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时记趣》的“趣”,既是指童年里发生的若干件有趣的事,更是指处在其中体会到的情趣与乐趣,即“物外之趣”。通读全文,发现“物外之趣”的获得,正是童心的充分体现。在观察仔细的基础上,童心使“我”产生奇特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唐书杰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2):115-115,117
沈复的一篇无标题短文,被不同版本的教材收录后,从课文提示、标题的确定,到课文注释、课后练习等方面,展示给人们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抓住教材编写中的诸多差异,对相关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为教材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童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追忆童年生活的一篇饶有兴味的精美散文,作者在文中生动具体地再现了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作者写的这些童年乐趣,都是由观察“藐小之物”而得到的“物外之趣”。何谓“物外之趣”呢?“物外之趣”是人们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并从中得到乐趣。换言之,也就是因物而生成意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童趣》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来布局构思。全文共写了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视蚊子如群鹤飞舞;第二件趣事是把丛草、虫蚊、土砾的“小天地”看成是森林、野兽、丘壑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4.
《童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开头,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是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的趣味。它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趣。主要表现在意趣、情趣、兴趣、乐趣和童趣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开头是相对独立的一篇二百多字的短文,记叙的是作者儿时的趣事。由于其文字精炼,趣味丛生,一直被教材编写者所看重。《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该文再次被多种版本教材选用。同一作品,版本不同,编者思路有别,各有千秋。在此我们便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对其进行一下对比分析,以促进教科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一、单元提示比较人教版《童趣》编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单元的课文还有《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单元提示为“: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  相似文献   

6.
如何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物外之趣”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本文试图从“读中感悟,写中提高”两个方面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勤读多练,写出“物外之趣”。  相似文献   

7.
《童趣》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理念:与生活接轨,提高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8.
从题材、语言、人物关系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与传统小说的区别,论证了《变形记》另类手法写作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9.
《童趣》出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是作者于中晚年写的自传体小说(沈复生于1763年,本书成书于1808年)。作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的好文章,此文已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10.
袁伟 《初中生》2018,(16):22-23
《水经注》节选 (河水)又南过土军县西.吐京郡治,故城即土军县之故城也.胡、汉译言,音为讹变矣.其城圆长而不方,汉高帝十一年,以封武侯宣义为侯国.县有龙泉,出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骏同滇池天马.其水西北流,至其城东南,土军水出道左高山,西南注之.龙泉水又北,屈径其城东,西北入于河.河水又南合契水,傍溪东入穷谷,其源也.又南至禄谷水口,水源东穷此溪也.河水又南,得大蛇水.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中的情色叙述是小说中十分明显的一环,表现出十分独特的情趣之美.小说的情欲描写是对市井百姓色欲本能的一种反映,人们对情色欲望的本能追求是小说情趣生成的根源与动力.小说中人物关系的架构对情趣的生成有着激发与促进作用.小说充分发挥神魔小说想象虚构的文体特长,运用多种技巧,从场景、法术等方面入手,既充分发掘情色叙述中的趣味,又恰当把握尺度,让小说呈现出独特的情趣魅力.  相似文献   

12.
13.
一、导入新课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画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  相似文献   

14.
<童趣>一文叙述了三个童年游戏,虽然每一个都是平淡无奇,但是经过作者的奇思妙想和童心点化便充满童趣,充满诗情画意.<童趣>叙事简洁、脉络分明、文眼突出、主题鲜明,在语言上虽是文言文,障碍却不多,可以用加字或换字的办法解释;在内容上,再现了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  相似文献   

15.
朱凡 《现代语文》2013,(12):32-34
一、教材分析 《童趣》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古文。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学习这个单元的文章,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和把握文章意图,同时要提高朗读能力。《童趣》就是将几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联想和想象,变得美丽而奇特,使人从中获得许多“物外之趣”。学习此文可以唤醒学生的童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人生。  相似文献   

16.
刚刚编发了本栏目第一期(2003年第5期)的稿子,就收到了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先生的《童趣》(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教学案例稿。在编第一期稿时,我当时想说的一句话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尤其感慨于湖北省年轻一代语文教师的成长。读过了胡先生的案例稿后,我更感动于“姜还是老的辣”了《童趣》,是孩子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让学生体会这种新的语体,是又一新的问题。胡明道先生的课,从创设情境、入境发问——分工解读、合力释难——赏文解“趣”、体验对话——评价激励、拓展延伸,真正是环环相接,丝丝入扣。可以想见,在课堂上,胡明道先生的《童趣》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一种童趣!“自主、合作、探究”,它不是标签,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应景的摆设。在胡先生的教学案例里,我们是不是可以感悟到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很希望听到对本栏目以及所刊发文章的意见和建议。史绍典  相似文献   

17.
师:有许多专家和老师在这里听课,同学们多少有些紧张吧。为了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屏幕显示图片)师:这是什么?生:一块石头。师:对!一块石头,不过,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它是一件收藏品。你们再仔细看看,它跟一般的鹅卵石有什么不同?生:石头上有彩色的图形。师:这彩色的图形像什么?生:像金鱼。师:你们真会观察。它的确像两条金鱼。艺术家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金鱼戏水。你们看,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经过仔细观察,经过丰富的想像,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  相似文献   

18.
【教学实录】师:有两幅画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一幅画面中有一个小孩在蚊帐中对着蚊子慢慢地喷烟,看蚊子在烟中怎么办;另一幅画面中,一个小孩对着墙角的乱砖头乱草愣愣地看了一个多小时……怎么?听得不满足吗?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就问吧!生: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对着砖头发愣,他是不是有毛病呀?生:他对蚊子喷烟干什么?生:他把蚊子放进帐子里,难道不怕蚊子咬吗?生:蚊子被熏了,有什么反应?生:这是不是真事,是发生在什么年代的事?生:这两幅画面有什么联系?生:这个孩子用烟熏蚊子,不怕熏到自己吗?[故意制造悬念引而不发,留下空白,刺激了好奇心及求…  相似文献   

19.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相似文献   

20.
生命属于你,它需要热情;而机遇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冷漠。职业属于你,它需要执著;而事业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功利。大脑属于你,它需要敏锐;而创新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固守。成绩属于你,它需要淡泊;而成功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浮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