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考试在广义上称为非学历证书考试或资格证书考试,具有非强制性、考试机构多元性、考生来源广泛性、考试功能社会性等特点,是人类社会为考查应试者的专业知识能力,并在短时期内面向社会进行大量、有效地选拔、审定、鉴别人才优劣的考试活动。它是在组织、形式、范围、功能、影响等多个方面均超过传统考试的一种新的考试形式。  相似文献   

2.
考试文化是指因考试而形成和衍生的文化,或者说是与考试相关的文化,考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考试观念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考试改变命运三个观念。考试制度文化具有严密、刚性的特征。考试礼仪、考试崇拜或考试信仰、考试习俗等,则是从考试习俗文化方面,使得考试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考试机构文化体现了考试机构的精神面貌、价值标准和文化素质,影响着考试机构的效能和形象。考试价值观最核心的部分可以概括为“至公至正,明远明察”。  相似文献   

3.
考试评价:考试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试评价是有待开拓的新的考试研究领域。本文初步讨论了考试评价的涵义、考试评价与考试质量分析的区别、考试评价的框架以及开展考试评价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对研究考试评价理论和推进考试评价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业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与人才评价制度,具有测评、反馈、激励、管理等多种功能,对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目前由于对高校学业考试的概念、性质认识不清以及功能异化等原因导致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在厘清高校学业考试概念、辨明其性质的基础上,从考试功能的视角具体分析了我国高校学业考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考试的性质随着社会发展的推进而演变,不仅有教育性质,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质。从考试的产生来看,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适应了人类社会追求效率的需要。从考试的功能来看,它是一种资源消耗活动,发挥了客观的经济功能。考试具有资源配置属性,考试培训的市场化特征显著,考试行为具有利益追逐本质。考试虽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质,但考试的本质属性并非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6.
考试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从最根本上取决于考试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效能。考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决定了效能的内容,其应用的方式和程度决定了考试在该领域发挥效能的大小。人们对考试实践有了新的认识,对考试活动的规律和功能有了新的认知,对考试实践有了新的需求,考试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构件。考试的应用领域集中体现在生产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教育生活领域和和经济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是考试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拔取治国理政人才。考试的科学化推动了考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考试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领域是由于该领域对考试产生了新的需求,它与经济变迁联系在一起,是经济发展对考试需求之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考试、基于课程总目标的考试及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考试是基于课程标准考试的基本形式。任何具有不同功能的基于标准的考试均由这三种考试构成。实践中,基于标准的考试既可用于鉴定课堂教学的效果、区分学科学业水平的高低,也可用于区分考生满足选拔性考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全球视域下教育考试及其功能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显性的障碍是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在全球教育改革视域中,它承担着引导学校素质教育、选拔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多重功效。按教育考试的目的、范围、强度、作用、影响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将教育考试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考试有其功能属性的差异。校内教育考试具有督导、发展、导向等教育属性功能;评鉴教育考试具有鉴定、评价、管理等行政属性功能;大规模教育考试具有调节、控制、文化、经济等社会属性功能。但是,教育考试负向性功能客观存在,发挥考试功能要注意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9.
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考试具有若干不同于学年制考试的特点,包括考试更注重学生的能力测试、对教学评价手段的要求增强、考试的课程和考试的次数增多、一次考试的考场排定和时间排定的难度增加、教师出题次数增多、监考难度增加。传统的纸笔考试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而计算机自适应考试能很好地应对学分制下高校课程考试的特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自适应考试在中国高校将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考试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考试管理中存在的考试体系不健全,学生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规范的考试管理制度、规范考试管理环节、加强考风考纪建设、考后反馈几条建议,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完善国家治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除需要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努力外,还需要在制度方面提供支持。作为一种完善国家治理、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考试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考试的社会。在考试社会中,国家治理需要考试,考试促进国家治理,考试在促进国家治理民主化、法制化、文明化、科学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合格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格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的关系合格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都是检测应考者知识、技能或水平的测试方法,借以获得客观、真实的反馈信息,二者对试卷都有信度、效度、难易度和区分度的要求。对高校学生群体来说,参加两种考试所得的成绩肯定有差异,因此都具有测评的作用。但...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在多年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对于考试改革如何进行仍然存在一些认识层面和组织实施层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在考试目的、考试功能、考试方式、考试质量等方面厘清观念,对目前考试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整合,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构建科学合理性能优良的考试体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英国IGCSE地理考试概况和考试特点进行分析与评价,认为该考试在评价标准、试题选材、考核方式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可为我国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功能的明确、评价标准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胡天佑  曹楠 《中国考试》2022,(12):87-94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始端和门户,是一种稀缺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机制。受外部环境制约,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的特点主要有:以实行单独招生考试为主,具有一定的总体规模,但考试模式并不稳定;尽管考试竞争激烈,但录取率总体上并不低;考试地点主要集中于少数大中城市,耗费大量资源,应试成本等经济因素限制了考试行动决策。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的应试考生属于一个具有相当经济基础的阶级,至少已经接受过中学教育阶段所需经济条件的拣选,绝大多数适龄青年由于知识和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被排除在考试竞争之外,没有机会接受“贵族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6.
PISA考试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虽然在性质上具有明显区别,在对象上也不尽相同,但由于两类考试都以检测学生"是否具有持续终身的学习能力"为基本追求,相关性非常明显。PISA考试在阅读能力检测方面,对阅读素养界定、阅读能力等级划分等都对建构符合中小学素质教育要求的我国普通高考语文阅读能力检测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成人教育考试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试是教育质量检查的手段,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成人高校考试工作的好坏,对加强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推进成人教育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实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在分析现行教育考试方式、方法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论述成人考试改革必须从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创新考试方式;完善成人教育考试制度,加强对考试各环节的管理和改革;加强教育以德治考,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风尚,提高学生维持考场秩序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SAT和ACT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招生考试,其与学校教育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学校教育对SAT和ACT考试具有规定性:考试制度设计在于服务社会现代化人才选拔需要,考试目的和试题内容注重匹配学校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SAT、ACT考试对学校教育具有能动影响:考试改革促进中学课程改革,考试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考试成绩的合理使用提高大学招生效率。最后,大学招生考试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是大学招生考试的本质追求,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安全性能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中,存在着试题泄密、成绩篡改、软件被破坏等安全隐患、本提出了采取考试环境使用NTFS件系统和Windows2000操作系统;考试软件使用加密、防复制技术、设置考生口令、产生安全日志等两方面的措施来改进考试系统的安全性能,同时使考试系统仍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陈睿 《中国考试》2023,(1):31-37
在以中国式考试现代化推动我国由考试大国向考试强国转变进程中,考试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推进考试文化建设,必须找准历史方位,从时代要求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考试文化发展思路。中国式考试现代化面临的是考试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兼顾科学与公平的现代化,是将中华优秀传统考试文化与现代考试理念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为完成新时代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考试文化建设在精神层面应构建教育考试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层面应加强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及制度背后凝聚的价值导向的宣传,在物质层面应加强与考试历史文化、与育人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考试文化建设,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