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留白”,让品德教育魅力绽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完形压强”理论出发,提出教育的空白是留一些“空白”给那些有缺点犯错误的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悟。同时针对如何精心创造教育的空白提出建议,并为如何留出教育的空白提供切实的策略,即根据不同情况实行点拨诱导、迂回躲避、断流停顿等方法走进年轻的心灵.让孩子在如诗如画的人生道路上开满希望之花。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要以粗线条设计,留出适当空白,使教学过程中能够生成更多的东西,让课堂拥有更多的自由时空。教师要善于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留白”,给自己“留白”,给知识“留白”,实现教与学的交互融合,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赵凯华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在我国 ,有一种普遍的提法 :作为一名好教师 ,应当‘课堂上解决问题 ,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 ,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 ,让学生课后提不出问题”。他指出 ,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 ,在物理教学中 ,要及时恰当地在时间、空间上留下一块“空白” ,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艺术。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空白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去给学生留出想象、思考的余地 ,不讲透、讲深 ,而且在适当的地方有意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 ,设置一些缺陷地带 ,促使学生产生一…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白”,往往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的“空白效应”。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要留出“空白”呢? 一、在知识展  相似文献   

5.
布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布白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密度的相对合理.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块空白.让学生涉猎其中.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趣味。如何设置“空白”呢?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用“无微不至”来形容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关心得细致周到,对学生关怀得“无微不至”的才是好老师和好家长,似乎已成为定势。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关心无疑是正确的,但仔细想想,如果真的“无微不至”,则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科学的教育应给学生留下“空白”。所谓空白,就是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和践行的机会。如果教育者什么都透彻地告诉学生,学生不用观察,不用分析思  相似文献   

7.
孙昕 《考试周刊》2011,(15):210-211
计白当黑,似乎这空白就足以言说很多很多,画外之音,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很有些玄味在里面。在教育过程中,其实不妨借用一下,留一些空白,适当的空白,适当的留白,不仅是智慧,而且是一种"狡猾",更是一种必须,当然也包括信任。给学生以空白,留出一段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供学生自省,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起点,自己自动修正错误,这样的效果应该说是一种教育的无痕。  相似文献   

8.
张厚全 《甘肃教育》2009,(16):26-26
“空白”,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学“布白”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是指在有效的教学“蓄势”后,留出时间、空间、声音上的空白,让学生消化吸收、发现探索、联想驰骋、休息调整,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白”,往往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的“空白效应”,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使他们在教师适当地引导下大胆创造,尽情展示,演泽出概念教学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掌声,而这一片响亮的"赞同"声背后却隐藏着滥竽充数的被动学习者。化解学生的这种被动"赞同",一方面需要优化自主研究资料,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开展自主交流与评价,给学生的自主交流评价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布白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布白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密度的相对合理,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块空白,让学生涉猎其中,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趣味。如何设置“空白”呢?一、借助语言技巧,创造语言上的“空白”教师授课时,应善于利用语言的停顿,教学语言不应从头到尾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地讲个不停,而应讲究变化和节奏。其中,教学停顿是语言的技巧之一,也是教学所必不可少的语言变化方式,它所造成的暂时性的语言“空白”,目的是给学…  相似文献   

13.
罗信笃 《教书育人》2002,(10):24-25
画家作画巧妙布白,给欣赏者以遐想的空间;音乐家演奏特意停顿,听众细品绝佳境界;教师上课在细针密线处留有余地,会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恰到好处的“空白”,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教学内容上的“空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适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这种省略的艺术,学生会得到更多,特别是在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养成上收获更大。其方法有:1.“反弹琵琶”法教材的体系,一般按事物的起因,时间的先后,结局的情况来叙述,教学中若总按这一体系平铺直叙,难免会出现枯…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夸美纽斯强调:“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比如一只鸟儿绝不会把它的卵放在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化出来,而是让它们在自然温度的影响下慢慢地变化。“慢”在课堂上意味着某种“节奏”,即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然生长”。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来践行这一哲理呢?我进行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白”,往往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空白效应”。“空白”是一门艺术,它能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它也容易使学生荡起想象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涟漪。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多留一些时间、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使他们在适当的引导下发挥创造性,尽情展示,描绘属于他们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所谓班级管理的“空白”艺术,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出时间与空间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她们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舞台上自主地去完成任务,在积极参与中开展自我教育,在相互协作中提高能力的一种班级管理方法。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自主管理”,作为一种艺术,它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齐白石老人就曾是运用“空白”的高手,你看他的虾图,画面上只有几只虾,其余什么也没有,可是我们却在这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看到了游鱼碎石,清水绿草。艺术创作中这种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读者或观众或听众去思考、去想象、去补充、去发挥的艺术,就是我们所说的“空白”艺术。绘画、文学创作中可以通过留出部分空间收到以无驭有、以少胜多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着特定时空限制的活动,能否也通过留出部分时间收到好的效果呢?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空白”是画家在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往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表达的是“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之美。同样,课堂上恰当设置“空白”,不仅可使学生得到积极的休息,消除心理疲劳,提高注意力,同时能给学生留下自主思维的空间和知识内化的机会,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何静 《湖南教育》2007,(6):15-15
1.还给学生“想”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想,这有助于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究能力.如教材中出现的“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上海师大附中的办学思想,“发展教育”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发展既是每个生命的内在需要,也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启和促进人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德育上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课程上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学习上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