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小的时候,家乡贫穷落后。但是我的外婆和舅舅住在县城里.我比小伙伴们也就多了一些见识,就拿课外阅读来说吧,我简直成了他们眼中的明星。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2,(32):12-15
我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第一节语文课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作文,题目是《我的家乡》。结果很多学生都是大段地抄袭书本上的套话,排比句连篇,却看不出他们家乡在哪里——重庆的孩子写"我家乡的天总是那么蓝",而广东的孩子则写"冬天来了,我们出去堆雪人"。而有的学生文字虽然笨拙,错别  相似文献   

3.
家乡的美食,与许多地方不同,它特殊又别具特色,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我的家乡是四川,每当我向别人提起我的家乡时,他们都用怜悯的眼神看着我:“哦,你们那儿发生过地震。”这时,我心里会很不高兴,好像我们那地方就只有地震似的。  相似文献   

4.
我的乡村梦     
我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小乡村,五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我带到了石家庄,他们一边打工,一边供我上学。石家庄楼房很高,街道很漂亮。学校有宽阔的操场、和蔼的老师和明亮的教室。但是我依然思念我的家乡。我很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回我的家乡,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那样爷爷奶奶就不会总是站在村头苦苦地盼我们回家了。我很想回到我的家乡,那样我们就不用在城市租住地下室了。我们要在家里盖  相似文献   

5.
我的家乡——西安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如果我是一个在外多年的游子,我可能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说起家乡的变化,道路自然是要提的。以前,我们从西安回山西老家需要12个小时。现在开通了绕城高速公路,非常方便,只需要9到10个小时就能到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也讲究起来。我曾问过我的父母,他们说他们小时候,吃的东西别说  相似文献   

6.
我已经忘记了家乡是什么节日才会舞起草白龙,但草白龙带给家乡的欢声笑语我却常记心中。 村里在制作草白龙时,是在一块宽大的田里。稻谷收割以后。稻草就堆在田里,村里人也就就地取材。我父亲也是其中一员。白天是没有空闲的,晚上我就跟在父亲身后到田间去看他们制作草白龙。一大群孩子就咋呼呼地在一起捉迷藏,跑小步,你追我打,不亦乐乎!其实这才是我们到田间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7.
家乡的泥土路最令我难忘。记得小时候,我经常随父母回家乡,在家乡,我结识了许多可爱纯朴的小伙伴,和他们一块儿下河摸鱼,上树摘果子,快乐极了。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一个人赤脚在家乡的泥土路上蹦呀,跳呀!这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特殊感觉。  相似文献   

8.
背篓的故事     
我的家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旮旯,家乡的人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他们用普普通通的背篓,背回了一篓篓沉甸甸的果实。当我成为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的时候,没想到也和那背篓结下了不解之缘。师范毕业,我申请到了比我家乡更偏僻、更贫穷的地方。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啊!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办公桌,几间破破烂烂的房屋便是教室,几块凹凸不平的石板就是讲课桌,因为条件差,许多人不愿来啊!就这样,我这个中师毕业生自然被推为骨干,一周整整安排了  相似文献   

9.
所谓“诱发分歧,激起情感”是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使学生容易产生不同意见的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求有说服力的材料,为自己所持的观点辩护。教师相机提出写作要求,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下面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家乡”为例,谈谈具体的指导方法。上课之前,我将中国地图挂到教室里,要学生找到自己家乡所在省、市,还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作简单的了解。上课时,我先安排学生互相简介自己家乡的主要特色。然后,我问他们觉得自已的家乡美不美,值不值得爱。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作了肯定的回  相似文献   

10.
清晨,我迈着轻盈的步伐,满心愉悦地走进学校。步入操场,花圃里的花正在怒放,风儿拂过,清香的气息扑鼻而来,让我心旷神怡。刚度过一个愉快的国庆长假,我真想早点见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与他们分享假期见闻。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故事大王"雷昊天的声音:"那可是人间天堂!唉,我们河池这种山旮旯的地方是没法比呀!我爸说了,只要我用功读书将来考上名牌大学,就可以离开这个穷地方……"听闻此言,我只觉五雷轰顶:多么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可是它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深远可怕的。记得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的家乡"。一个不热爱家乡,嫌弃家乡的人,他是不会热爱祖国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天鹅之城——三门峡。每年冬天,成千上万只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这里栖息过冬。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他们不畏寒冷、不分昼夜地蹲守在天鹅湖畔,就为了抓拍天鹅的优美身姿,感受天鹅带给人们的美好。去年1月份,我的家乡三门峡又一次为这群美丽的精灵举办了摄影展。展厅就设在我家旁边的文博城,我有机会在家门口欣赏到了摄影展。那个周末下午,我和爸爸来到了文博城看“天鹅”。  相似文献   

12.
<正>一、精心设计"导入""结尾",前后呼应引人入胜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教学《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为例,导入环节,我从学生介绍家乡的两大纺织集团入手,从一开始就吸引住他们,从而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到结尾处,我又播放了关于家乡沿海开发建设的视频报道,既前后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家乡县一中的一名老教师,教了大半辈子书。我小学、中学时的很多老师都是他的学生。甚至于后来我考上了一所地方师专,这里也有他教育界的同仁。在他们的额外的关照下,我的求学之路可谓一帆风顺。而且在求学的每个阶段,总能被安排个一官半职。就这样,我一路顺风地参加了工作,在家乡的小县城里谋了一份教书的差事。一切都是在父亲的呵护之下,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没有我太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邀朋友来家里聚餐庆祝中国农历新年那天,我做了一大桌家乡菜——湖南菜肴。用地道的家乡菜招待大伙,是我的习惯,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这是因为我在20多年前,第一次回国探亲时吃了地道的家乡菜之后,就一直忘不了那家乡菜的味道。之后,我就学着做曾经在家乡餐桌上吃过的各式菜肴。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后,昔日同窗好友天各一方,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前不久,很多同学给我来信说他们在生活中感觉很失落,总觉得工作不理想,收入不高,领导不器重自己……然后他们问我:你生活得怎么样?还要我谈应对之策。我录了一则曾经读过的寓言寄给同学: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说:“简直糟糕透了。”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观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何前后的说法不一致呢?老人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丁利 《吉林教育》2007,(6):60-60
在我的家乡,有几位老师对我的教育及人生的启迪是终身难忘的,他们不光给了我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我爱,给了我机遇和力量。有这么三位老师,是我必须铭记和感念的。其实,在漫长的学校生活中,师生之间发生的故事很多,我牢记的也就  相似文献   

17.
扑通扑通     
当我长大成人,离开家乡,一条名叫扑通的狗来到我父母身边,替代我陪伴他们。它打破了我们多年来的家庭规则,但谁又能想到,一条狗也许就能占据空巢老人的内心一角。  相似文献   

18.
家乡的变化     
冬至临近,爸爸要带我回老家扫墓,我十分高兴。这天,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我身上,舒服极了。我们的车在海文高速公路上行驶。一路上,来往的车辆很多,其中有许多满载着瓜菜的车辆。爸爸说:“我们家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特别想念家乡的小伙伴,这时候他们一定在帮着家人准备冬至的东西,他们是不是也像我想念他们一样地想念我呢?三叔家的猫生崽了吗?那头大肥猪是不是已经卖掉了?……突然,爸爸一声“到了”打断了我的思路。原来我们已经到了家乡的小镇。今天刚好是集市,镇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只是一路走去,我发现过去很多的电子游戏室和牌…  相似文献   

19.
正每当有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时我都会笑着说:"我的家乡在上海!"虽然我的出生地是在美国的俄亥俄州,一岁后又随父母搬到美国东部的马里兰州居住。但是我的父母都来自上海,他们在家里讲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话。所以我要说:"我的家乡在上海。"上海,我的家乡,一座真正魅力无限、繁华热闹的大都市。至今,我已经去  相似文献   

20.
我对课堂的引入做了适当的改动。课文中以水烧热后溢出来的现象为例引入教学,我个人认为,是否有必要一开始就向学生展示热胀现象?能不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对热胀现象的充分感知,引出他们自己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