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应以“八个相统一”为遵循,切实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牢牢把准立德树人目标导向,强化价值塑造;深刻阐明内容体系核心指向,秉持理想信念;科学建构教育范式协同运行,集聚教育合力;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守正创新,瞄准提质增效。分析“八个相统一”在育人理念、教学规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所蕴含的科学智慧,旨在探索如何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
藏族传统绘画中表现吉庆祥瑞题材的图案颇丰,可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审美意识已深入到藏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藏族民间不但有喜闻乐见的吉祥八宝图,而且还有吉祥八物图。藏族传统吉祥八物图和其它藏族传统的吉祥图案一样,也是在藏族文献经典及民间僧俗百姓中喜闻乐见的一种吉祥图案。藏族传统吉祥图案中,有的是动植物,有的是自然物,有的是人工制造物。不管是动植物、自然物或是人工制造物都有其内涵及其象征。佛教认为:吉祥八物献给佛祖,被佛祖释迦牟尼加持而成为僧俗百姓的吉祥之物,并从此流传于世。吉祥八物图常见于藏族的壁画、建筑装饰纹样,以及经典著作之中。藏族民间僧俗百姓认为,供吉祥八物,能消除一切恶业,兴旺佛之四业,获一切吉祥之无比功德。因此,吉祥八物在圣殿内成为所有供品之王,统称吉祥八物。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八个相统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同时积极探索其实现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必须以内容确定和方法选择为抓手,深刻理解、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重要原则。从内容角度出发,坚持学理透彻、理论科学、思辨灵活、知行合一的“讲清道理”,提升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从方法角度出发,运用协同思维,将“贯通”“呼应”“研讨”“体验”等方法统筹起来,达到内容传播固化、实化、持久化和涵化的“讲好道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坚持“八个相统一”系统地阐述了思政课教师、学生与教材(课程)三大教学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思政课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教与学如何和谐优化发展,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如何构建实践原则与要求。坚持“八个相统一”既是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规律的概括与凝练;既丰富了新时代思政课的教学理论,又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八个相统一"是直面思政课课堂矛盾的方法论,是创新思政课前行方向的指路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政课教师寄予的希望和课堂建设要求。初中思政课教师要在"八个相统一"标准下,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依据教材编写体例,融主题学习于常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7.
和睦四瑞图是藏族最常见的一个象征符号.它象征着平等友爱、互尊互爱、和睦相处、团结尊老的文化寓意与至善行善的宗教观念,体现了佛教文化为主题的藏族民间信仰与人际观念。本文主要通过对四瑞图案的解读,来解析它的象征意义与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8.
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原则。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和环境创优,是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要求。高校要结合人才培养特点,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以教学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概论”课教学中开展“经典品读”教学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要求,切实提高“概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益形式。在“概论”课“经典品读”教学中全面落实“八个相统一”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经典品读”教学做到“八个相统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当采用的具体方法,是进一步提升“经典品读”教学成效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0.
“听说读写”是思政课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其中听是基础、说是重点、读是核心、写是关键。“八个相统一”原则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八个相统一”原则,推进思政课“听说读写”四环节教学,是增强思政课教学思想性和理论性、亲和力和感染力、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人们对幸福的感受正经历着从物质满足向精神充实的跃升.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下,应以“美善相乐”的“中和”之思来探寻幸福的真义.幸福的价值内涵为“善、义、美”的“三位一体”;幸福的奥秘在于“生活关系”,在于“美善相乐”的人际建构;在“家和”、“乐业”、“相忘”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关照与通达.  相似文献   

12.
安春芳  邬迪 《文教资料》2020,(4):175-177
"八个相统一"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实际,探索具体路径,牢记"六点要求",勇担时代使命,谱写时代新篇。  相似文献   

13.
哈姆雷特的“内宇宙”变化有赖于其文化基因,西方文化规定了他的性格底色。他的“忧郁”乃迫于“人”与“非人”痛苦角逐中“人”的价值、尊严的失落与重建,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文化心态和欲求。它昭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冲突与嬗变,体现着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人类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15.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合理性,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铭阳 《甘肃教育》2009,(13):57-57
一、要真抓实干,不要纸上谈兵 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和画实验。”这种说法反映了当前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只讲知识,不做实验,或说实验,或在黑板上画实验等错误的做法。这种纸上谈兵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是教师在实践中应坚持摒弃与批判的。  相似文献   

17.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合理性,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学校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不同视野中,民族文化进校园具有不同的文化意涵,各自基于不同的立场,做出了多元化的解读.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教育目的、社会需要、政策保障、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学校老师和学生需要密切配合,才能持续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寻见民族教育革新和文化传承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9.
金华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孕育出了璀璨的八婺文化。自宋朝以后,北学南渐,金华成为了南宋思想文化的聚集地,并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哲学家。婺学作为八婺文化的核心,其内涵丰富、个性突出,蕴含着事功之学、创新之道、实践之行、修身之理,是中国近现代八婺先烈的信仰之源泉。当下正是浙中崛起的关键时期,因此,重点梳理八婺文化的发展源泉,应基于文化演进,分析八婺文化对先烈起到的作用机制,为承前启后地建设八婺大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九龙彝族与周边史称“西番”的藏族在丧葬习俗、婚姻习惯、服饰、饮食文化和宗教信仰等许多文化上都具有明显的共同性.这种文化上的共同性的形成原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个民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和交流所致,而是他们之间在历史上有着共同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