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基于问题的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医学院首先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我试图在历史教学中通过“问题意识”培育,让学生用独特的历史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2.
黄三琴 《考试周刊》2015,(14):83-84
<正>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被称为问题意识。人类的思维开始于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问题是学习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  相似文献   

3.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意识  相似文献   

4.
黄新 《中学生物学》2012,28(9):18+6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身的主动建构发展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上讲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困惑、探究、以期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困惑、探究、以期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他们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在哈佛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敢问、爱问、会问。  相似文献   

11.
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已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  相似文献   

14.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所谓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解释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是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问题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契合了思想品德课学科特点,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内驱力,不仅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和认知结构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猜测、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从教学上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当学生感到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时,其主动性思维才真正激发和启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敢问、爱问、会问.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善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真正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  相似文献   

20.
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所以教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在于教会学生从问题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努力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把功夫下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手法。 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和问题时容易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教师的积极、有效引导下,这种心理状态又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