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最近几年来国内经济新闻竞争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由于国际视野的逐步加强,经济新闻采编者们在观察、思考和表达过程中的思维坐标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这个坐标体系变得更广了。很多媒体的经济报道现在已经习惯于在报道国内题目时,做一些取自国际范畴的背景分析与对比,这无疑使国内传统经济报道的立意、立论与求证过程得以在一个更广阔的信息平台上展开;其次是这个坐标体系变得更深厚了。要在同题竞争中确保自身建言立论的特色,对表象形态的经济信息施以深加工,在抽丝剥茧的…  相似文献   

2.
洪静仪 《传媒观察》2005,(12):55-56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经济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为经济报道开辟出一块全新的天地。对每一个记者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记者采写经济新闻在观察、思考和表达过程中的思维坐标体系,将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用第3只眼睛观察事物,捕捉新闻,运用新思维,表达出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路,是入世后摆在财经记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农村报道一直是读者关注的热点,笔者认为,用新思维拓宽报道视野,抓“带彩儿”的新闻,是实现新农村报道更具贴近性、提高新农村报道质量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管理的市场化、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正在逐步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特别是入世以后,全面兑现入世承诺促使我国的经济运行从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规范性开放;以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启动谈判并计划在2010年付诸实现,这也对中国国内改革  相似文献   

5.
6.
深度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的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报道形式,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西方,其特征被学者概括为“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据《新闻学大辞典》解释: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报道要“浅”大到房子、车子、票子,小到酱醋油盐茶,百姓生活,说到底,就是与经济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讲得通俗一点,过日子离不开衣、食、住、行。我们的经济报道也不外乎此。因此,写经济报道是站在金字塔尖曲高和寡盲目地追“富”,还是为消费者说话,说老百姓身边的事,将最终决定能赢得多少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8.
经济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大多数经济报道是从党委政府的角度来报道:党委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GDP增加了多少,财政收入增幅多少等,这在地市级党报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些内容和数字重要吗?非常重要,但和百姓的关系有多大?老百姓关心吗?考虑得比较少.  相似文献   

9.
邓涛  强月新 《新闻前哨》2002,(11):18-19
一、创新经济报道模式要做好“入世”后的经济报道,需要不断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及时转变报道观念,同时注意做好思想性、服务性、引导性三方面文章,创新经济报道模式。思想性是经济报道的深浅标记。“入世”后,新的经济报道题材层出不穷,思想性成为贯穿于报道主题的命脉。《文汇报》上的一篇题为《中国土豆为何不敌美国马铃薯》的报道,着实发人深思。其文意如下:土豆在我国的菜市场上,历来是低价值的。但中国土豆,是从土地到菜篮子,美国马铃薯却“千锤百炼”身价增;中国土豆,风吹雨打不穿“衣”,美国马铃薯,离开土地“孵空调…  相似文献   

10.
熊威  瑞隆 《新闻前哨》2001,(9):25-26
新的形势下,市场经济的报道往哪里深?结合我们的实践,谈点看法。 思想深度 新闻报道目的,就是要通过物化的心理和思想观念的新闻事实,去反作用于读者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经济深度报道,也应担当起“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的历史重任。 2000年盛夏,位于鄂西北深山中的房县一家停产多日的中型国有企业,被外地私营业主租赁了。就在检修设备将恢复生产的前一夜,材料仓库门上除了保管员上的一把锁外,悄悄地增加了6把锁。谁加的锁、为什么?记者深入采访得知,私自加锁的人主要是过去厂里管理、经销,现又不愿上生产一线的人。少数人…  相似文献   

11.
纵览当前经济报道,对金融危机影响加以现象性描述的多,对危机根源进行反思性讨论的多,对危机何时结束分析预测的多,然而,对普通百姓来说,趣味性和可读性不强,不愿看也看不太懂.  相似文献   

12.
最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关于新闻媒体报道规定几经博弈,最终确定了较为宽松的管制原则,对媒体信息传播及监督作用给以更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更应该放在国际舆论环境中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3.
经济报道因受行业限制,编辑记者如果不谙经济问题,难免限于“四季歌”式的肤浅化报道;如果不讲究采写方法,则很难克服罗列数据、堆砌专业术语、形式呆板等流弊。故此,要想把经济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就必须在深与活上下功夫。经济报道之深,即报道不单要反映经济建设的升降沉浮,更要探索经济发展规律,做到既给经济部门以启示,又能引导广大受众关心、支持、参与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工作长足发展;所谓活,就是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让枯燥的经济数据活跃起来,变狭窄的经济问题为广泛的社会话题,使报道让内行看了不觉浅、外行看了不畏深。  相似文献   

14.
一张桌子四个角,一刀砍掉一个角,问:还剩几个角? 甲答:还剩三个角;乙答:桌子现在是五个角。 对上述问题的答案,甲与乙都对。为什么?从数理逻辑讲,一张桌子的形态就是4个角,用刀砍去1个角,应该只剩下3个角;但从物体形态角度看,被砍去的那个角毫无疑问地变形为2个角,这样总共就是5个角。这就是不规则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所谓不规则思维,是相对于规则思维而言的,是  相似文献   

15.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如何既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又贴近千千万万普通的大众,做好经济报道呢?笔者认为,媒体只有精准寻找好媒体定位与栏目定位、受众视角与媒体视角的结合点,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和主题,不断拓宽报道视野和创新报道角度,并科学地调动各种传播手段,才能达成理想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目前总的看,我们的经济宣传还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报道的可用性与可读性上亟待改进。这就是说,我们的不少经济报道与社会生活贴得不紧,与群众生活贴得不紧,与现实经济工作有一段差距。改革这种状况的办法之一,是要重视拓展经济报道的社会视野。我们不是常说,经济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这就决定了经济新闻的根本属性就在于它的“社会的及物性”。马克思曾经说过:“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  相似文献   

17.
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目前总的看,我们的经济宣传还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报道的可用性与可读性上亟待改进。这就是说,我们的不少经济报道与社会生活贴得不紧,与群众生活贴得不紧,与现实经济工作有一段差距。改革这种状况的办法之一,是要重视拓展经济报道的社会视野。我们不是常说,经济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这就决定了经济新闻的根本属性就在于它的“社会的及物  相似文献   

18.
王俊玮 《当代传播》2006,(6):101-102
“小”和“大”,似乎是对立的,但是温州宣传系统却在“小”和“大”中看到了辩证法,从“小”人物中做出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19.
20.
经济报道一般化,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说是一种通病。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认为浅尝辄止,缺乏一定的深度是主要病根。如今,我们的读者已不满足于经济动态、经济成果的报道,而是希望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经济体制改革中层出不穷的新鲜经验给予理性的解释,进而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以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要使经济报道突破一般化的框子,必须运用理性化的方法向深处开掘。在这方面廊坊日报做了一些探索。近几年,在经济报道中,我们有针对性地抓住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深层透视,找准病根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