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作者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由当时的洋务派推行、实施而得名.洋务运动内容包括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一度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它虽然没能救中国,却为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  相似文献   

3.
赵长福  刘福金 《科教文汇》2007,(7S):170-171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由当时的洋务派推行、实施而得名。洋务运动内容包括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一度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它虽然没能救中国,却为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  相似文献   

4.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新形势,中国必须在更广泛的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应对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挑战,分享全球市场开放和知识积累的需要,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的需要。现阶段,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应有新作为,尤其是在国内短缺资源的跨国开发利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李莉 《百科知识》2005,(5S):53-53
我国首次设立“中国经济学奖”评奖活动。该奖是经济学领域奖金额度最高,并且是惟一奖励个人的奖项。中国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必须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理论、政策和方法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相似文献   

6.
章旭 《科教文汇》2013,(9):157-158
中国近代化也叫中国现代化,是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成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过程。而中国近现代化的起步则是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起步。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初步研究,得出了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洋务运动,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并实施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也是在维护封建皇权统治的前提下由上到下的一次改良运动,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那么要怎样将这些知识讲述给初中生,让他们记住并从中吸取教训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7.
章旭 《科教文汇》2013,(27):157-158
中国近代化也叫中国现代化,是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成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过程。而中国近现代化的起步则是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起步。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初步研究,得出了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洋务运动,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并实施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也是在维护封建皇权统治的前提下由上到下的一次改良运动,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那么要怎样将这些知识讲述给初中生,让他们记住并从中吸取教训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新近推出了一档课堂形式的特别节目——“中国经济大讲堂”,每期节目邀请一位知名专家登台演讲,和观众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政策、发展趋势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受到各界欢迎。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应邀来到“中国经济大讲堂”,做了题为“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演讲。节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本刊在今年4·26到来之际,特刊出田力普局长这次演讲后的整理稿,以使广大读者能够详细了解田力普局长演讲的精彩内容。田局长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编者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连续20年的贸易顺差,在数年来“全球化时代最大的成功故事”之类赞誉和“中国顺差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等指责充斥耳际之后,在中国一度将“减顺差”列为商务领域“头等大事”的背景下,久违的月度贸易逆差再次出现,不能不令人为之一震。3月份的月度贸易逆差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因为它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
徐光启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向近代化方向的转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在择要描述徐光启科学方法和阐释其科学精神的基础上,着力于通过比较中西两个世界,两种科学体系的对话,来深入研究徐光启科学实践及思想在我国科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9-31
“世界科技与经济论坛”顾名为“中国高新技术论坛”,随着论坛国际影响力的加强,从本届起正式更名。作为高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科技与经济论坛”一直以高层次、高规格、权威性而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盛誉,成为中国经济和高新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讲台。  相似文献   

12.
江勇 《大众科技》2011,(9):34-35
“最少投入,最大收入”是经济学中经济学者研究的主体。而“最少”和“最大”正是数学中的“最值”问题。文章从最小成本、最大利润等10个方面通过举例说明导数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适应入世后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教文化等领域与世界各国的进一步融合,保持中国经济稳定高速增长,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由此,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非专业日语教学的现状、非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等方面,论述了当前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非专业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非专业日语教学应根据人才市场的社会需求,优化师资队伍、调整课程设置,培养优秀的“专业+日语”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中国实施从闭关锁国转向改革开放,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历史性转向,进而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快的变革时期以来,20 多年间的大发展大变革,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累累硕果,也引起全世界瞩目关注和惊叹。但也毋庸讳言,伴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热潮在全国的蓬勃发展,在许多方面也出现了原先未曾料及的负面效应。由于全国上下几乎一切领域、一切部门都争先恐后地大搞“以经济为中心”,人人都想“向钱看”,在这种一边倒的形势下,许多重要的公益性基础性的社会支撑体系、重要的社会服务结构、非盈利性事业受到了种种不应有的冲击和损伤。其中,科学事业中的基础性研究、教  相似文献   

15.
从身份到契约: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梅茵(HenryMaine)在其名著《古代法》第5章结尾处写道:“迄今为止,一切进步性社会的运动,都是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本文试图以此为视角,在对西方由“身份到契约”历程的简要爬梳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经济、政结和军事等各领域,目前的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高水平的信息化装备,其信息化安全性问题也日益被重视。特别是全球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因此中国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战斗力的生成和未来战争的胜负。首先从“以传输协议为途径发动攻击”等方面论述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中的常见安全问题,随后从“运用入侵检测技术”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相关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不同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中国对策。首先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目标文献进行聚类分析,然后通过研读重点文献,对聚类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国内消费和产业链3个方面,中国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形成“双循环”的新格局和灵活利用杠杆率调控。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一生的事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开展洋务运动,对外战争及外交活动,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方面.   李鸿章对洋务的认识主要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亲眼目睹了西方舰船利炮的威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他组织的淮军在上海一带曾和全副西方装备的“洋枪队“、“常胜军“配合作战.……  相似文献   

19.
洪涛 《科教文汇》2008,(32):239-239
本文从中日两国对外来事物译词的不同,分析了两国对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即日本基本上是全盘接受的,而中国是要将之融入本国文化的。由此进一步分析了两国近代化过程的不同。得出——中国的近代化虽然缓慢但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而日本的近代化虽快但只是表面文章,其结构性的、日本式的东西依然故我——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摘要: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成果丰硕。尤其是“一带一路”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发展,已然成为对接各国发展战略的粘合剂。诚然,科技与文化发展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国家间文化的生态状况,而且在世界互联互通的发展中逐步体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因此探究科技和文化的合作发展,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点面结合,以“一带一路”沿线7个合作紧密的国家为典型,全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合作发展的现状,窥见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