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优等生、尖子生,历来都是“天之骄子”,备受家长、教师的宠爱,整天受到关注、呵护,享尽各种优待。而那些成绩差的学困生呢?他们往往被冷落,无信心、无目标地打发花季时光。关注学困生群体,转变学困生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困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欲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上有较大的改观呢?一、了解、赏识每个学生,做学生的看护者和助理者要转变学困生,首先要了解、赏识每个学困生。要想方设法去多渠道了解每位学困生的基本情况:智力、学习能力、学习困难之处等,…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实质就是要求教师要关注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笔者认为转化"学困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忽视甚至放弃学困生.对学困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施教,做好学困生的转化,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要多鼓励学困生,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倾注爱心,使学困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完成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正《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据此,转化"学困生"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如何有效地转化小学的"学困生"呢?一、要确立"全面接纳学困生"的辩证认识观所谓小学"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标准化测试中失败的学生。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样,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在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健康成长。实际现状是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学困生,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们初中班主任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同样要给予学困生以充分的关注,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困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学习潜力,但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其成为学困生,因此,教师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学困生进行引导。主要针对通过显性教学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且普遍的学生群体,在班级中所占比例大,整体合格率低,直接影响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防止学困生数量扩大,对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面对学困生?关注是教师的最佳选择。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关注学困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且普遍的学生群体.在班级中所占比例大,整体合格率低,直接影响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防止学困生数量扩大.对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面对学困生?关注是教师的最佳选择。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关注学困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末。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班里的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封亚锋 《成才之路》2011,(24):76-77
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学生能力得到了发展。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关注学困生,才能既照顾他们的学习情绪,又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呢?首先要激发学困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其次要关注学困生的交流权,适时创造交流的机会;再次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帮他们树立起成就感,增强参与意识;最后开展竞赛,使小组成员将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增强学困生的责任感,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是每位数学教师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效地与学困生沟通,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挖掘潜在力量、树立信心,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赵丽云 《考试周刊》2013,(69):56-5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在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给学困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张娟 《甘肃教育》2020,(6):55-55
学生由于能力水平、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如果教学中教师不尊重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一样的内容,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使得这部分学生沦为学困生。学困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知识缓慢,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抽象思维能力欠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尤其关爱学困生,切实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这是落实全体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全体学生,尤其要注重学困生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人数众多。本文先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然后提出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数学学困生仍然存在,也是所有数学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数学学困生如何转化一直困扰着广大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6.
转化"学困生"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唤醒"学困生""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法帮"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是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现就"学困生"落伍的原因及转化"学困生"的对策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是影响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效率的关键,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关注的重点。学困生的形成,有自身的学习态度问题、能力问题、智力问题,也有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教师要有效转化学困生,就要找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全体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成绩暂时落后的群体,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因材施教的一系列策略,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建立起来在语文学科学习中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有些学困生总是感觉到思想品德太抽象,内容空洞,枯燥乏味,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厌烦思品学科的学习,成绩自然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力争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等.而要做到这一切,我们要观察学困生的表现,探寻出造成思品学困生的原因,从心灵深处健全学困生的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不仅只是授业解惑,作为教育的直接引导者,更要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初中教学中,随着教育的改革,学习难度的增加,学困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学困生的产生,一般都与环境因素或心理因素有关,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有效改善和转化学困生的状况。本文主要探究了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应对策略,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