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希望我的房间里铺满了书,我在这堆书里疯狂地背诵,拼命地做 题。我就在这个房间里饿了吃饭,累了睡觉……”这是一个高三的孩子写 在他日记里的一段话。满怀的渴望和焦躁里透出一种深深的疲惫。 高三真是一段奇特的日子,它短暂而又漫长,痛苦而又幸福,结果简 单,过程艰难!走过这段日子我们需要有太多的东西来支撑自己。《中学 生阅读》高考版是我们送给所有高三的孩子和即将进入高三的孩子用于 支撑自己的一份礼物!  相似文献   

2.
第一幕关键词:父亲影响缺乏女儿出生后,我在家带她,因此她很黏我。爸爸带她去超市,一会儿她就会说:“爸爸,我们回家吧,我想妈妈了。”可能受我影响多吧,女儿胆子很小,好像爸爸对她的影响不大,不知该怎样做才有用。第二幕关键词:孤单缺少玩伴这可能是现在城里孩子的通病吧,住在电梯公寓里,周围没有玩伴。我做饭时她经常过来跟我说:“妈妈,陪我玩玩吧。”她也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但因为家长都比较忙,同时也怕麻烦别人,就不太走动。这对孩子以后成长不好,可是又能怎么办呢?讨论语沁胆小和缺乏父亲影响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从依恋的角度理解亲子关…  相似文献   

3.
我们.就是所谓的“90后”、“吞世代”.有人说我们是糖.真的不过分。我们这一代.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如果说“80后”很享福,很大胆。那么他们也只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而我们这些出生在独二代家庭里的孩子.有足够的宠溺让我们在他们面前放纵。  相似文献   

4.
我们班的门口挂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本子,它的名字叫“家长放心记事本”。说到它,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那是在一个家长开放日里发生的事情。那天天气非常寒冷,为了防止幼儿户外活动时着凉,我们让每个孩子在班里放一件棉背心。遥遥的奶奶来的时候发现,孩子的棉背心上没有绣名字,就请我抽空给孩子绣一下。当时,我满口  相似文献   

5.
儿时,男孩家很穷,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这是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6.
杨静华 《教育》2014,(1):75-75
正同事王姐上小学的儿子由于跟小朋友发生点争执,被小朋友抓伤了。下午闲暇时,我们几个姐妹就孩子是融入集体好还是远离集体好展开了讨论。由于大家各执一词又不肯让步,最后我们也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独在办公室一隅的老王头听我们讨论,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还是应该把孩子放在‘树林’里。""老王头,你疯了吧!把孩子放进树林里,不让狼叼走,也得饿个半死呀!"心直口快的李小妹说。"呵呵,你们理解错了。我是说,如果你们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每当吃饭的时候,母亲常常把她碗里的饭拔到我的碗里,然后,她会说:"儿子,把这些饭吃了吧,我不饿。"  相似文献   

8.
同事刘姐上小学的儿子由于跟同学发生点争执,被对方抓伤了。下午闲暇时,我们几个姐妹就"孩子是融入集体好,还是保持距离好"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执一词,难分胜负,最后也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独在办公室一隅的老王听我们讨论够了,不紧不慢地说:"我觉得还是应该把孩子放在‘树林’里。""老王,你疯了吧,把孩子放进树林里,不让狼叼走,也得饿个半死呀!"心  相似文献   

9.
王其晋 《宁夏教育》2013,(10):73-74
平日里,我们随便问问年轻的父母:“你家谁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大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孩子。”这种思想在时间上一直延续,从孩子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在范围上一直扩展,从夫妻到双方父母。这一现象的愈演愈烈,使得孩子的成长问题越来越多。为此,我特告诫父母:你们才是家庭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记得在儿子出生后不久,我和妻子就为儿子的吃、穿问题有过一番争论,争论的焦点有二:其一,是定时定量喂奶,还是孩子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时候给他吃;其二,应该穿多一些,还是穿少一些。儿子大些以后,需要增添辅助食品,结果又为添什么食品,添多少,怎样喂而争论。我自然还是主张以书上的记载为准,科学资料嘛,具有权威性;而妻子则更多地相信孩子姥姥的建议,何况我的儿子出生头十个月就是由姥姥喂养的,这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自然,这种争论照例不会有多少结果。因为我们无法比较按照各自的主张喂养儿子可能带来的长远后果。孩子更大一些后,就可以独自吃饭了,我想争论可以结束了吧!但是,情况远非我想象的那样简单,新的争论接踵而来。这次争论的焦点变成了对  相似文献   

11.
在一所幼儿园里,一群4岁的孩子被带进一个大厅,他们每人面前的桌子上都放了一块儿果汁软糖。心理学家对他们说“:这块儿糖是给你们的,你们现在就可以吃掉它。我要出去办点儿事,如果谁等我回来后再吃,我就再奖励他一块儿。”心理学家出去后,孩子对待自己那块儿糖的态度千差万别,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拿起糖塞进嘴里;还有的坚持了一会儿,就不再等了,也把糖放进嘴里;剩下的孩子一直等到心理学家回来,得到了双份的糖。后来,心理学家对这群孩子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吃糖时不能忍耐的孩子普遍没有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特别到考大学时,那些有…  相似文献   

12.
我小的时候,父母亲分居两地,我是在托儿所、幼儿园里长大的。世事真有惊人的重复!我们夫妇分居两地,我的孩子——赵小佛也在托儿所、幼儿园里长大。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我要从心底里喊一声:感谢你,幼儿的第二个母亲! 小佛出生五个月,就进了托儿所。当时,我没奶水,托儿所的阿姨们不厌其烦,一天数顿为他调制奶糕。小佛四岁进了幼儿园。这孩子生性好动,非常调皮,我们做父母的往往不胜其烦。小佛班上的老师对孩子的爱抚、教育,真让我们这些作父母的自愧不如。她们循序渐进,动情善诱,因材施教。小佛喜爱画画,老师就注意培养,只要小佛较认真地画了一张,老师就把画贴在墙上,让孩子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1月7日星期三今天我好饿啊。我好想吃啊。叔叔阿姨,一提到饿,我就想起妈妈,不知妈妈回来了没有。我一天只在学校里学习都觉得饿,妈妈一天跑山,不知怎么样了。何况她又有病,三周已没有见妈妈了。我好想妈妈啊。我现在好饿啊。星期二就没有馒头了,没有菜,今天我在吃饭的时候,没菜就在我以前的同学的菜盒子里捡了点菜,没来得及跟她说。她一进宿舍就骂,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每当听到她骂的时候,我就想起爸爸临走的时候,给我和弟弟的4元钱。这4元钱已经花三周了,现在口袋里仅仅还有一元钱,肚子再饿,我也不舍得花掉它,因为这是父母的血汗钱,…  相似文献   

14.
正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就可以在一点一滴的养育中,给予他安全感了!Step1:我哭,是因为我有需要!时间标签:0~4个月安全标签:生存需要宝妈:我家宝宝哭的时候,我就会抱抱他,看看他是饿了、困了还是其他原因。可总有人告诉我,不要经常抱他,孩子哭哭就好了。解读:很多父母在养育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刚出生的婴儿不能多抱,一旦养成了抱的习惯,孩子就时刻不能离开父母了。实际上,温柔的拥抱和抚摸给了宝宝很强的安全感,让他对父母、对  相似文献   

15.
别样的母爱     
这几天,我突然发现,我们家的母狗好像对自己的孩子不太关爱了。小狗“汪汪”地惨叫着,可母狗只当没听见,反而是我和哥哥急得不得了。我俩边推母狗,边大声冲它喊:“你听见了吗?你的孩子在叫你呢!快去呀,它们一定饿了!”可任凭我们怎么推,怎么骂,它就是不肯靠近狗窝。我在心里暗暗骂道:“你这个冷酷的妈妈!”  相似文献   

16.
陈平 《神州学人》2009,(8):38-39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9月份以后出生的。我也是。 我上学那会儿,小学好像是只收9月份以前出生的孩子。我母亲为了早点把我送到学校里,特意带着我去修改户口,那年月军队编制的集体户口随便改。这样一来,我就提前1年长大了1岁。5岁半的我,混在一群6~7岁的孩子里。到了学校,稀里糊涂地开始了我的学校生涯。但是,到底是因为年纪小,总是显得少不更事,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17.
孩子出生二十个月了。一天,我正领他在院子里玩,他指着停放在院子里的一排自行车自语道:“这是沈叔的车,这是我家的车,这是园园家的。”我当时感到很诧异!他是什么时候认识这几辆车的归属的?以前只要看到哪辆自行车的大小、颜色与我家的一样,他就认为是爸爸的车。今天从孩子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他已具备一定的识记能力,在他的小脑袋中,事  相似文献   

18.
我的故事     
我是一个在父母的热切期望之下出生的孩子。(在这期待的人群里,还包括一个名叫"小胖子"的士兵,他是父亲派来的警卫员,母亲说过,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9.
女儿宁宁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丰衣足食的环境里。对她而言,营养丰富的食品,漂亮鲜艳的服装鞋帽,功能各异的玩具,琵琶,计算机,VCD……似乎均是为她而存在的,她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孩子一天天地在长大,我总觉得她身上好像缺了点什么。 “妈妈,我们打的去上幼儿园吧!”“妈妈,这张纸不好画画,我重新拿一张好纸画。”“妈妈,我们去吃肯德基吧!”在多次听到女儿的这些话语后,我终于明白,女儿身上所缺失的是节俭和珍视他人劳动的意识和品德。 于是,我们开始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我们带女儿到郊外去观察庄稼的生长过  相似文献   

20.
我的儿子是在“文明礼貌月”里出生的,乳名叫貌貌。孩子刚落地,我爱人的奶奶就迫不及待地从护士手里抢过孩子,洗羊水、揩身、打包……忙得不亦乐乎。打这以后,八旬老人便和新生婴儿形影不离、粘胶似的扯不开了。白天太太哼着“摇篮曲”,夜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