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它的功能在于进行社会交际。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创设语言情境,通过语言活动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理解,加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形成学生英语交际的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还要通过创设语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操作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实践活动是脑和客观现实相联系而产生心理的中间环节。心理活动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也离不开心理活动,二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是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一个长期脱离社会生活的人,甚至连脑的正常发育也是不可能的。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和使用语言的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与社会和群体的交往也受到限制,其身心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浅谈广告英语的特色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因此广告翻译应该表达准确、达意,广告翻译的准确性在于把握其语用意义.广告英语的翻译显然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翻译,译者需要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增长,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已经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下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跨文化交流正在逐步成为社会交流的一种新模式。本文将在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探讨学生语用失误的具体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这种容易陷入枯燥无味的语言类课堂,如果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也累,会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如果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现代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将交流与互动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转变,并且,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达到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效率。交流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大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互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数学语言是现代社会通用的交流工具,数学语言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数学教学实际中,学生因为数学语言能力差,造成阅读理解和思维表达的障碍,导致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排除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障碍,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排除这个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了解初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特点首先,初中学生学习数学语言是一个由机械认识到归纳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并向直觉认识发展的过程;其次,初中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思维、交流的能力和意识较弱;再次,…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西方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作为一门世界语言,英语在中西方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我们需要翻译。翻译已经不再被认为只是一种单纯的跨语言活动,而且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文化因素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翻译者的注意。所以,这篇论文的着重点就是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首先,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包括地域文化差异、风俗习惯文化差异以及宗教信仰差异。其次,是这些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体育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在采用语言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也在用非语言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恰当得体的非语言的表现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效果。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可归类为面部语、体态语和空间运动语。  相似文献   

9.
在外语教学中,学生课堂活动展示对于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小组课堂活动展示课作为一种新的课型,引进大学英语课堂。研究以两个新生教学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观察、学生互评、自评与反思、教师评价、调查问卷等手段,研究表明小组课堂活动展示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营造相对轻松的英语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参与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与同伴之间交流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言交际活动可以分成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信息交际和超信息交际。信息交际属于信息传递;而超信息交际可以算作交际双方的心灵交流。交际活动的这两部分既可以分别单独存在于语言交际活动的始终,也可以共存于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始终,使语言交际成为一种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交际双方内在心灵(思维、个性、品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介语的"石化"现象。石化现象从形式上分为个体石化和群体石化;从性质上分为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为减少"石化"现象的发生,教师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明确教学目的、增加课堂语言的输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增加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以期达到避免学生外语能力的石化。  相似文献   

12.
浅析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日渐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途径,由此催生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青少年作为上网族的主要群体,不仅在网上接受、传播、创造着网络语言,而且还将网络语言运用进他们的作文、日记、随笔和班级墙报中,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的语文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学生语言鉴赏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规范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既受文化的影响又受文化的制约;而翻译既是一种跨语言交际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所以文化差异是翻译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由此提出,在当今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加强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传授英汉互译技巧的同时,更应重视中西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4.
校园隐语是在青少年内部使用的具有隐秘性的社会语言的变体,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符号,它直接反映出的是社会民俗文化的状态以及青少年群体的隐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作为社会语言的创造与提炼,校园隐语只有在社会、学校、家庭、传媒等的共同关注与引导下,才能将一个正向的、积极的、生动的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语言传承下去,融入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5.
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个体按其个性特征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体。个体通过群体活动参加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个体的一生,从生到死都是在不同的群体中度过的,他总是群体中的一员,他不仅从属于许多群体,而且在不同的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学校里的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群体,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想、经历、认识、情趣等,大家一起学习,相互交往,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16.
语言植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是社会最重要的交流媒介,不同的社会综合因素导致语言不同变体的形成。培养敏锐的语言变体意识和能力应当成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目标之一。通过分析语言和语言变体的本质特征和目前英语专业学生表达能力的现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让学生明确学习语言变体的意义,提供一些英语变体教学的方法和建议。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英语的目的,学会语言变体,更好地为成功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由于青年学生较多,网络活动活跃,在学生网民中产生了一个群体,他们在高校常用网络交流平台中具有非常强的话语交流优势,发言具有影响力,被学生网民群体追随,被称为"高校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其言论具有代表性,对高校学生的引导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探索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引导方法,对该群体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引导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而且还需要有适合课堂教学的独特的、并适合学生这一群体健康成长的教学语言去吸引学生.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幽默"这一闪烁着教学艺术之光的教学语言风格将被更加广泛地运用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博客,一种新兴媒体,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文字为载体,有自己的特殊使用群体,并具有自己显著特征的网络交流工具。博客自诞生至今己取得了全球性的飞速发展,也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一种时尚标志物。梳理博客的语言特征,探讨博客语言存在的问题,分析博客语言失范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常小桃 《阅读》2024,(15):34-36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阅读材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应重视绘本阅读指导:关注绘本语言,促进语言运用;利用故事构思,训练思维能力;品悟故事内涵,培育审美创造;开展交流分享,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