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死亡心理是日本人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古至今,日本文化里无不充斥着死亡的气息。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堪称日本的大文豪,他们的文学作品充分反映了日本文化,这一点已得到承认。本文将这三位作家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精神分析和意象象征的角度去研究三岛和川端的自杀,以及自杀背后的东西,从而试图探究日本的死亡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自杀者的日趋低龄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自杀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对于少子化日益严重的日本来说,未成年人自杀现状令人堪忧。日本未成年人自杀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复杂社会现象。崇尚自杀的文化传统、自杀盛行的社会环境、层出不穷的校园问题、不良的家庭环境及日益严重的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等是导致未成年人自杀的深层原因。近年来,随着少子化问题的加剧,日本未成年人自杀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内外有别"是日本文化的中心特征之一。从传统的日式住宅建筑到日本社会的人际、风俗、文化、语言等,随处可见"内外有别"的思想痕迹。"内外有别"的观念贯穿日本人的思维、心理,对日本人的行为模式、语言文化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分析日语在语体、语法、词汇等各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内外有别"的思想观念,考察日本文化的这一中心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折射出大学生心理危机严重。大学生自杀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社会问题。学业压力、情感纠葛、人际危机、就业压力、悲观厌世等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诱因。心境障碍是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学分析。学校应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和自杀预防过程中发挥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按照大学生心理危机与自杀危机所处的时期,学校危机干预包括心理危机的普适性干预、自杀危机前的预防性干预、自杀危机当下的过程性干预和自杀危机后的维护性干预等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小说家,日本文坛最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昭和二年,这位文学巨匠却选择用服药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引起文坛乃至日本全社会的轰动。芥川的自杀是由多种因素常年累积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了自身心理、家庭负担、疾病困扰、对社会和人性的失望等等,而他的许多晚期创作都具有很强烈的自传色彩,直接或间接地将他的一生及其自杀原因反映了出来。结合芥川的部分晚期作品和芥川生平,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来探究芥川走向自杀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切腹是始于日本平安朝时期的一种自杀方式,流行于武士阶层。作为日本文化中一种独有的象征符号,外国人认为这是一种野蛮的自残行为,日本人却认为是武士崇高且体面的死亡方式。它体现了武士的尊严、勇敢、忠义与超脱生死的内心宁静。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极端行为主要包括自杀和暴力杀人两类恶性行为,行为人在认知、动机、情感和性格等心理方面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尽管自杀与杀人的极端行为的外在表现差异显著,但二者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成因。大学生极端行为的预防途径主要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与体系;加强学生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健全心理辅导机构;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建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0.
"寒暄"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但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却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及社会心理的不同而各异。探讨日语寒暄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历史文化,才能正确透彻地理解和把握寒暄语,最终与日本人得心应手地交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校由心理危机引发的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凸显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和实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西方许多国家实行的"自杀守门人培训"(Suicide GatekeeperTraining),特别是其中的QPR培训,是一种有效的紧急危机预防模式,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应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的"自杀守门人培训"特别是QPR培训,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开展本土化的"生命守门人"培训,构建基于"生命守门人"培训的高校危机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偏差行为是指背高、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其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此类问题,可以社区为平台,从防止无效的文化传递、开展"传统文化兴趣小组"等渠道入手,借鉴西方国家预防青少年自杀的一种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形象教育与"恐惧学习"--等方法,以及防止"负面标签效应"等方面构建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预防机制;从"重点个案...  相似文献   

13.
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反应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生心理危机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我国最近的研究表明每年有大约近30万人死于自杀,卫生部报道每年我国大约有200万人因自杀未遂而接受医学治疗,自杀是中国第五大致死原因。1998年全国卫生统计资料表明自杀是15—34岁年龄组死亡的第一个原因,日本研究结果自杀是大学生死亡的第一原因。可见,自杀已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应形成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机制,建立心理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常见的几种"让座"与"不让座"行为,并分析影响这些行为的文化因素,阐释这些行为所折射的日本人性格特征及日本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诱导因素和行为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中有待于提高的方面进行总结,从而探索出自杀危机干预的新策略和途径,提出对自杀危机干预的几点对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是柄"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失控现象,甚至出现自杀和伤人等过激行为.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和行为正是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自杀危机评估包括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精神疾病、人格障碍或缺陷、严重应激事件等)和自杀过程的线索(自杀意念、情绪行为异常等)评估,自杀危机预防关键在于通过心理测验、培训辅导员及学生干部和心理健康课,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并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8.
自杀意念是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导致自杀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有乐观心理、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等,风险因素有欺凌行为、儿童期情感虐待、留守经历等。学校需要开展心理测评与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危机管理;家庭需要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加强挫折教育;社会需要形成健康的教育氛围,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全面的干预机制,从而减少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围绕日本的谚语来进一步分析谚语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背后隐藏有关日本人、日本民族在内的日本文化特点。文中重点选取了日本人实际生活中常用的谚语用例,旨在探寻其中反映出的日本人独特的文化心理及富有大和民族自身特色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论日本右翼势力存在的历史文化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逐渐恢复活动并日益猖獗,本文拟从日本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究右翼势力始终存在的原因,认为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特殊性、近代天皇制和军国主义遗留思想、日本史上汉学及东洋史学的研究倾向、日本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及日本文化哲学中"日本文化特殊论、优秀论"对其民族意识的影响都是潜在的右翼活动的意识形态来源及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