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孤独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觉醒者形象。他激进、孤独、坚韧地与社会抗争,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小说通过这个人物形象控诉了反动势力的猖狂,也表现了作者对反抗者的同情。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作家,他的《在酒楼上》是一部充满诗意却又隐含着深意的小说。鲁迅通过小说中"酒气"与"花香"两种气味,表达出两个意蕴:"死亡"与"反抗"。这种表达,并不是一味充斥着沉重与压抑,而是时时充满诗意,体现鲁迅小说的从容美,可称得上是"最具鲁迅气氛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一个早已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剖析阿Q自恋的原因及其种种表现。阿Q的社会地位低下,他在生活中得不到关注,为了达到自我实现,借用自恋的方式对现实作出反抗,具体表现为自以为是、有强烈的表现欲、沉迷于不现实的幻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尤为突出,主要有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通过她们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也说明个人反抗的无力。表现出鲁迅先生对于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被压迫被损害的妇女的深切关心和同情。  相似文献   

5.
邓友梅小说包含着浓郁的鲁迅因子.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在邓友梅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得以生存和繁衍.同时邓友梅小说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手法也延续了鲁迅传统,邓友梅通过那五、邵清远、玉宝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社会大背景的描绘,批判了国民劣根性,进而达到批判封建文化的目的,延续了鲁迅的批判立场:在艺术手法上,邓友梅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和白描语言手法的运用构建了故事和人物的载体,也是对鲁迅艺术手法的承继.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课对鲁迅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分析,基本上就是简单的勤劳善良、安分耐劳而又麻木不仁、愚昧无知,而许多评论也只是就她的反抗,她的死因争论不休,却很少有从祥林嫂本身出发,深入剖析一个最底层的农村的劳动妇女,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世界是一个线性时间缺位的世界。轮回时间意识是鲁迅小说最具活力,也是最富想象力的一种时间形式。它通过个体事物、人或单个事件、场景等在时间中反复出现,演绎着一出轮回的悲剧。鲁迅在竭力反抗着历史的"重复"与"循环"的同时,也在自觉抵制内心深处潜藏的轮回意识,最终从时间轮回的怪圈里突围,真诚地昭示中国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比鲁迅小说中的觉醒者与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人这两组人物形象,指出他们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作者创作的视角、个性、气质、思想、艺术才能和艺术修养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中的“我”是一位十分特别而又神秘的人物,作者对“我”着墨不多,“我”在文中看似可有可无却常常贯穿全篇,确有其存在的意义.无论是作为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还是人物形象,独特的“我”都散发着鲁迅思想的魅力.本文意在通过“我”的人物分类反观鲁迅思想,挖掘鲁迅小说中“我”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无不浸润着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的鲁迅,在小说创作实践中,善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利用“道具”导引故事情节发展,揭示小说主题、塑造人物形象、见证人物命运的传统。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设置的各种道具,都被赋予了特殊的美学功能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