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书架     
《当代学生》2011,(18):29
《质数的孤独》作者:[意]乔尔达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本书是一部关于童年经验、爱与孤独的小说。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就像两个孪生质数,彼此离得很近却永远无法靠近。本书将人性的孤独表现得极其有力,对于揭露造成这种孤独的原因也非常深刻,被誉为"意版《挪威的森林》"。  相似文献   

2.
许多评论家都认为《心灵是孤独的猎人》主要探索了人类反叛孤立和需要表达的主旨,但从辛格之爱、"假小子"之爱、比夫.布兰农的性模糊、同胞之爱等几个层面探究这篇小说中爱和情的主题,可以看出小说所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和谐、不对等、不平行乃至是畸形的。  相似文献   

3.
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剖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人公爱米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小说叙述了一位深受父权制社会压抑的女性人物——爱米丽的人生悲剧。她的一生是孤独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在恐怖的氛围中实施了她的疯狂行为。主人公的孤独人生和悲惨生活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旧传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独特的人生体验,孤独天性和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情怀使得他形成一种独特的幽暗意识。通过对人性的正视和文学书写,沈从文力图改善人性,提倡美与爱,重造"神性—原欲—人性"三位一体的"神"。这种努力使得他获得了与世界文学对话互动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以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来分析贾平凹的小说《古炉》,会看到小说描写了古炉村"文化大革命"中的残酷历史。人性的"爱欲本能"在"文化大革命"政治与意识形态之下遭受了压抑与扭曲,导致人的"死亡本能"发展为对他人的攻击、仇恨与残杀。人的"死亡本能"打着"革命"的借口,使之成为实现自己利益与野心的场域。在对爱与死本能的反思中,只有在心理上解除对人的压抑,才能给人以自由与尊严。  相似文献   

6.
著名作家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独具特色,完美地展示了那一特殊时期的人性的残缺。这种完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真实感受的抒写,将扭曲的人性艺术地、淋漓尽致地呈示出来,在残缺中绽放了美丽;二是用“爱”来疗救、弥补残缺的人性,最终使人性走向完美。作品在反思批判历史、揭露残缺人性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美与爱的存在,这也是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的最大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具有超前现代意识的作家,爱伦·坡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反英雄”形象——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孤独忧郁、人格扭曲。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爱伦·坡深刻地揭示出工业社会中人性的异化与扭曲,流露出深沉的孤独、焦虑、悲观与绝望之感。究其原因,与坡的生平经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超人》是冰心早期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是冰心"爱的哲学"的体现。冰心在这部小说中以"爱"为基调,展现了一个悲观孤独者如何实现爱与被爱的过程,为我们展示了爱的复苏与张扬,极力凸显了爱的力量的伟大。  相似文献   

9.
《赫索格》作为文学大师索尔贝娄先生的匠心之作,因其作品"融合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细致的分析"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描述了一位大学历史教授,爆发了近乎混乱的人生际遇:妻子的背叛,朋友的欺骗,亲情的疏离,事业的跌落。赫索格有了迷惘与孤独。但是他没有就此沉沦。他在迷惘与苦闷中倾诉挣扎,并在自然中汲取了能量与灵感,光彩与活力重新在其身上显现,回归之旅熠熠生辉,孤独的自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相似文献   

10.
黄佩君 《英语辅导》2008,(2):150-153
毛姆小说《面纱》探讨了"冷漠"所导致的"背叛"与"赎罪"主题。讲述一则无爱的婚姻和一段婚外情,最后以悲剧收尾。毛姆用人性的冷漠来设置和揭开一张"人性"的面纱,并且把主题升华到人性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1.
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具有很强的人性意识,它从人的欲望、情感、爱、本性等角度出发来对人进行深刻的认识和解读,从而让读者进一步地认识到了人的本质特征。小说中主人公之间激情、澎湃、阴暗、模糊的爱情过程,实则就是人性本身自我克制与自我释放的双重体现,从爱情本身出发,在现实社会的种种羁绊下,到最后他们无力挣扎到相约死亡的过程,让他们看到了人性的回归和升华,从而实现了人性的救赎。这部小说的创作让读者见证到作者的情爱观,他更多地通过对人性的自然状态、人性的情欲等进行客观描述,从而来最大限度地把握人性中情与爱的本质,以此来从根本上加深对于人性的认识,这对于人的自我成长、成熟都有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岩的小说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在现在这样一个日益物质化、商业化的社会里,在这样一个人们已不知爱为何物的社会里,他为我们精心打造着唯美的爱情童话,给我们以无尽的憧憬和遐想。海岩的作品有其鲜明的特色,形成了"爱情 案件"的"海岩模式"。爱情与死亡是海岩作品永恒的主题,有了"死亡","爱情"才变得节外生枝;有了"爱情","死亡"才显得凄美动人。美丽的开始却注定着悲剧的结局,而悲剧的存在是因为不被人理解而产生的孤独。这种孤独则来源于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命运的冲突、人性的冲突、文明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阿拉贝斯克"结构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特征,在霍桑短篇小说《拉帕西尼之女》中,美丽纯真的贝雅特丽丝对爱的至死不渝与乔范尼对爱情的怀疑、摇摆不定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霍桑对当时社会语境中感性信仰和理性主义关系的思考,传递了他强调两者须均衡发展的思想,阐释了爱和信仰才是解救人性之"毒"最佳解药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爱的教育》这部小说巧妙地借用儿童视角的叙述策略呈现了父子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等人间真情,并由此上升为对社会、对国家的深沉的大爱。这反映了他渴望通过教育拯救社会和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他独特的人文关照不仅在当时,在今天也是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宜宾学院学报》2015,(11):90-94
张爱玲散文《爱》具有极大的爱情迷惑性。作者虽试图以"爱"阐释爱情的内涵,事实却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女子单向的爱情臆想故事。小说从爱之建立基础的空缺、"回忆-梦"的爱情重构方式以及女性叙述视角三个方面体现了女子爱情自我言说的单向情感故事。无爱的人生和孤独的女性爱情境况依然是张爱玲笔下女性真实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篇小说《爱的沙漠》是法国当代现实主义心理小说大师莫里亚克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它典型地体现出作家擅长从心理视角大胆、敏锐地揭示西方当代社会爱之匮乏、精神孤独隔绝的资产阶级家庭悲剧的创作特征。本文拟通过对小说《爱的沙漠》的深入解读,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7.
"孤独"原是一个通俗名词,指一个人主观意义上的孤单、寂寞感,但却被弗洛姆作为其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分析学的对象,形成了相关理论,包括社会性格、社会无意识等。以小说文本为基础,主要以弗洛姆社会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专注于表现孤独和其原因、指出打破孤独的出路,对小说文本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作品中的"孤独"主要表现为心灵扭曲的人格障碍、施虐与受虐倾向、落后的社会无意识三个层面。造成孤独的根源则是爱的缺失,包括畸形的情感观念、社会压力下的心理异化和异常的生存需求状态,而走出孤独迷宫的出路则在于爱与团结。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2,(1):129-134
孙犁的小说创作重视叙述的历史真实性,着眼于心灵、人性的探索,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他在抗战小说的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体",这在主流叙事里显得另类,"我"是造就这种文体的"神",抒情性是其文体表征。"芸斋小说"是孙犁写"我"之思的极致,他以个人视角对文革期间的种种世相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形成了"文革十年"表现上的个人话语方式。孙犁的小说从古代白话小说传统中借鉴了创作方法和叙事方式,在民间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其部分小说与"寒窑"母题形成了互文关系,晚年又从史传文学传统中吸收了更多的养分,借鉴了列传、志异的写法以及《史记》《聊斋志异》的形式因素,拓展了小说艺术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部土改小说,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有意识地区别于带有浓厚意识形态正统性的、公认的土改小说经典,也有别于完全从个人的世俗欲望的角度切入历史,以人的食和色的欲望,取代传统叙事中的阶级和正义内涵,作为历史的本质和中心的土改小说.从人性之"恶"的视角,以封大脚为个案,来研判赵德发的辩证的善恶观,藉此管窥赵德发的土改小说的特质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肖玉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3):54-57,70
残雪是孤独的,她孤独地探索人性的最阴暗面,孤独地面对少之又少的读者。在残雪的小说中,也执意于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处境的悲剧性反映,体现较深刻的是作为个体的人所感到的无处不在又无能为力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