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95年度对外广播优秀节目评选揭晓1995年度对外广播优秀节目评选活动,于2月10至15日在北京举行。参评的123个节目和作品中,有69个获奖,另有17个获鼓励奖。由14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对参评的节目做了认真的阅读分析,听了节目的部分录音,进行...  相似文献   

2.
山西电视台1995年度优秀栏目评选于7月12日揭晓,《黄河新闻》、《山西新闻》、《五彩缤纷》获名牌栏目;《黄土地》、《环球博览》、《黄河轶事》、《今晚9:30》、《经济十分钟》、《黄河写真》、《女性世界》、《花儿朵朵》、《黄河——斯科拉》获优秀栏目;《党的生活》获鼓励栏目。  相似文献   

3.
自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按照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和中宣部要求,密切结合实际,从国际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多语种、多媒体、多平台的国际传播优势,找准角度,找好题材,深入基层,报道中国;切实按照外宣"三贴近"的基  相似文献   

4.
孙妮娜 《传媒》2021,(18):后插3-后插4
艺术是全世界通行的语言,是世界各国互通的窗口.纵观艺术传播的历程,可以发现国家发展必然伴随艺术革新,艺术的流动性使国际传播成为可能,各国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碰撞,在相互欣赏中实现借鉴经验、优势互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的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艺术魅力无穷,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引领时代风尚.为进一步发扬中华传统艺术,拓宽中国艺术的对外传播渠道.由张安华所著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研究》一书将着眼点放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上,运用艺术学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传播现象,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节目与节目主持人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无论是理论上的纷争,还是实践中的盲目,都曾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遗憾,令人无所适从。我省主持人节目的实践却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给我国新闻摄影事业带来了生机与繁荣。作为不受语言文字限制而又形象逼真的摄影作品,尤其是对外摄影报道,已成为我们向世界各国各地区宣传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大好河山、“四化”建设、人民生活等一种重要媒介,对促进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经济技术发展和文化交流,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使我们的对外摄影报道为国外读者所接受,达到好的宣传效果?下面是我多年从事这一工作的体会,也是想和同行一起讨论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王建 《青年记者》2017,(17):53-54
随着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媒体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媒体呈现井喷式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激烈,受众的阅读习惯也呈现多样化趋势——电脑、手机已经成为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工具.海外华侨华人距离祖(籍)国较远,单纯依靠纸媒,无法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因此,利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把握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优势,能够有效扩大对外传播途径,深化对外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趋势的国际大背景下,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包括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竞争,也包括教育、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文化作为一种独具代表性的国家软实力,在建构国家认同、树立国际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文化"走出去"战略为我国文化外交指明了方向.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下,红色文化该如何更好地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在广阔的国际舞台发挥影响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综合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由张楠楠所著的《跨文化视野下河北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一书,立足我国红色文化跨文化传播实际,从特定的文化资源出发,对河北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为河北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建言献策,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并重.  相似文献   

11.
记者:为什么中国的声音在世界上还不够大?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父黄常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如何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让西方主流舆论听到中国的声音,目前情况下确实需要努力.要想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只有向华人、向海外研究中国的学者、向西方的意见领袖和媒体从业人员传播中国的信息,再通过他们二次传播,这样可能会好一点.  相似文献   

12.
陈璐 《传媒》2021,(23)
影视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进入数字时代后更成为视听结合的主要消费对象.因此,影视在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思想观念,不仅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更肩负着社会效益,是打破文化壁垒、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桥梁.然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全球化语境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了文化输出的主要市场,中国影视的对外传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由袁智忠所著的《影视文化纲要》一书,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不仅详细介绍了我国影视海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还从传播策略的角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虽然岁月久远已经泛黄,画面有些模糊不清,但它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英文部在延安窑洞中艰苦工作的情景。这张现存最早的新华社史料图片的拍摄者,就是在新华社工作过的外籍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林迈可先生。林迈可是英国人,现在定居美国。今年夏天,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协的邀请,和夫人李效黎女士曾来我国访问。我在北京大学芍园见到  相似文献   

14.
王悦欣的《汉字审美与文化传播》一书,从书法艺术的视角来观照汉字的美学旨趣,让人耳目一新.该书把汉字的审美与对外汉语传播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视域;肯定了汉字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和凝聚中华民族中的积极作用;探索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提出汉语走向世界的具体对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出版价值.  相似文献   

15.
增加交流,扩大合作,进一步办好华文报刊,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这是参加’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百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呼声。 这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华中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华中理工大学承办,95年10月12日在武汉开幕,16日在重庆闭幕,历时五天。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学者、华文报刊负责人参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汉奇教授、甘惜分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宁树藩教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李瞻教授、潘家庆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郑贞铭教授,在海外华文报刊研究中有卓越成绩的新华社研究员方积根先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度江西电视奖评选共收到社教类参评作品37件,分成社会政治、人物、生活服务、专栏系列片等四个小类,共评出一等奖4件,二等奖9件,三等奖15件,单项奖(编辑奖、摄像奖、音响奖、创新奖)4件.从总体上看,参评作品题材广泛,贴近性强,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较  相似文献   

17.
检阅过去一年新闻报道成果的’95新疆新闻奖评选工作已于4月6日结束。包括中央驻疆新闻单位在内的汉文报纸和通讯社,经过初评推荐的消息、言论、通讯、版面、专栏等作品共244篇(件)。这些作品展示厂过去一年报纸坚持正确导向,服务新疆大局,宣传团结、稳定、鼓劲的丰硕成果。经过评委认真和反复筛选,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47篇,一篇超长通讯评为特别奖。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新闻对外报道中,题材的选择、角度的确定、背景细节材料的运用都离不开针对性。针对性是对外报道的灵魂,它贯穿对外报道的始终,决定报道的成败。什么叫针对性?针对性就是有的放矢,在对外报道中,这个“的”就是外国读者的思想实际。一篇没有针对性的对外报道就象没有对准把子射出的一支箭,不管箭头多么锋利,也是虚发。而针对性强的报道,能一举中“的”,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公元1997年7月1日这一伟大的瞬间,已经成为历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走向不朽,走向永恒。作为这一伟大瞬间真实纪录的作品和文献,也必将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获得长久的生命。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郑重推出的大型画册《中国的声音:香港回归抒怀》即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对外传播是指一国跨越国界、信息流向由内到外的传播,或在一国针对境内外国受众的传播。电视对外传播就是通过电视频道(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电视节目产品(如音像制品)或其他渠道(如互联网)等方式开展的对外传播。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视媒体以提升国际传播力为主旨,以锻造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为诉求,近年来,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国际传播策略,推进跨文化传播并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