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承志曾提出“以笔为旗”的创作口号,以此给当代文学增添了新的元素。他的小说多塑造强大的个人意志,在战胜自我后,皈依精神信仰,实现既定追求,从而完成了个体和集体的救赎。本文选择了个体救赎、集体救赎两大点详细阐述,力图用文字勾勒出张承志小说清晰的救赎路线图。  相似文献   

2.
“死亡”与“救赎”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观念,而梭罗的散文代表作《瓦尔登湖》正表现出了强烈的死亡意识和救赎意识,并由此奠定了《瓦尔登湖》的精神结构与话语系统。对死亡的关注和罪恶的反思,是梭罗的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充分体现,而其深广与执着的救赎意识更是将这种文化精神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3.
但丁《神曲》的救赎思想基本上属于中世纪基督教观念的产物。《神曲》不仅从总体上按基督教时间观建构了一个基督教的世界,而且主张生活于世俗中的人的救赎必须依赖于自由意志。《神曲》中但丁在探讨人类救赎过程中体现出的“类的意识”正是他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通过与经文及敦煌相关图像的对比,确认大邑药师岩K7-2左侧的经变,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其年代为9世纪末至10世纪中叶。该铺经变是从敦煌传入蜀地后,为便于组合与雕刻而产生出的一种新的形式。该经变流传较少,与功能相同、供养简便的尊胜幢的大量流行有关。川渝地区唐末五代至宋初的石窟中有较多尊胜信仰的遗存,这些遗存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地狱救赎,与其他题材的造像组合出现,构成了现世、死后及来生不同阶段不同信仰需求的有机整体。而与同样担负地狱救赎的地藏信仰相关遗存的共同出现,显示出民众生前、死后均需地狱救赎,以达到地狱救赎"双重保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16,(4):71-74
但丁的《神曲》和吴承恩的《西游记》,作为东西方文学的两部经典之作,不但都具有神话色彩的共性,还存在着同样的救赎母题,经历原罪、赎罪、获救这一救赎历程。《西游记》以佛教文化为根,《神曲》以基督教文化为本,二者虽存在很多差异,但在描写主人公的救赎历程方面却殊途同归。本文从《西游记》与《神曲》中所反映出的救赎原型母题揭示其中的共性。  相似文献   

6.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主要以风筝为线,围绕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在重复的背叛和救赎中得到成长。追寻着阿米尔的救赎之路,读者可以了解到命运的不断轮回,阿米尔的救赎、阿米尔父亲的救赎和拉塞夫的救赎构成了整篇小说的人性救赎。  相似文献   

7.
唐妮妮 《现代语文》2009,(9):113-117
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圣经》典故、意象和思想等。本文从基督教的罪与救赎的观念去解读苔丝的悲剧性,通过对苔丝获罪和救赎历程的分析,指出罪与救赎观念是文本的内在结构和苔丝悲剧命运的思想根源,反映出哈代对伪善的基督教教会和僵化的基督教教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路》中的"垃圾"意象是一种废弃文化的聚合物,具有三重意义:其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盛行;其二,暴露了生态环境面临的威胁,诘问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破除了技术崇拜的神话;其三,隐含着救赎品质,凝结着对抗异化消费、缓解生态环境负荷和救赎主体的力量。《路》中的垃圾书写回探了消费社会的"秘史",也叩问了启蒙运动以来技术理性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历史,更彰显出文学作品具有的世俗救赎功能。  相似文献   

9.
《洪堡的礼物》中诗人洪堡与剧作家西特林这两个人物显示出失败与成功的对照。西特林将洪堡的失败归结为他拒绝向这个社会妥协,因而将这种失败转化为一种道德上的胜利。西特林的受难历程同时也是他寻找救赎之路的过程。他通过追忆犯下的罪过以及随之而来的惩罚,不断进行忏悔,最后因洪堡的礼物而获得宽恕。小说不仅展示了西特林的救赎之路,洪堡也以自己的死亡获得了最终的救赎。  相似文献   

10.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关于救赎的电影。影片中因为诸多象征手段的运用,才赋予了"救赎"以深刻意义。主人公安迪的隐忍、睿智和坚忍不拔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狱友、监狱乃至社会。"救赎"的主题在影片中贯穿始终,是热爱生活,永不放弃的一种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肖申克的救赎》一直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美国电影之一,它深刻地体现出了美国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篇论文旨在揭露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个人主义。从而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个人主义与美国社会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文化,从而提高我们的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今昔物语集》中的地狱观念是日本本土灵魂观念与佛教的地狱观念融合后的产物。地狱由地下变为地上,在地狱里没有成体系的审判系统,地狱的审判者处于丰隐身状态。堕入地狱后的救赎手段也由自力救赎变为可依靠他力救赎,灵魂甚至可往返于地狱与人世间,这些特征体现出日本平安后期佛教逐渐平民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追风筝的人》又名《追风筝的孩子》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初试啼声之作,作者用细腻的笔锋勾勒出了阿富汗人的家庭与友谊,父子间的代沟,背叛与救赎的画面。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心路成长历程——背叛与救赎。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阿米尔的本我倾向,努力实现超我,以及他最终成功地在本我和超我间寻求平衡的三部分内容,最终主人公阿米尔实现了心灵的救赎和人性的苏醒。  相似文献   

14.
《赫索格》是一部关于受难与救赎的小说,它集中体现了索尔·贝娄对当代西方社会精神困境的认识和思考。本文试图探讨赫索格承受苦难、自我探索以及完成救赎的心路历程,旨在揭示出索尔·贝娄对于处在同种痛楚下的现代人的启示,即接受生活原本的面目,找寻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书中角色于生命意义各不相同的探索历程的梳理,剖析其蕴涵竹终极关怀。笔者认为,其过程中表现出的救赎精神是作品的核心。只要有赋予自身以价值的理想,有对生命终极的追求,就能够实现自我的救赎。  相似文献   

16.
韦柳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72-74,78
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阐述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外在和内在成长历程,分析成长与自身救赎的关系,认为主人公是在成长中学会了救赎、在救赎中实现了成长。  相似文献   

17.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马可福音》充分借助戏仿、重复等解构主义特有的文学手段,成功地实现了与《圣经》中同名福音书的互文本建构,并通过埃斯比诺萨这个被解构的“基督”,成功地向世人传达出小说被赋予的特殊神学寓意:世人渴望上帝的救赎,但上帝救赎的概念常常遭到世人片面而世俗化的消解;跟其他为传颂基督而殉道的基督教使徒一样,埃斯比诺萨的死,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揭示上帝所成就的十字架救赎的真正奥秘。  相似文献   

18.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马可福音》充分借助戏仿、重复等解构主义特有的文学手段,成功地实现了与《圣经》中同名福音书的互文本建构,并通过埃斯比诺萨这个被解构的"基督",成功地向世人传达出小说被赋予的特殊神学寓意:世人渴望上帝的救赎,但上帝救赎的概念常常遭到世人片面而世俗化的消解;跟其他为传颂基督而殉道的基督教使徒一样,埃斯比诺萨的死,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揭示上帝所成就的十字架救赎的真正奥秘。  相似文献   

19.
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基督教文化的渲染下,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化中表现最多的主题。《追风筝的人》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精神救赎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为主人公,以它的经历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书成书以后风靡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主人公在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漫长的寻觅之旅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文学作品中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20.
北村晚近小说存在一种明显的“苦难/救赎”的“神性书写”模式,此模式表现出人在现实世界的苦难和无法救赎,惟有宗教才能让人寻觅到灵魂的栖息地。“神性书写”模式在表现北村关注生命焦虑和精神困顿意识的同时,又带给了北村小说创作思想意义和表现形式的双重负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