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高校改革过程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给予了足够重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使得高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量信息激增,高等学校如何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时代的挑战,是各高等学校的一道全新的课题。当今时代,人们受到许多来自网络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稳妥地应对这种状况,就需要认真研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2.
3.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一个重要思想。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高校工作,就是既要以法治校,又要以德治校,建设素质一流、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以更好地承担起新世纪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4.
弘扬良好师德不仅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切实推进师德建设的基础,也为教师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鉴于此,本文针对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滑坡的现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和特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以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举措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弘扬良好师德不仅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切实推进师德建设的基础,也为教师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鉴于此,本文针对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滑坡的现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和特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以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举措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地论述了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且具体分析了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内容,并就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这一艰巨长久的“工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我国在新世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在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对策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层次,并肩负提高民族素质使命的高校教师,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修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级阶段,对教师在德职业道德的修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培养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对于高等教育能否朝着良性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华英 《教师》2010,(26):5-5
在现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人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并正逐步向市场化、多样化、终身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高等院校也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了社会发展的中心,由象牙塔变成了大家熟悉的社会服务站。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正经受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在一部分高校教师中存在着政治思想观念淡薄、信念动摇、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科学精神弱化、缺乏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缺乏集体合作精神和艰苦努力的作风等严重的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廖蓉  廖渐 《文教资料》2012,(31):94-95
明确和理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前提,是培养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当前高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修养做了较为具体的阐述,以期为今后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自觉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的清晰体认,明确教师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形成坚定的教师专业信念和崇高的专业理想,主动维护教师专业的声誉。教师主体性与教师专业自觉相辅相成,没有教师的专业自觉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自信和专业自觉。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素质关乎教育的成败,师德的伦理意蕴不仅通过负有神圣职责的教师职业彰显出来,还体现在对学生智力和心理发展的影响上。它是大学"教育场域"里教师"生存心态"的再现,更是构成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养成是在外在价值的引领下,由内向外的自发、自觉、自主的形成过程,而非由外向内的灌输过程,即"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爱是师德内化的基础,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与敬畏是师德内化的前提,承担义务和履行责任是实现师德内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杨骞 《教育科学》2007,23(3):54-57
教师在学校所施行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就是教师的实践。教师的这种“实践”,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既成就了学生,也提升了自己。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教师的实践亦就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努力追寻实现这种“双重”目的的学校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再是大学教育的唯一目的,继而转向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数学是一个整合科学思维和创新探索的学科,高校学生学习数学,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建立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理性思考,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在社会中立足,实现更大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首先从当前高校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整合,继而对高校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培养高校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且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时代,运用动态能力观分析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从信息技术素养、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三个方面9类指标25个要素观察,均需教师具有对变化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等外部资源进行获取、整合、组合和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系统培养既需要教师个体需求与自主学习提升,也需要外部机制环境氛围激励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使学生确证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审美意识的养成与其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审美情感、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心理的建构无不与其生命的悟解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随着人生的成长不断发生着变化,而美的本质又与人的终极追求不可分割,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审美理想,使自己由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受到心灵的净化,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的文化养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养成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但目前在师资培训中,我们更多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较忽视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导致了教师文化意识的淡薄,文化素养的降低。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教师的文化养成。文化养成意味着教师的成长是文化素养得以全面涵养的过程。教师的文化养成包括文化意识的形成,即形成文化自觉力;文化品性的全面生成,即从实践出发历练文化素养;文化比较力,即从时空之维出发建构文化比较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以及更好地对高校师德进行科学全面评价,笔者通过大量研读相关文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综合运用德尔菲法,确立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德尔菲专家打分,基于ANP计算出高校师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出具备综合性、实用性的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百年大计,教育关系国运兴衰。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之灵魂系于师爱。师爱是崇高而伟大的,它是身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如何建构师爱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面前的头等大事。建构师爱,就要有为教育献身的伟大理想和目标,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从专制走向民主,从灌输走向引导。  相似文献   

20.
职技高师教育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是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针对职技高师校企合作存在的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产教结合体制尚未建立、学校重视不够、利益关系有待协调等问题,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环境,以市场为引导,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突出办学特色,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极转变观念,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