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晓晨 《海外英语》2014,(19):145-146,167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名利场》自1957年杨必先生的译本以来已有八个中文译本,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对此作品译本作分析多以杨必和彭长江教授的译本作比较。该文将以以色列学者伊玛尔·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er)提出的著名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杨必和荣如德《名利场》的两个所属不同时代的不同译本为例,就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名利场》自1957年杨必先生的译本以来已有八个中文译本,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对此作品译本作分析多以杨必和彭长江教授的译本作比较。该文将以以色列学者伊玛尔·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er)提出的著名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杨必和荣如德《名利场》的两个所属不同时代的不同译本为例,就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以色列翻译学家伊玛尔·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er)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文章将选取来自不同时代背景的杨必先生《名利场》汉译本以及荣如德先生《名利场》汉译本为例,解读及探讨两译本中所运用的归化翻译策略和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名利场》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成名之作。翻译家杨必先生的中译本用准确、流畅、地道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了原文的艺术魅力。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准确地遣词造句,准确把握了原文内容及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翻译方法、措辞及风格方面对杨译本作了简要的赏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角度出发,对比杨必女士和彭长江教授所翻译的《名利场》两个译本,探讨女性译者如何通过词语选择、句式变化、语气之别来建构其主体,实现声音的听见和身影的显现。  相似文献   

6.
翻译绝非易事,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则更难。本文以杨必先生所译《名利场》为例,探讨了翻译中能否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学风格。杨必的译文传神地再现了原著的风格,所以在译文中可以再现文学作品中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贾荣慧 《海外英语》2014,(8):141-143
杨必所译《名利场》被称作20世纪中国翻译方面的三部名译之一,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她的翻译生涯与其导师及姐夫钱锺书密不可分。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名巨匠,钱锺书的翻译思想亦影响了杨必翻译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杨必对钱锺书翻译思想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的本质、译者主体性、译德及原文风格的重现。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钱锺书的翻译思想完全可以用作杨必翻译思想研究的佐证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杨必先生50年代翻译了英国作家萨克雷名作《名利场》,在这部以两个女性命运为主线的小说中译者通过其女性视角,体现出性别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必的译作《名利场》被盛赞为我国译苑中的一株奇葩,其成功之处在于译者如何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风格和内容。从求异和求同的角度分析杨必《名利场》译本中的文化传真度;指出译者在某些方面过于追求求同而忽略了求异的重要性,有失文化传真,其所谓的忠实不过是对译者自身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目的语文化的忠实;强调求异在文学翻译中对文化传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杨必的译作<名利场>被誉为"我国文学翻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她的译文不但忠实于原文,而且通晓流畅、自然传神,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也是翻译工作者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本文以<名利场>为例,试将多元系统论这一文化新视角和译本赏析这一翻译批评常用方法相结合,以期为传统翻译批评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杨必翻译的魅力──再读杨必中译本《名利场》蔡耀坤杨必先生的中译本《名利场》(VaultyFairbyWilliamMakepeaceThackeras)是我国译苑中的一株奇花异卉。它的问世,获得盛赞。如今二十多年过去,还没有失去它明艳的光泽,一些文章...  相似文献   

12.
程漫春 《海外英语》2013,(6X):130-131
该文运用语用学的相关原理,针对对话自身的特殊性,对《名利场》中译本里的人物对话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杨必先生对话翻译中的三种技巧,即转换句子种类、添加语气助词和意译。  相似文献   

13.
杨宪益先生和许渊冲先生都是古诗词翻译的大家,其翻译作品也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两位先生分别翻译了苏轼先生的宋词佳作《水龙吟》,两个译本各有千秋。杨先生的翻译简洁凝练,忠实于原文;而许先生的翻译在"意"、"音"、"形"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本文作者先对本词进行了鉴赏,继而秉着学习的态度从用词、意境、押韵等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了细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性别在语言应用中存在的性别差异问题已经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中外语言学家们通过不断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女性用语的普遍特点.而男女语言应用中的差异在翻译作品中也有体现,本文试从女性特有的语言特征角度,分析女翻译家杨必在其<名利场>译本中所体现出的译者的女性身影.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的是余光中先生1957年和2010年翻译的《老人与海》的两个版本,挑选译本中诸多实例,通过对比分析重译本对原译本的改进,并结合余光中的翻译思想,探讨影响其重译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傲慢与偏见》的经典片段为依据,探讨了孙致礼先生译本和张经浩先生译本的长处和不足,以及出现不同译本的原因。通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对两个汉译本经典片段进行了对比赏析后,本文发现做类似于《傲慢与偏见》这样的文学翻译时,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补充,异化归化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创造出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杨必的《名利场》译本本内容表达周全,语言优美,结构严谨,因此而赢得了众多翻译家的好评.本文将从文化方面分析文化对其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读萨克雷(W.M.Thackeray)的〈名利场》(Vanity Fair),不能不读杨必的译本。萨克雷的笔风潇洒诙谐,杨必也还他个畅快淋漓!精明的夏泼,温柔的爱米丽亚,老实的都宾……都因杨必的译笔,而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杨必的译文向来是有口皆碑的。人们通常赞叹她的拆句,炼字,语序的巧妙颠倒,句子的大量重组。大都属于技巧性的高招。除此之外,杨必的译文流荡着一种少见的灵气。这种灵气使人觉得那些文字仿佛是另一位精通中文的萨克雷写出的《名利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认为,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评判译文的优劣不在是译文和原文的对等程度,而是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程度。本文以目的论为基础,对赵元任先生的《阿丽思漫游奇遇记》的译本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赵元任先生的译本能根据小说的特点,灵活变通,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在充分考虑了译本的类型和读者的同时又成功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不失为翻译的佳作。  相似文献   

20.
以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1+1=3》为导向,对《再别康桥》的三个译本进行评析。旨在解读不同译本对于原文的词、意、味翻译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