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纪律教育也在不断转化。学校的纪律教育,实行的是自觉教育,这种自觉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纪律的形成不单是行为训练的结果,而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纪律教育必须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一、引导学生制定纪律规则是形成纪律的一个重要环节纪律教育的目的并不完全在于使学生刻板地按规则的条文行事,而是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规则所蕴含的道德信念,并以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原则,在变化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于规则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进行纪律教育,是幼儿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事。《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的第一作者费尔兹博士总结了其三十余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全面实用的儿童纪律教育方法。本书中译版于2007年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五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蒙台梭利教育中关于纪律与自由的阐述以及教师在培养儿童正确的纪律观点中所起的作用更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发扬,通过解读蒙台梭利纪律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可以使我们的幼儿教师确立自己在幼儿纪律教育发展中的正确地位,改变目前师幼关系紧张的现状,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就是激发儿童的“内在潜能”,促进其按照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中国教育的一大缺陷就是教育过度或过度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中国教育具有许多重要的启发意义:教育的真义是引导和激发儿童的“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自己的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纪律的真义是主体在自然的活动中自己建立起来的内在的自我节制和约束;儿童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儿童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日教育》2010,(1):54-54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童年的秘密》中,蒙台梭利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  相似文献   

6.
需要是行为和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心理源泉。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的纪律教育应关注儿童的个体需要。学校纪律在价值、目标、执行和评价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儿童个体需要的忽略,影响纪律教育的有效性和儿童的道德发展。因此,纪律教育应注意儿童个体需要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大胆地提出纪律教育的思想,强调积极主动的全新的纪律教育观,阐述了儿童自由与纪律的内涵和关系以及与以往传统教育中自由与纪律的不同之处。这对于当前我国学校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英韩泰四国教育体罚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就曾强烈地抨击体罚现象,蒙田主张应尊重儿童,推崇没有惩罚、没有眼泪的教育。有些国家早在几百年前就废除了体罚制度,如:波兰1783年,卢森堡1845年,荷兰1850年,奥地利1870年,芬兰1890年。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学校执行纪律的方式应符合儿童的尊严”;应确保儿童“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残害,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处罚。”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的有关条款也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进21世纪,可世界上体罚学生的现象仍不断地发生,关于是否禁止体…  相似文献   

9.
《德育报》曾在2003年1月27日第643期第一版发表了集关大学师范学院刘德华先生的文章《教师与园丁为什么不能划等号》,从理论上提出“以纪律的名义压制儿童的天性,反映出教育上人道主义思想的缺失”,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那么,纪律教育如何进行,遵守纪律究竟是谁的需要呢?最近,本文作者采访了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山西通宝育杰学校校长詹文龄,文章在《德育报》2004年10月25日第734期上发表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在此,我们选发此文,希望大家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并与德育报编辑部联系,  相似文献   

10.
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与以前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在艺术教育领域,教师普遍重视发挥儿童的积极自主性,与《纲要》的“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的目标要求接轨。通过《花的联想》活动,可以发现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1.
博仔 《湖南教育》2004,(23):15-16
名家小资料 康德(1724-1804),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名著,奠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使他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教育思想主要收录在《康德论教育》中,对后世影响甚大。教育思想要点 培养道德理想王国的公民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保育 管束训导道德之陶冶 道德律儿童的纪律与自由 教育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2.
博仔 《湖南教育》2005,(16):20-21
名家小资料乌申斯基(1823—1870),俄国著名教育家。他把民族性原则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主张建立独创的俄罗斯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主要著作有《人是教育的对象》、《祖国语言》、《儿童世界》等。他被公认为俄罗斯国民学校和教育科学的奠基人,并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教育思想要点教育的民族性人是教育的对象道德的完善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在沙皇专制的年代中,他热情地希望人民获得自由;他为自己的祖国而劳动,他是儿童心灵的朋友,他从毁灭中把学校拯救,如今他将永垂不朽!”这些动人的诗句是乌克兰诗人帕维尔·特奇纳为纪念著名教育家乌…  相似文献   

13.
耿福琴 《山东教育》2004,(33):29-30
皮亚杰曾经说过:“假定儿童只是从教学中获得数的观念和其他数学概念,那是一个极大的误解。相反,在相当程度上,儿童是自己独立地、自发地发展这些观念和概念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学教育也不例外。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次活动就以孩子生活中随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绘画艺术,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寓思想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小学美术教育是青少年接受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的语言、举止、服饰无不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尹伟在《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2期撰文指出,作为一种习惯行为体系和“命令体系”的统一体,学校纪律在价值取向上的集体倾向,目标取向上的管理倾向,执行取向上的强化倾向和评价取向上的服从倾向等造成了对儿童个体需要的忽略。  相似文献   

16.
黄明 《山东教育》2002,(30):22-25
翻开2002年6月11日《中国教育报》,《进行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的通栏标题下有这样一段话:“教育面对的是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而是儿童本身。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我们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动力其实是儿童本身。”理论是实践的升华,是生活之树的果实。在临沂市兰山区实验幼儿园,我们惊喜地看到,“关注儿童本身”的教育理念已经以实践的形态存在着。当人们还在把这个问题作为“问题”讨论着的时候,兰山区实验幼儿园———这些幼儿教育的先觉者们已经…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规范教育惩戒长期困扰着基层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也是我国《教师法》修订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德国依据各州《学校法》建立了以教育措施和纪律措施为主体的教育惩戒制度,形成了“教育引导先行、纪律惩戒为保障、安全防御为底线”的教育惩戒理念.德国教育惩戒制度从非正式教育措施向正式纪律措施的过渡,体现了审慎的程序正义;多层级参与、不同...  相似文献   

18.
蒙台梭利通过观察发现,儿童会出现聚精会神地反复练习自己的工作、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工作的现象。基于此,蒙氏教育确立了“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两大教育原则。遵循这两个原则,蒙氏教室通过创设有秩序的环境、鼓励儿童自主地工作和做儿童的“导师”来培养儿童的专注力,现阶段要让儿童的专注力在秩序中萌芽、在自主中生长、在指导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面对的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关注人的生命和生存方式,尊重个性,培养人性的教育。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新理念: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必须以生为本,按照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和实施。《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培育儿童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规则意识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小学德育整个阶段.《道德与法治》是儿童规则意识培育的教科书,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村在规则意识教育编写理念和编写体例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对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村分析,发现教村中规则意识教育以安全意识教育、纪律意识教育、秩序意识教育、环保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为主题内容,依据学生生活为中心,以儿童学习活动为轴线,基于儿童视角,凸显童趣性,巧用留白等为特征,根据规则意识教育内容在教村中的主题呈现和特征,进而给出厘清教村内容、落实教村"班本化"、挖掘生活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