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兴"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概念,为《诗经》"六义"之一。一般谈新诗,很少论及新诗的"兴会"问题。其实,中国古典诗学中的"兴会"传统与西方诗学中的"象征"多有相似之处。谈新诗常常重象征而忽略"兴会",是一种偏见。华清曾在其诗学文章中不止一次地论及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将进酒》、曹操《短歌行》等古代  相似文献   

2.
《废都》是一部内容复杂的小说。而主人公庄之蝶又是个意象化的人物,是当代人们惶惑、浮躁心迹的对象化。他反叛传统,追求“伪现代化”,结果成为一个堕落文人。这是我们认识《废都》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3.
<正>【光影聚焦台】沦为俘虏的宋徽宗赵佶已经在北境之地生活了4年,生活的寒苦让他总忆起千里之外的中原城市开封。那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他在那里生活了45年。他的人生经历了很多,他竭力想忘记过去,但每每不经意地回首,就会让他神伤。他想念他的故乡,想念那些如梦幻一般的美好,曾经他神游在浪漫的艺术世界里,想象和创造出各种美的事物,尽情挥洒精彩,飞扬一生。  相似文献   

4.
《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景:梦中世界、旅居世界以及现实世界。在文字内容之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场景——中剪子巷。为什么说"中剪子巷"是一个潜在的场景呢?那是因为在原文中并未有直接对"中剪子巷"做过直接的场景描绘,文中真正直接说到"中剪子巷"的只有如下几处:(1)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2)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3)这是谁呀,中剪子巷里没有他。  相似文献   

5.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指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此种内外之辩,讨论了诗歌写作与宇宙人生之间的一种关系,涉及到体验视角与写作效果的承续性问题。当然,此处的内外之分所导致的写作"影响"并无高下,所谓"生气"与"高致"乃是两种不同境界。于王国维言,诗人  相似文献   

6.
指示代词以“这”、“那”为基础,主要用来指代人和事物。《清平山堂话本》作为现存世的较早而有影响的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宋元时期的口语特色。本文以《话本》中出现的“这”、“那”系指示代词为研究对象,试对其用法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前梦后影",《红楼梦影》作为《红楼梦》的续书之一,情理兼备,虚实互通。在这部续书中,顾太清侧重与原著内容的对接,注重书中梦境的描写。这一描写既借梦述情,展现了对情的弘扬;又借梦喻理,将善和隐的思想诉诸笔端。  相似文献   

8.
"天气好来钓鱼咯……"渔翁老刘一边唱着歌,一边划着小舟,看来他今天又要去西塞江垂钓啦!划着划着,老刘不知不觉放慢了速度,只见眼前很多白鹭沿着江面飞行,时不时用翅膀拍打着水面,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在远处青山的衬托下,显得色彩斑斓……"啪"的一声,一条肥大的鳜鱼跃出江面,顿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学,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个只靠“吃别人嚼过的馍”,只靠“模仿和照搬”打发日月的教师,对他自己来说,他固然会皓首穷经,因循终生;而对他所教出来的学生来说,也可能受其影响,碌碌而无所作为。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历史的记录永远垂青于那些在教学上卓有建树的创造者。翻开教育史册,那倍受人们赞誉的,是孔丘、孟轲、荀况、韩愈、朱熹、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写《水浒》中出现的“着”。《水浒》中“着”字出现频率很高,约2820次。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单用作动词;(二)作补语的虚化动词;(三)作助调。一单用作动词的约256次。意义相当丰富,且各个语义变体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很难区别。暂且归纳为如下六项。  相似文献   

11.
从参照物来看,说话人所谈及的人或事物在说话人目力所及范围之内,“这/那”的所指是以说话人所面向位置为参照的;如若说话人所谈及的人或事物在说话人目力所及范围之外(说话人对所谈及的事物了然于胸),则是以说话人的位置为参照,不论面向。“这/那”的所指与说话者的目力、说话者手势语等相关。因为“这/那”的所指涉及的因素众多,所以没有必要把它们三分四分。  相似文献   

12.
正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青鸟》创作于1909年,是一部梦幻剧。樵夫的儿子蒂蒂尔和女儿米蒂尔在圣诞节前夜看到仙女,她很像邻居贝尔兰戈太太。仙女要两个孩子外出给她生病的孙女寻找青鸟,魔钻召来了火、水、牛奶、面包、糖、猫、狗等的灵魂,陪伴两个孩子踏上寻找青鸟的旅途。他们先后来到仙宫、夜宫、森林、墓地、幸福乐园和未来王国。两个孩子最终没有找到青鸟,回到家中,发现这原来是一个梦。梦醒时分,女邻居贝尔兰戈太太来借火种,并说她孙女生病,很想要蒂蒂尔笼中的小鸟。蒂蒂尔答应把小鸟给她,这时,他发现笼中的鸟正是  相似文献   

13.
从《经典常谈》学术性散文集的特点出发,遵照教材“名著导读”训练指向,从检视阅读、概览全貌,个性选读、走进篇章及专题探究、聚焦特点三个层面,系统探讨了《经典常谈》整本书选择性阅读的具体策略,在阅读路径的规划、阅读任务及学习活动设计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14.
诗人用两个鲜明的意象:博物馆、火焰,阐明了自己的诗歌追求,展示诗人对诗歌信念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诗歌信仰的个人体验的持久和韧性,传递出比诗歌本身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华清的诗歌中有"吟咏情性"的古老身影,并且常常带着一股悲情意识.这多少与他的生命经历有一定关系.如《一只上个时代的夜莺》所写:"他那样叫着,一头扎进了人群/不再顾及体面,以地面的捡拾,践行了/那句先行至失败之中的古老谶语."这首诗大概带着些华清自传的影子.毕飞宇因此称华清为"凭吊主义的诗人".后来越读华清的诗,越觉得这...  相似文献   

16.
上完语文课,我心情极其沮丧地回到办公室。今天是星期一,孩子们不知怎么回事,上课精神蔫蔫的,不要说一石激起千层浪,简直是吹不起半点涟漪,课堂几次陷入僵局。我是越上越急,越上越气,在我的高八度中,下课铃声响起,我悻悻地走出课堂。【课堂回放】今天上的是人教版六上《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课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学院教授的鼓励帮助  相似文献   

17.
指示词“这”“那”在平鲁方言的使用频率高,具有指示、称代功能,基本上相当于北京话的“这”“那”。除指称用法外,“这”“那”逐渐产生冠词、助词和连词的用法。当“这/那”置于专有名词、人名等前,其读音轻化,指示义虚化,具有冠词功能。当“这/那”位于“人称代词/时地名词+这/那+名词”等结构,其功能相当于结构助词“哩”。它们还可置于句首,作连词,用来连接前后句。结合文献材料发现,宋元以后“这”“那”虚化用法增多,功能得以扩展。“这”作连词的用法较少。  相似文献   

18.
《听听那冷雨》是来自海峡对岸的诗人、学者、散文家、翻译家余光中先生的一篇诗化散文。在美轮美奂的绵绵春雨中。我们和余先生一起聆听着那动人的乐曲。一起欣赏那中国式的写意面面.一起感受那如歌如泣的不尽的乡愁。文中叠字的使用非常典型也恰到好处地在汉字的重重叠叠之间让我们听到了作者的汩汩心泉.听到了一位21岁时离开大陆到台湾,64岁重回故土时。“掉头已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老人那厚重的思念、绵延的苦痛、不绝的乡愁、深情的呼唤。  相似文献   

19.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的天性.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未间断,大同思想便是这一追求的具体表现。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大同思想及其西方的姊妹──乌托邦,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浓厚的理想主义以及悲壮的实践倾倒了无数学者,古往今来,研究者层出不穷。但站在千年之交的历史坐标点上,在新一轮的,也是最大规模的人类大同实践遭遇挫折的特定背景下,在人们对大同神话的普遍远离和冷静审思的心理定位下,刘明华先生新近推出的《大同梦》无疑具有以往研究所不具备的开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自命为"具体而有限的少数人——知音者"写诗的诗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我一直很好奇。后来我从周瓒的诗中发现了一句很有神圣感的话,觉得这样的诗人恐怕就是她所说的,是一位从事"建造内心之神的工作"的人,她们会把对诗的建构当作"内心之神"的建造一样来对待。当然,这并非是在思想上为个人立一个禁锢之神的牌位,而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