往事———我是重读这本书时,循着记忆渐渐地将这些印象找回来的。第一件事发生在我的少年时代,那是一个没有书籍的年代。那一年我跟着母亲去她的一个同事家里,那家的叔叔和阿姨曾经是新华社的记者,家里有三个小孩,年龄稍大于我。当我走进他们家里时,惊奇地发现三个小孩手里各持有一本外国文学的名著。我当时非常羡慕,猜想他们家中一定还有很多这样的好书。然后就是听着他们家的老大向我吹嘘那本书如何如…  相似文献   

20.
田文宇 《下一代》2011,(4):42-42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好书,而我最喜欢的是《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 《我要做好孩子》是一部适合少年儿童和家长、老师共同阅读的长篇小说。这本书曾获得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提名奖、第六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江苏优秀图书特别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