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抗抗是在我国文坛上走在前列的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一直以来,她在婚姻爱情方面,强调精神,追求理想.她的近作<情爱画廊>中所提倡的独立、大胆、开放的现代女性观,自由、自主、自强正是这一观点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张抗抗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对于女性自由和尊严的呼唤,一直没有停止过。《作女》更是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位特立独行,追求独立与自我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获得物质和性双重自由的女性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表现了张抗抗对女性理想生存状态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张抗抗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对于女性自由和尊严的呼唤,一直没有停止过。《作女》便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追求独立与自我的女性形象,展示了获得物质和性双重自由的女性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表现了张抗抗对女性理想生存状态的期待。  相似文献   

4.
《牡丹的拒绝》不仅是牡丹的拒绝,更是张抗抗的拒绝。本文透过牡丹不苟且、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质、独特个性,去探索张抗抗的内在精神。同时从张抗抗的成长经历、对生命的感悟、女性意识的呼吁以及对文学的热爱,结合《牡丹的拒绝》,来看她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关怀与思考,以及她作为新时期女性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5.
张抗抗的《情爱画廊》和《作女》是两部书写女性的作品,但对女性身体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从作者对女性身体形态的展现和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抗抗对女性身体价值等级的超越,对女性"身体化"评价传统的颠覆,对女性身体被看传统的改写。  相似文献   

6.
张抗抗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作为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文学素质。在她的作品中,张抗抗不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法描绘着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使作品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  相似文献   

7.
本我·自我·超我 --评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尼·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描写了三位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她们分别是秀拉、奈尔和夏娃.论文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小说<秀拉>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提出她们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的象征,体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压迫下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扭曲.  相似文献   

8.
刚柔相济的光彩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民歌中有很多把女性作为歌咏对象的,<诗经·氓>、汉乐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不朽之作,反映中国古代妇女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她们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集中地表现了中国女性的道德标准和审美理想,同时也融进了创作者的愿望、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9.
张抗抗的长篇小说新作《作女》,具有自觉的女性意识,通过卓尔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在商业社会背景下新女性的成长和她们的生存状态、精神追求。“作女”在今天具有代表性,是城市女性不同于往日女性的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整体赏读张抗抗以女性作家的细腻和温柔探索着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又用敏锐、潇洒的笔触将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给我们。假如让你再做一次女孩,你又会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就让我们走进作家张抗抗的文学世界,共同感受她那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吧。  相似文献   

11.
<镜花缘>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朝代为叙事背景,描写百名才女的胆识贤智、才能技艺,构筑了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女性形象群体.李汝珍在作品中对女性的赞美超出了<女戒>的樊篱,将女性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场域予以观照,多维度、多层次地表现她们的各种才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中,知青一代女作家的性别意识极为强烈鲜明。她们对女知青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发展的探索,构成了当代"女性文学"一个发展阶段的核心内容。张辛欣、张抗抗、铁凝和王安忆等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们的作品分别从女性主体和女性存在的层面表现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描绘了男性视角中的女性,这些女性在社会中往往缺席,在物化的状态中存在着,更可悲的是有的女性人格变异,自我丧失,走向异化.作者很少有平等的目光关注女性,体现了男权文化的不平等的价值观--儒家的"女为男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铁凝两部重要长篇小说<玫瑰门>和<大浴女>中的两位主要女性人物苏眉和尹小跳为研究对象,揭示她们在女性精神探索过程中逐步突破女性宿命的怪圈,寻求自我解放和心灵的升华以及铁凝为女性营构了一个希望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张洁的<方舟>、铁凝的<对面>、陈染的<私人生活>、卫慧的<愈夜愈美丽>是分属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几部作品.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男性形象演变,可以找到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的<长恨歌>通过女主人公王琦瑶几十年的风雨遭遇,揭示了一个女性与城市的故事,笔者认为作品从城市精神、日常精神、女性之梦三方面阐发了关于城市女性精神向度的思考,体现了城市女性的时空观及生存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7.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地理学角度重新审视张抗抗的文学创作,发现张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言的使用、南北对比的叙述方式、追求自由的文学主题都与张抗抗丰富的地理经验密不可分。故乡经验作为地理经验的一部分更是张抗抗文学创作的原点,为张抗抗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相似文献   

19.
女性自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茅盾的“新女性”到张抗抗的“作女”,反叛不羁的女性形象一再出现,但因时代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在<聊斋志异>五彩缤纷的艺术长廊里,女性形象描写得特别精彩.可以说,<聊斋志异>的核心是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而读者大都是通过这个女性世界来了解明清之际的社会风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