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来自学的法子,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积极发展创造力。音乐创造以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由此对儿童进行音乐早期教育是开发儿童智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为每个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的阶段。音乐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在高中阶段音乐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给予了音乐教育的创造价值以特殊的强调和关注,因此在我们的高中音乐课程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为每个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的阶段。音乐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在高中阶段音乐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给予了音乐教育的创造价值以特殊的强调和关注,因此在我们的高中音乐课程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育的核心确定为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有着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音乐的审美教育和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如何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当前音乐审美教育中制约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等等,本文试从以上角度探究音乐审美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晓玲 《文教资料》2013,(16):71-72
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者高度重视的课题,这不仅因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其认识、智慧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新一代创造潜能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是未来的生产力。幼儿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同样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活动是开发培育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种有效载体,它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又是一种听觉艺术,更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唱歌、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打击乐及音乐欣赏等历来受到幼儿的青睐,具备创造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研究证明:3岁儿童的想象力正处于萌芽阶段,5—6岁儿童的想象力逐渐丰富,目的性、独立性增强。因此,7—8岁的儿童,也就是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是比较丰富,且亟须发展的。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将是十分遗憾的,也许“天才”就在这一刻被“抹杀”了。下面,我就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张晓慧 《文教资料》2007,(11):140-141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育的核心确定为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和创造性的活动在本质上有着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音乐的审美教育和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如何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当前音乐审美教育中制约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相似文献   

8.
在人的潜在能力中,创造力是最具价值的能力。儿童阶段是开发创造潜力的黄金阶段。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正常的儿童都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针对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个性与创造力关系探析,归结出创造性人才的八大个性特征并提出培养儿童良好个性,开发儿童阶段潜能的可能性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学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这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例如“感受与鉴赏”即包含有“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表现的过程同时也是音乐感受和培养、展示创造力的过程。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促进音乐创造力的发展。同理,“音乐与相关文化”也只有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真正得以理解和体现。音乐艺术除了有自身的特质以外,还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儿童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儿童都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幼儿期不仅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时期,更是一个人形成创造力的基本品质的最佳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潜能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在这个时期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并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陶老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运用到具体的音乐  相似文献   

11.
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学科。我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尝试,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毓玲 《青海教育》2003,(12):21-22
小学艺术课程是以艺术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艺术课程从内容到形式均与以往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单科教学迥然有异,它“以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目标促进艺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这门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单科教学的枯燥。丰富的学习内容,为孩子们创造了多向的思维环境,他们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作为一名艺术教师,我觉得只有真正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领域,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本文着重谈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民主化、学习自主化、内容主题化这"三化"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创新的艺术。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创作兴趣,开发创造的潜力。并创立以"唱动结合"的音乐教学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音乐的魅力,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教师还要以自身的创造精神感染学生,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励和鼓舞学生,开启他们智能的大门,步入音乐的神圣殿堂。  相似文献   

16.
小学音乐教学就是建立对音乐的爱好,建立对音乐的最初感觉。音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可以说音乐就是在创造中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以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  相似文献   

17.
音乐游戏活动是借助游戏的方式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儿童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而更重视于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倡导音乐与游戏的有机结合,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主动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以及表现和创造音乐,培养儿童的审美与创造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巧技能的传授训练,而忽略于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研究表明,3岁儿童的想象正处于萌芽阶段,5-6岁儿童的想象内容逐渐丰富,想象的目的性、独立性也明显增强。因此,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  相似文献   

19.
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有助于孩子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上,我选择以幼儿熟悉的歌曲作为途径。因为音乐是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可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控制力等。而选择幼儿熟悉的歌曲,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所熟悉的歌曲,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思想,进而借助于音乐的基本表达手段,在教师模仿与创造相结合的教学引导下,用自己的声音、神态及形体去更好地创造表现。用歌曲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选材是关键。在选材的过程中,要以他们…  相似文献   

20.
孙辉 《成才之路》2014,(6):69-69
正多产画家毕加索曾说:"儿童是天才的画家。"如何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特点,在审美教育中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一直是我探寻的着眼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除了绘画以外,运用手工制作、泥塑等立体造型手段来启发、熏陶、潜移默化地渗透审美理念为教育途径,以形成孩子完美的心理定向,成为了我教学目标的追求。那么如何利用立体造型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不断探索,我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