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闻媒体对案件的报道中,将公安、检查机关对案件的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的,可以说是个带有相当普遍性的老问题,对12种报刊今年五月份刊登的章统计,将公安、检查机关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的,占45%。新闻媒体在报道河南省登丰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模范事迹的多篇章中,有半数以上将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  相似文献   

2.
9月11日新民晚报第一版《今日论语》栏的《谁晦气》一文,几处提及林则徐在虎门“烧烟”的事。在该报9月12日第五版《夜光杯》的《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祭》一词中,也有“虎门烈焰腾腾”一句。显然,这都是将林则徐当年在虎门处理鸦片的方法弄错了。长期以来,我发现好多种报纸都曾这样弄错过。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就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十幅大浮雕中的第一幅误为“焚烧鸦片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书史简编》(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10月版)一书的第80页中,将《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书,误印为《史记集解索引正义》。其中将“隐”,误作“引”字。在这里,虽然“引”,“隐”二字  相似文献   

4.
黄鸿森 《传媒》2002,(8):37-37
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英帝国主义巨量鸦片的事迹是家喻户晓的。 “林则徐,烧鸦片”,说说可以,写在书面上就要用“销”,不能用“烧”,因为林氏是用化学方法销毁的,不是点火烧毁的。笔者阅读书刊,不时还可见到用“烧”的。例如: (1)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  相似文献   

5.
9月11日新民晚报第一版《今日论语》栏的《谁晦气》一文,几处提及林则徐在虎门“烧烟”的事。在该报9月12日第五版《夜光杯》的《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祭》一词中,也有“虎门烈焰腾腾”一句。显然,这都是将林则徐当年在虎门处理鸦片的方法弄错了。长期以来,我发现好多种报纸都曾这样弄错过。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就将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十幅大浮雕中的第一幅误为“焚烧鸦片烟”。在关于这幅大浮雕短短一百多字,的记述  相似文献   

6.
看了贵刊第七期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贵刊开办了“企业报园地”,必定能吸引、团结全国各地企业报的同仁,忧的是:贵刊第七期在校对上出现好几处失误,如第5页左边从上数23行,“01%”可能是“10%”之误。第24页左边13行“1646年”可能是“1946年”之误。  相似文献   

7.
早在甲午战争年代,Et本侵略者在我国的南海横行霸道,并且,以强欺弱撞沉了我国几艘大军舰,邓世吕舰长等上下名海军将士以身报闰。海军大臣林则徐在南海喊天:“天耶,我林则徐一不要官,二不要钱,一不要名,四不要命,我只要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8.
经常有文章把“就里”误为“就理”,是不明这个词的“就里”所致。  相似文献   

9.
笔者不揣冒昧,将近来发现贵刊的差错分述如下: 一、知识性错误 1.“辞”“词”不分:10期43页右栏倒17行《汉语大辞典》系《汉语大词典》之误。 2.乱造成语:5期30页右栏6行“屡不见鲜”和8期57页1行“故名思义”显系“屡见不鲜”和“顾名思义”之误。 二、病句 1.句式杂糅:8期63页左栏2行“美国出版商周刊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向随意挑选在出版社工作的2000名调查者  相似文献   

10.
“床第”一词,近年来使用频率颇高。“床第之私”、“床第之秘”、“床第之间”等用语,常见诸报端。但“第”字毕竟是个较为冷僻的字,有人误读成“第”字,连电台播音员有时也会出洋相。又因为第、第二字,在字形上十分相似,稍不留神,便会混淆,因此,在出版物中,“床第”误排为“床第”,可谓俯拾即是。 “第”本为“弟”,指“以韦束物”,因为“束之不一,则有次弟也”。“次 弟”即“次第”, 这是“弟”的本 义。“弟”后被借用为兄弟的“弟”,一借不还,古人便另造出个“第”字。 “第”又可指房屋,如府第、门第、宅第,等等…  相似文献   

11.
宁树藩老师有关林则徐翻译“澳门新闻纸”的文章(载本刊总第50辑),在我国新闻史上澄清了一些问题,读了很受启发。但我还有一些另外的想法,并将补充一些资料。 (一) 林则徐到广东去,的确并没有去创办报纸的主观愿望。他的“饬人译报”,起意也的确只是“刺探西事”,以便办中外交涉时能知己知彼。而且当时清皇朝的体制中,除了那份特许抄录宫门钞之类的《京报》外,是不允任何人擅办什么新闻纸的。虽然,那时广州已经出现了英文《广州纪录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笔者买到一本《高考范文100篇》,(刘德华著,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没想到此书挂着“范文”的招牌,实际上却是“昏话”连篇,堪称出版界粗制滥造的“代表作”。此书一页之中竟错误百出,如229页第3行的“确定文混的整个程序”,第6行的“如果是给材料作文,还处以材料为引线”。第7行的“一般命题作文如能找准分条线索将所选材料予以巧妙串连”,第8行的“那么不仅条理清晰应明,”第24行的“根据件件大大小小,不妨予以整理,”等等,真可谓近似疯子说疯话。  相似文献   

13.
近读报纸上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文章,遇到这样几种说法: ——“1838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将二百余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海滩”(6月9日陕西工人报《鸦片战争始末》)。——“1840年6月3日至2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英、美鸦片贩子被迫交出的20283箱(每箱120  相似文献   

14.
光明 《新闻三昧》2005,(7):25-25
6月2日解放日报8版《千金一诺》一中说:“一名企业老总突然决定要到村里实地考查,晚上还要进行投资入户的商谈。”笔认为这里的“考查”该是“考察”之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藏书事迹后人知之不多,从目前已经发掘出来的资料看,林则徐也是清末福建一位较有影响的藏书家。后人林尊彝说他的“藏书虽未见宏富,然所藏皆有用之书也”有《云左山房书目》可证。  相似文献   

16.
某报6月17日第4版刊有《贵州出现一株魔竽巨花》的消息。 “竽”,古代一种乐器,竹制、像笙。著名成语“滥竽充数”中南郭处士吹的就是这玩意儿。 可是消息却说“魔竽”开花,肯定不是乐器。原来,“魔竽”乃“魔芋”之误。“魔芋”,多年  相似文献   

17.
道光年间鸦片走私猖獗,大臣们纷纷上奏支持禁烟,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揭开了禁烟运动的序幕。本文拟对道光皇帝应允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的原因进行初步考察,以史鉴今,以期对今天禁毒工作的开展有益。  相似文献   

18.
“孚”“负”二字混用不得若谷“为了不丰众望山东科技出版社对受到基金扶助的科技专著,组织最强的编省阵容……”这是从L东某刊的一篇文章4摘录的。显然,“不3众望”乃“不负众望之误。孕,会意字,从对从子。“子”即卵,禽关孵卵,以爪回动其卵使之均匀受热孵化“...  相似文献   

19.
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在广州所组织的译报活动,向为史学界所注视。解放前就有人对此进行探讨,近年来研究尤多。无论在史料发掘或者理论阐述方面,都有很大进展,硕果累累。可是,与此同时,研究工作中也出现若干模糊的说法,有待讨论澄清。中国报刊史论著中,最早论及林则徐译报活动的,也许是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了。可惜的是,该书史料有重大差错,该书说:“时客林幕者为魏源(默深),倡议译报最力。”我们知道,林则徐组织译报时,魏源从未到过广  相似文献   

20.
翻阅报纸,常常发现有人将成语“蝇营狗苟”写成“营营苟苟”或“蝇蝇苟苟”。 比如说吧:“它使一些人营营苟苟,使一些人盲目放纵。”(《中华老年报》1995.11.30第3版) “所谓文人,是那些充满流浪意识的人,是那些不愿把有限生命托付给蝇蝇苟苟、无穷纷争的人。”(《保定市报经济扩大版》1995.7.6第4版) 如此常用的成语,为什么竟被误写得一塌糊涂呢?我想大概是因为谐音之故吧。循音写来,至于字形、字义以及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