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维纳斯“他者”伦理中的“主体”不仅具有现代哲学中“主体”的一般内涵,同时还具有“为他性”、“伦理性”等多重特征。对教师的道德主体性有“道德代言人”、“立法者”、“道德完美主义者”这三个不同程度的要求。列维纳斯式的“道德完美主义者”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虽然难以企及,但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不仅为教师对学校伦理的本质及优化的路径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向度,而且会不断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进而引领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他者"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它隐含了西方对主客体关系的认知,展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极度张扬。列维纳斯从"他者"的维度审视现代伦理困境,颠覆了传统的本体性哲学,建构了形而上学的"他者"伦理。本文从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出发,考察青少年道德主体性失落的问题表征、内在机理等,探索青少年道德主体性重塑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3.
列维纳斯"他者"伦理认为,以主体为中心的价值哲学带来了主体对客体的压迫、占有,引发了一系列现代性危机。对此,应当以主客统一的方式重构自我和"他者"的伦理关系。当前,许多青少年对生存方法、生命意义等认识不足,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常会产生压力感、虚无感、危机感甚至出现自杀、他杀等极端行为。所以,应以从列维纳斯"他者"伦理出发,重构青少年对"他者"的伦理责任,提高青少年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4.
教师道德敏感性作为开展教育教学的关键,不仅是一种功能性的彰显,更应是一种伦理性的存在。抵制因追求自我中心和利益平等交换造成的钝化倾向,教师应转移价值视线,从“自我”走向“他者”,基于道德良知和仁爱德性自觉为学生负责。以作为他者的学生为逻辑起点,教师道德敏感性不是经验意义上的自我认知,也不是以遵循道德要求为基础的规范性敏感,而是建立在伦理关系上的自我敞开,是最高层次的内生性敏感。其生成必须开启教师的“德性”维度,以伦理性关系为引导,树立他者意识,认可学生异质性,承担无限责任。  相似文献   

5.
列维纳斯"他者"理论的教育教学应用研究萌发于20世纪末,发展于2001-2007年,成熟于2008年。列维纳斯"他者"理论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的主题应用主要包括教育意义、主体性教育、道德教育、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责任。与国外相比,国内列维纳斯"他者"理论的教育教学应用研究存在以下问题:研究起步略显迟缓,研究主体略显孤立,理论解读略显偏颇,研究立场略显模糊,研究论域略显狭隘,研究形式略显单一。  相似文献   

6.
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与现代学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化社会的道德困境表明,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缺乏道德共识的背景下主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法国思想家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提供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可能路径。他者伦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为他者负责的伦理关系。这一思想有助于当前学校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角度来重新理解道德教育中的自由与为他性,即道德自由就是为他者负责,在尽责中获得自由,为他性就是主体性的表现。这一理解为个体化社会的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确定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7.
列维纳斯他者责任理论对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梳理了列维纳斯他者责任理论的核心价值,提出在生命关怀教育中强化大学生他者生命责任意识,在对他人负责的同时形成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态度,实现他者责任和自我责任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9.
传统的压迫型师生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为平等型师生关系所代替。由于平等型师生关系遵奉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从而导致平等型师生关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了化解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就需要利用勒维纳斯的他者伦理理论,把师生关系看做一种伦理关系、非对称关系和现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伦理性始终是列维纳斯哲学的主旨,也是他质疑整个哲学史的立足点。列维纳斯对希腊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他把在巴门尼德那里开始确立的理性原则理解为作为实存者的人的孤独精神,这种理性原则是存在论的,它追求自我的内在同一性,而漠视了在存在论视域之外的绝对他者。在这一理解的前提下,列维纳斯则强调了自我与绝对他者的一种前存在论的伦理关系,绝对他者呼唤着自我超越自身的存在和孤独,这就是伦理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2.
该负责任创新还是负责任停滞,需要将二者的原初差异置于哲学范畴寻求答案。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启示创新与责任具有三重关系。在基本关系中,责任先于创新,是创新的起点。在伦理关系中创新应围绕他者,创新的意图指向除主体外的世界。在程度关系中,“终于我”既表明主体是责任传导的终点,又是主体履责的程度。我牺牲我的完整和需要,为他者奉献我,体现出强责任。这恰是负责任停滞所倡导的“责任+创新”,以及责任向纵深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传统哲学是"同者"哲学,没有"他者"地位,但列维纳斯第一个明确提出:"他者"更原始,是完全的、外部的、独立存在的存在者,自我不仅无权"杀戮他者",而且是为"他者"存在的。列维纳斯为人类展示了平等、和平的共存(共在)方式;但又没有否定"自我"的存在,只是质疑"自我",即自我与他者是一种共在。这是弱者的话语,因为根本不存在真实的、不带偏见的"他者"表述知识:时至今天仍然是丛林的世界。但"他者"的呼吁——和平的"共存"——是对极权性、排斥性、奴役性、唯我论的同一性思维的否定。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要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使受教育者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我国道德教育传统中"为他性"的教育并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认为主体性的价值体现于对他者的责任之中,自我与绝对的他者之间有着责任的伦理关系。列维纳斯通过对绝对他者的发现,在道德标准不一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依存,为现代学校道德教育中个体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以及对他者的重新认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自我”与“他者”的对象化关系是探讨师生关系时不能回避的。他者相对自我而言,是不能还原为自我的绝对的他者,自我是作为他者的自我,从而趋向多元、多样和全方位。他者的独特含蕴为当代师生关系发展所需要,他者视角下的师生关系体现为和而不同的社会关系、携手共进的教育关系和非对称的伦理关系。构建他者视角下的师生关系,要正视差异,强化师生双方的共在向度;超越自我,推动师生的对话与共享;强化责任,构建交互性的师生共同体;彰显伦理,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于196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融合了迪克关于技术理性、人工智能、大众传媒与宗教信仰等多方面思考,以想象的方式呈现出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能路径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伦理问题。在身体与信息深度融合,人-机/物的物理界线日渐消弭的过程中,“我是谁”“我应当怎样面对‘它’”成为不断被叩问的问题。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中暗含着对上述问题的回应,在此视域下对《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的人-机/物关系进行解读,无疑是一条超越人-机/物二元对立、摆脱主体性焦虑、重构“人”与“非人”伦理关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唐·德里罗的《人体艺术家》围绕女主人公劳伦的身份建构过程展开叙述,并借其封闭自我的现象展现出当代大众唯我论的窘境。为破解该难题,德里罗引入了“他者”这一塑形自我所不可或缺的因素,用先夫之死与塔特尔的言说来重构劳伦的自我身份。借列维纳斯的“他者”思想可以解读出,成功出演人体艺术秀的劳伦最终走在了通往他者的路途之上。该部小说涵括了德里罗对身份建构问题的思索,认为自我只有永远地处于通往他者的途中,真正的存在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名著《夏洛的网》不仅因其友谊主题深受读者喜爱,其经典性更体现在作者怀特在作品中隐含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通过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理论中的主体与他人的非对称关系、责任先于自由两方面分析《夏洛的网》中费恩与威尔伯、夏洛与威尔伯、威尔伯与夏洛的孩子之间的爱与责任,论证了主体在为他者负责任过程中成为独特的主体,并实现了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欧洲伦理批评与哲学紧密融合,以他性(alterity)、他者(Other)和现象学为关键视角,形成了形式上更为严谨的文学批评方式。很大程度上,正是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对他者的强调,引发了解构主义的伦理学转向。本文从列维纳斯关于存在、面孔和话语的理论出发,探讨其主要的伦理学观念,最后点明其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内在矛盾性进行的揭示,即:文学批评如何思考、直面他者。  相似文献   

20.
阅读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可以一气呵成,但思考的目光却可以一直驻留于作者用情感挥洒成的文字中;驻留于作者留给我们二度创作的想像空间中;驻留于作者对断臂维纳斯缺憾思绪的旋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