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至2013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2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交通运输部在《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智能交通列为交通科技重点发展领域。本文主要阐述新疆地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新疆地区当前的智能交通系统技术人才需求,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为例,介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是国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现状,结合珠海市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需求,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与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对接,创建了"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  相似文献   

3.
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的指导下,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相似文献   

4.
本科人才培养要以行业发展的实际为目标,针对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中,最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十分缺乏的现状,怀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办智能变电站工程与技术特色专业方向,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实现创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满足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企业的人才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5.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构建为例,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针对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教学资源整体性不够、教学针对性不强、育人平台开放性不足等难点问题,融通共享制造建设理念,以"工厂式组织形态、集成化组织运行、共生性组织发展"为核心要素,由校企双方共建1+N协同育人平台。该平台由1个"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工业中心"链接N家智能制造企业、科研院所,产业链全覆盖、技术链全辐射,以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装备、资源、人才等共享定制服务,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背景下,原有的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德国下萨克森州GSI共同合作开设智能制造方向中德合作3+2数控专业,为新形势下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企业需求的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磨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国家骨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自治区特色示范专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体系构建的实践,提出了“错位发展”的专业布局策略和“星级评定、非均衡发展”专业建设策略,同时,阐述了专业布局及专业建设中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深圳技师学院珠宝学院的教学资源,提出新开设珠宝首饰智能制造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方案.专业面向首饰数字化研发、首饰智能制造、首饰生产管理岗位群,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及全链条校企合作共建完成专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聚焦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技术领域,重点围绕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如何优化传统专业结构、如何培养多样化人才、如何强化教学条件支撑等三个难题,打造了智能制造专业集群"三通三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即通过产教贯通、供需畅通、校企融通,实现了专业体系吻合产业升级需求、培养模式符合社会多元需求、平台技术支撑契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成果对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无人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文章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智能测绘)为例,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等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智能制造在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挑战,急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新理念、新经验.常州工学院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平台,力图通过产教融合育人机制解决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中普遍面临的痛点、难点.通过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重构、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资源保障等方面探...  相似文献   

13.
面临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基础,也面临适用性变革和发展的压力。智能建造专业作为面向国家战略和建设工程行业升级转型,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发展而提出的新兴复合型工科专业,将会给建设工程行业带来一场技术改革。对高等院校而言,智能建造专业的提出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阐述了智能建造专业提出的背景和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以及智能建造技术在理念、技术和模式上给土木工程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提出了依托智能建造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智能建筑在全世界蓬勃发展,智能建筑人才需求迅速扩大,由于楼宇智能化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楼宇智能工程技术人才有很好的发展和市场前景,楼宇智能专业人才紧缺已经成为突出问题。国内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楼宇智能工程技术专业,我们学院也开设建筑智能化专业,培养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力争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气工程和信息工程相结合产生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作为新专业,课程配置需要兼顾学科和专业方向发展,其核心课程电气测量技术需要逐渐向智能电网领域渗透。为了健全专业建设适应社会需求,本文分析了传统电气测量技术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智能电网电气测量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通过删减和扩充课程内容以及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使电气测量技术逐步适应和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林王兵  林娟娟 《大学教育》2023,(23):141-144
BIM技术在工程建造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建筑行业发生了深刻变革,而面向智能建造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创新型人才是支撑这一变革的关键。根据智能建造对工程建设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适应新形势,产教融合共建BIM技术实践中心,推动BIM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积极探索智能建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结合建设实践,文章从建设目标、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BIM技术实践平台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同类院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传感器技术是测试测量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互感器技术是电网相关专业的必修内容,文章分析了传感器技术与互感器技术的教学现状,针对新兴智能电网专业,设计了更加贴合智能电网专业需求的《互感器与传感器技术》教学内容,为智能电网专业建设奠定教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丽 《成人教育》2023,(4):59-63
以物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生态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人工智能具有赋能与颠覆的双重属性。智能技术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赋能,拓宽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能发展视域,拓展高职教师的“教”“学”时空。同时,智能技术也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得高职教师面临去技能化与角色替代风险、技术促逼与情感漠视风险、主体性遮蔽与理性摧残风险。为应对“智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围路径为:向学、乐思、爱创,成为终身学习者;与智能技术互构、互驯,成为技术主导者;求真、向善、创美,成为“理想新人”。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战略布局是当前研究与探索的热点问题,国家与地方均提倡大力开展专业群建设,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有关专业群战略布局的两个关键内容:其一为专业群布局图及其包含的行(产)业与专业的关系,其二为产学研布局图及其蕴含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考虑专业群战略布局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应结合当前并适度超前考虑行(产)业发展的需求;二是应整合业内优质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办学;三是应沉淀学院的办学积累与特色。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群战略布局为例进行了分析,根据战略布局,设计了三个专业群全面对接现代物流行业办学,以重点建设的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为实例进行了剖析,构建了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专业的一主两辅两翼的群内专业布局及基于"院司所室培"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这就要求高等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急需人才。南京邮电大学是首批获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办学资格的两所高校之一,通过四年专业建设的摸索,形成了该专业完整的培养模式体系。该培养模式紧紧把握智能电网发展的时代脉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了发展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合格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