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一道瑰丽的景观。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面纱》中有大量对于中国的描写,作品表现的中国形象既是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又是使人净化心灵的世外桃源形象,具有矛盾性。本文将运用形象学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对《面纱》中这一矛盾的中国形象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而探究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揭示西方文学建构中国形象的原型特征。  相似文献   

2.
电影《鹅毛笔》不同于一般的传记电影,导演考夫曼在遵循真实历史元素的基础上对萨德形象进行了大胆的解构和重塑.在从传记到影片的改编过程中,导演从"升华的欲望激情""隐喻的空间选择""重复的叙事模式"三方面着手,将充满争议的萨德塑造为一个偏执的写作狂,一个敢于冲破传统桎梏的"另类人"和自由主义战士,从而展示了追求自由和激情的...  相似文献   

3.
电影《大地》围绕中国北方农民王龙娶妻、生子、逃荒、致富、买地、纳妾等情节展开叙述,讲述了他和妻子阿兰在辛勤耕耘、历尽艰辛、最后发家致富的故事。本文把这部电影放置于中国历史语境和西方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以期触摸西方文化与中国想象的关系,并探究这部电影在展示中国农民这一他者“形象”背后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和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女性主义入手,以萨默塞特·毛姆的小说《面纱》和以该小说为剧本拍摄的2006版电影《面纱》为素材,通过对比分析小说与电影中凯蒂女性主体意识的不同呈现,探讨电影改编中凯蒂女性形象是如何被平面化和污名化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情景喜剧因其剧情贴近生活、语言幽默风趣,在全球的电视剧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老友记》是美国情景喜剧的经典之作,影响非常深远。通过梳理该剧涉及中国主题的情节和分析频繁出现的中国形象,揭示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及其优越感。  相似文献   

6.
解构电影《机械公敌》中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华  刘岩 《文教资料》2007,(27):62-64
本文旨在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借助福柯有关权力、知识、真理和主体性的哲学思想以及海德格尔有关存在、真理、非真理和科技的哲学思想,深入表层来挖掘电影《机械公敌》中的隐含意义。本文试图论证在机器人和人的关系中存在权力关系。电影中被人们公认为真理的机器人三大定律是理想化的准则,也是权力话语。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形象和都市文明 ,赋予中国早期电影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人才资源和观照对象 ,同时 ,也使中国早期电影从内蕴上禀赋一种独特的半殖民半封建文化 ,以及在对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进行顽强对抗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某种现代主义特征的新鲜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五里铺》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晓苏先生在这部作品里,表现出的创作才华,集中体现在他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身上。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可从人类的肉眼观察生活.有时就像蒙上了一展厚实的面纱.太过于执着事物的表面.就会忽视内在的东西。正如迷途的羔羊.固守着脚下的路.却忘记原本的方向。让我们来揭开面纱.重新认识身边的一切吧!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李安带着他的《卧虎藏龙》扣开了奥斯卡对华语影片紧闭的大门,这部带有浓重中国色彩的片子进入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之后《卧虎藏龙》更被称为"武侠史诗",这部片子虚实相生的武打,有精致巧妙地情节,有灵活优美的动作,有感人肺腑的音乐,这是它被世人所称道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概述十三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中“中国形象”变迁的背景下,基于赛珍珠双重的文化身份和在中西文明碰撞中的成长背景,解构了赛珍珠的一系列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固有看法,促进了中西文明的共融与理解。  相似文献   

12.
《水浒》里的宋徽宗,是个富有生机的艺术形象,还是一个呆板抽象的概念化人物?《水浒》作者究竟对宋徽宗抱什么态度?是恭维歌颂,还是“无情揭露和尖锐批判”,或是“既不满又同情,既歌颂又暴露”?各种观点,都持之有据. 笔者认为:《水浒》里的宋徽宗,当他以“纨袴王子”、“酒色天子”和“昏庸皇帝”的面目与姿态出现的时候,这个形象就富有生机,又有思想深度,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至于作者对宋徽宗的态度,则基本倾向是批判的.  相似文献   

13.
《水浒》里的宋徽宗,是个富有生机的艺术形象,还是一个呆板抽象的概念化人物?《水浒》作者究竟对宋徽宗抱什么态度?是恭维歌颂,还是“无情揭露和尖锐批判”,或是“既不满又同情,既歌颂又暴露”?各种观点,都持之有据。笔者认为:《水浒》里的宋徽宗,当他以“纨袴王子”、“酒色天子”和“昏庸皇帝”的而目与姿态出现的时候,这个形象就富有生机,又有思想深度,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至于作者对宋徽宗的态度,则基本倾向是批判的。  相似文献   

14.
《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它是屈原的一段内心独白。全篇充满了屈原的愤怒和对光明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激情。但是,从课文的两处独白里,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人对革命的力量是估计不足的。其一:“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  相似文献   

15.
电影《庭院里的女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合作的电影《庭院里的女人》是继《大地》之后改编赛珍珠小说的第二部成功之作.此片问世的艰难过程反映跨文化创作之不易,强大阵容体现伟大作家的成功之作对艺术家的感召力.这部中国产的好莱坞电影精品其情节、主题与原作有所不同,但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却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6.
《面纱》是毛姆以中国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因其异域形象在中国备受关注。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徘徊于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间,一方面是丑陋的、低劣的;另一方面,又是神秘的、理想化的。这一"中国形象",远非真实的中国,而是想象的"他者"。它是毛姆对中国的文学想象和文化利用,传达出毛姆作为英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深层需要。  相似文献   

17.
翻捡《戈壁母亲》里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钟槐以其朴实忠厚的外表、善良孝顺的品德、爱憎分明的情感,还有从母亲刘月季那里继承来的的吃苦耐劳精神、坚韧不拔毅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的票房数据可以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然而这种发展是仅仅繁荣了电影市场还是也促进了电影艺术,又或者双赢还是互斥的局面都是值得深思的.电影市场以商业的竞争法则对待电影艺术是对艺术的摧残,同时,电影市场由于文化性的欠缺在电影传播方面对观众造成了很大的误导.当下大众文化膨胀导致精英文化边缘化,电影市场也正因此获得空前膨胀的机会,电影本是借助科技手段表现艺术的载体,而电影市场将电影变为了以科技手段赚取利润的载体,电影中科技、特效慢慢地取代了文学艺术的地位,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下电影市场观众的观影意识,特别对青少年认识电影、理解电影艺术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写在前面的话:《西游记》是我们所熟悉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在问世以来的400多年间获得广泛好评。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笔财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有责任关注、了解、保护、研究这一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从小就对《西游记》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没有时间和条件,一直没能迈出研究的步子。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尽管我们所学有限,但只要尽我们所能,从我们的角度关注《西游记》,了解它,总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西游记》人物繁多,故事情节复杂,要研究好它,可选取一个人物作为突破口。这个人物要符合以下几点:1.人物要贯穿全文,有一定的引导作用。2.人物自身要有一定的文学价值。3.人物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作者的意图。考虑到以上几点,我们想到了以孙悟空这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作为研究对象。到图书馆和网上查资料,然后经过热烈的讨论,我们终于开始了研究性写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比较和解构方法,分析张爱玲后期小说《色·戒》中的王佳芝形象,揭示人物的肉身感性和庸常人性对主流文学的解构,剖视作者真实的性别观念和女性身体的主体性缺失对女性主义写作的背离,从而挖掘女间谍王佳芝形象的多重解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